初玩玉者要怎樣鑑定玉的真假呢?

初玩玉的人由於不懂玉,最怕遇到贗品。目前市場上玻璃仿玉製品的辨識,恐怕是贗品中最普遍、最簡單的一種。常見的是被稱為“翡翠”的光溜溜的小圓環、小雞心、玉牌片等。這種玻璃製品因為是澆模而成,合範時高溫的玻璃液在器物的邊沿多少會冒溢出一點,冷卻後成為隱隱 凸起的範線。用手摸、用眼看都會有所發現。如果拿放大鏡映光觀察,其中定有大大小小的氣泡。

下面介紹鑑別真假玉器的一些常用方法:

(1)水鑑別法 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狀,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觸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3)觀察法 將玉對著光亮處觀察,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佈的是真玉。

(4)舌尖鑑別法 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

目前,市場上常常混雜一些加工精湛的假玉。辨別假玉的一般方法是看、聽、測。

(1)看

主要看晶體透明度、內部結構、光澤等。真玉透明、油脂光澤,花紋自然,內部纖維狀態是不易 模仿的。

(2)聽

真玉聲音清脆,人造假玉聲音發悶。

(3)測

主要是測硬度。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為標準,除岫玉、綠松石外,一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劃出條痕,而玉石本身絲毫無損。假玉一般較軟,劃不動玻璃。

常見的假玉一般用塑膠、玻璃加工而成,它們都是非晶質材料,硬度低,密度小,還有材料本質的特徵。如塑膠能用鋼針挑得動,或能刻出劃痕,拿在手中輕飄。玻璃在燈光或陽光下,或用 放大鏡查找氣泡,哪怕只能見到一個,也能確認不是玉. 由於玻璃質地十分脆硬,結構排列疏鬆,缺乏玉的緻密和堅韌性,經不起強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圓雕玻璃加入氧化鉻,色近紅寶石;加入氧化鈷,色近藍寶石;加入氧化鉻和氧化銅,色近祖母綠……如此等等,還有好多種色。 但它們的色調總顯得單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潤、渾厚的 感覺。

新玉和舊玉的鑑定不同。新玉的鑑定側重於真假品種、質地優劣與雕工的精粗。而舊玉的 鑑定相對複雜,除了對新玉的幾個基本要求之外,還要識別玉器的製作時代及其歷史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