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觀察:這個元宵節,你吃了神奇的區塊鏈湯圓嗎?

元宵節這陣子,最熱的一個詞莫過於“區塊鏈”,年後快到元宵節,這不市場上又出現了一個“區塊鏈湯圓”。

商業觀察:這個元宵節,你吃了神奇的區塊鏈湯圓嗎?

你要說這個產品有什麼好處?好處多的是,它是通過區塊鏈技術,從工廠到餐桌可追溯,產品信息均可查詢,提供食品安全認證可追溯查詢系統。把湯圓的原材料、加工、銷售的每一個環節的信息都記錄到“區塊”,確保湯圓的真實身份,為中國的食品安全作出自身的貢獻。

好不好吃先不知道,反正絕對含有未來高科技,吃了湯圓,保證腦子好使,與未來同行。反正這個年代不奇不有,在中國這個神奇的土地上,顛覆三觀的事還少嗎?


區塊鏈:

本質是一種共享且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每一個節點的記錄任何人都可以參與,每一個節點在參與記錄的同時也將驗證其他節點記錄結果的正確性,並形成鏈條。這種特質使得所有數據、信息變得真實、透明、安全、不可篡改。

提起區塊鏈的應用,最先想到的便是比特幣。很多人打起了用虛擬貨幣一夜暴富的歪主意。隨著ICO的爆發,數字貨幣的投機性被瘋狂放大,甚至部分淪為詐騙工具,早就臭大街了。

但是,春節期間的“3點鐘無眠區塊鏈群”再又點了一把火,把區塊鏈推向高潮,越來越多大佬和資本開始關注區塊鏈。隨著“虛擬寵物”青蛙遊戲在國內的火熱,以網易、360、小米及BAT等用新興技術打造的虛擬寵物遊戲開始在興起。

開創性的數字稀缺概念和遺傳概念,區塊鏈寵物與數字貨幣交易的關聯想象空間,激發了數字貨幣擁躉的娛樂創造力和普通玩家的獵奇心理。

但具有恰恰是“死穴”再誘人的網絡虛擬寵物,看得見的只是一條條代碼,看不見的是對數字貨幣熱情的投機者和防控金融風險的監管層。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指出代幣發行融資(ICO)行為涉嫌非法集資。也有人對區塊鏈的爆發十分謹慎的態度。

如果說區塊鏈的核心是資本與技術,真正掙錢的可能是技術大牛的培訓行業了,目前可是紅紅火火全中國。作為大部分愛吃湯圓的吃貨群眾們,真的沒必要湊熱鬧,沒事少操點心,能好好過完這個元宵能不掉坑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