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魯智深的靠山「經略相公」究竟是誰?又是什麼官職?

在《水滸傳》中,“花和尚”魯智深曾與“九紋龍”史進這樣說道“……灑家聽得說,他(王進)在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勾當,俺這渭州卻是小種經略相公鎮守……”。魯智深所說的“老種經略相公”和“小種經略相公”是誰?“經略相公”又是個什麼官職?

《水滸傳》中魯智深的靠山“經略相公”究竟是誰?又是什麼官職?

“經略”是北宋軍職“經略安撫制置使”的簡稱。北宋的“經略”不僅僅是“掌管邊疆軍民大事”的官兒,而是設在全國各路掌管兵民之政的長官。經略安撫使作為統管一路軍政的最高長官,權力比知府、知州大得多。它既主管一路數州的兵民之政,又無權過問本路的財賦、刑獄、漕運、倉儲、學事等事。只有管兵而沒有發兵的權力,還要受其他官吏的監察和制約,類似於唐朝的節度使,權利卻小了很多。

《水滸傳》中魯智深的靠山“經略相公”究竟是誰?又是什麼官職?

但是,書中魯智深打死了鄭屠後,因為他是“經略相公”帳下的軍官,地方官也不敢擅自直接抓人,而是先去請示了“經略相公”,得到同意後才敢下文書捉人。可見當時“經略相公”的權力也不小。

而此處提到的“老種經略相公”和“小種經略相公”是兄弟倆。“老種經略相公”指种師道,“小種經略相公”指种師中。這兩人是北宋名將種世衡的孫子,都在西北邊境出任經略安撫使,也就是書中稱的“經略相公”。宋朝時“相公”本是對宰相的稱呼,後來演化為民間對高階文官的俗稱。

《水滸傳》中魯智深的靠山“經略相公”究竟是誰?又是什麼官職?

《水滸傳》中的很多好漢也都曾提到過“老種經略相公”和“小種經略相公”,像王進、魯智深、楊志等都在這經略相公手下任過職,金錢豹子湯隆也以在老種經略相公手下打造過軍器為榮。由此可見好漢們對鎮守邊關的功臣名將也是極為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