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一頂「長翅帽」下的祕密


隱藏在一頂“長翅帽”下的秘密​ 長翅帽大家肯定在以宋朝為背景的古裝影視作品中常見到,滿朝文武就連皇帝也不例外的戴這種帽子。


隱藏在一頂“長翅帽”下的秘密​ 長翅帽起源於幞頭,說起幞頭大家可能很陌生,但提起它的另一個名稱,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幞頭的紗羅顏色多為青黑色,又被叫烏紗帽。


隱藏在一頂“長翅帽”下的秘密​ 今天我們要說的長翅帽,就是宋朝第一任皇帝趙匡胤所發明。這其中隱藏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宋太祖趙匡胤以幞頭為原型,在紗帽後面加上用鐵片、竹篾為骨架做成的長翅,帽子兩邊都延伸出來一尺多。延長的長度越大,代表官階越大。那麼他為什麼要發明這麼個帽子呢,裡面又隱藏了什麼秘密?原來趙匡胤被屬下們擁護在陳橋驛黃袍加身後,生性多疑的他,怕如自己一樣的事情再次發生,剛一登基便來了個杯酒釋兵權。即便這樣,他仍不放心,特別反感大臣們在朝會之餘聚集在一起交頭接耳,評議議論紛紛,領他多疑的心更加不快。他突發奇想,命工匠在唐以來流傳的幞頭紗羅後面加上用鐵片、竹篾做成的長翅,同時規定百官在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必須按要求佩戴,因為頭兩面長出一尺多,所以官員們就連走路都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掛著什麼東西了,交頭接耳這種動作更是想都不要想啦。同時為了給百官做個表率,宋太祖自己帶頭佩戴自己發明的長翅帽,由此佩戴長翅帽的習慣才得以流傳開來,直到清朝滿族入主中原,才改為頂戴花翎。


隱藏在一頂“長翅帽”下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