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片段閱讀秒殺四大技巧

題量大、文字多且題型複雜,是考生在公務員考試備考過程中對行測中的言語理解與表達題的共同感受。一般來講考生在做言語理解與表達題大都會有一個相同的思路,就是按照最為傳統的做題方法來解題,以片段閱讀為例,一般是先讀題,然後看選項,接著排除不相干的選項,最後確定答案。考生受到這種固定思維的影響從而形成了這樣循序漸進的做題方法,它對於做題有一定的幫助,但如果將它完全照搬於公務員考試中,則會事倍功半。下面為你講解一些言語理解與表達解題技巧

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片段閱讀秒殺四大技巧

眾所周知,公務員行測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平均做題時間要控制在50秒以內,要想在這麼短暫的時間內既能把簡單題輕鬆拿下,又可做好絕大部分的難題,達到速度和效率的優化,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備考練習中既要掌握好言語理解與表達各種題型的做題基本功,同時也要善於發現一些能夠快速解題的小竅門,也就是解題秒殺技巧,這樣一方面可以快速準確解題,另一方面又能節約考試時間,最終必將提高言語理解與表達這個部分的分數。

秒殺技巧一:標點符號

在言語題中,“‘’”、“?”及“、”很有可能為正確解題立下汗馬功勞。

【例題】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其幼稚工業或成熟工業一旦被政府所“保護”,就會形成新的既得利益團體,從而對政府產生新的壓力,迫使其進一步實施“保護”,使暫時的保護演變為永久的保護。

對上面這段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受政府“保護”的有可能是幼稚工業,也可能是成熟工業

B. 受政府“保護”的結果是形成了新的既得利益集團

C.政府的“保護”會由暫時演變為永久

D.政府的“保護”能對工業發展產生促進作用

【解析】引號在很多公務員考試試題中多次出現,常展現出的作用是表示諷刺和否定。文中“保護”二字顯然是含有貶義的,考生明白這個道理後便可迅速選出正確答案為D。

【例題】中國古人將陰曆月的大月定為30 天,小月定為29 天,一年有12 個月,即354 天,比陽曆年少了11 天多。怎麼辦呢?在19個陰曆年里加7 個閏月,就和19 個陽曆年的長度幾乎相等。這個週期的發明巧妙地解決了陰陽曆調和的難題,比希臘人梅冬的發明早了160年。

這段文字主要闡明的是:

A.古代陰曆中閏月設置的規律與作用

B.中國古代曆法在當時有先進水平

C. 陰陽曆調和問題在古代是個世界性問題

D.中國古代如何解決陰陽曆差異問題

【解析】文中出現了問號提出了一個問題,有問題就要解決問題,很顯然四個選項一掃變知D為正確答案。

【例題】荀子認為,人的知識、智慧、品德等,都是由後天學習、積累而來的。他專門寫了《勸學》篇,論述學習的重要性,肯定人是教育和環境的產物,倡導_______、日積月累、不斷求知的學習精神。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孜孜不倦B. 堅忍不拔

C. 按部就班D. 一絲不苟

【解析】頓號“、”是中文中特有的標點,表示並列的詞或詞組之間的停頓。看到空格後有“、”,即可立刻選出與“日積月累、不斷求知”表示近義並列關係的“孜孜不倦”。

秒殺技巧二:關聯詞

【例題】文明和文化是不同的。文明使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民族越來越相似,按照德國人埃利亞斯《文明的進程》的說法,文明是一個群體社會中大家按照統一規則生活,就好像按照一個節拍跳舞,不至於踩到腳一樣;而文化使一個民族與別的民族不同,它是與生俱來的,不是規則而是習慣。其實城市化也可以這樣看:城市迅速發展,摩天大樓變成城市象徵,這其實是現代文明在世界各個角落強勢發展的結果。但是,我們又希望文明不要壓倒文化,“同一”不要消滅“差異”。

這段文字意在:

A.質疑現代文明忽略民族個性的趨勢

B.探究城市化進程與文明發展的關係

C.強調城市化進程中保存文化的必要性

D.比較文明與文化對人類發展的不同影響

【解析】文段出現轉折關係詞“但是”,很顯然文段閱讀重點便在轉折之後即強調城市化進程中保存文化的必要性。

關聯詞在文段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是句與句之間關係承載的載體,同時也是文段主題句的標誌所在,公務員考試中常見的關聯詞有五種類型,包括轉折、遞進、結論、必要條件和並列。因此考生在閱讀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關聯詞的標註,從而快速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

秒殺技巧三:行文脈絡

【例題】近日,有能源專家指出,目前全國不少城市搞“光彩工程”,在當前國內普遍缺電的形勢下這是不適宜的。按照上海電力部門的測算,上海的燈光工程全部開啟後,耗電量將達到20萬千瓦時,佔整個城市總髮電量的2%,相當於三峽電廠目前對上海的供電容量。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搞“光彩工程”對國家和人民無益

B.現在不宜在各地推廣“光彩工程”

C.上海整個城市的總髮電量不高

D.上海的燈光工程耗電量驚人

【解析】文段很明顯是一個總分結構,作者先說觀點,接著舉例。考生做該題時快速明白文段結構後便可迅速找到答案B。

片段閱讀中常考出現的行文脈絡結構包括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總分。考生在備考過程中要著重培養自己把握行文脈絡的能力,把握了文段的行文脈絡,也就把握了整個文段的靈魂,由此便可獲取迅速解題的制勝法寶。

秒殺技巧四:找重點信息

【例題】很多人認為動力是一塊餡餅,會從天而降,幸運地砸在自己頭上,他們意識到自己缺少動力,卻還在______,期望動力哪天能無緣由地突然撞到自己身上。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望眼欲穿B.翹首以盼

C.浮想聯翩D.守株待兔

【解析】該文段重點信息在最後“期望動力哪天能無緣由地突然撞到自己身上”,很顯然是對空格的解釋,由此可快速判別答案為D。

文段中的重點信息對於考生尋找正確答案有著直接且明顯的提示作用,因此考生在做題過程中要有一雙快速發現提示信息的慧眼,從而迅速找到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