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羅縣推進基層黨建觀摩述職評比常態化(三)

平羅縣推進基層黨建觀摩述職評比常態化(三)

7月2日,平羅縣基層黨建推進會觀摩人員到寶豐鎮吳家灣村參加觀摩。

平羅縣推進基層黨建觀摩述職評比常態化(三)

2018年,寶豐鎮黨委在紮實開展雙培養一加強工作的基礎上,認真實施兩個帶頭人工程,培育了一批以楊世民為代表的帶頭人。

平羅縣推進基層黨建觀摩述職評比常態化(三)

寶豐鎮堅持“黨建引領發展、能人帶領致富”,通過實施兩個帶頭人工程助力鄉村振興,培育村黨組織致富帶頭人13人、農村致富帶頭人62人,輻射帶動全鎮620戶2150人增收,形成用好一個村黨組織帶頭人、培養一批農村致富帶頭人、帶動一方百姓的良好局面。

通過“三步走,育好帶頭人”在平羅縣實民農副產品流通專業合作社打造了全鎮的兩個帶頭人之家。

平羅縣推進基層黨建觀摩述職評比常態化(三)

01

第一步選準。按照(有過硬的政治素質、有良好的群眾基礎、有較強的發展本領、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四有”標準吸引回來一批、本地培育一批站位高、思路活、懂經營、能致富的帶頭人。在細化年齡、學歷等資格條件基礎上,結合產業類型、規模大小、帶動能力和村黨組織星級等因素,分頭雁型、骨幹型、雛鷹型三個梯次儲備,目前,三個層級後備庫已納入頭雁人選15名、骨幹人選37名、雛鷹人才23名。

02

第二步育好。建立帶頭人“3+1”培養機制(即1名聯繫村領導+1名村幹部+1名老黨員+1名帶頭人),重點培養聯繫帶頭人。實施素質能力提升工程,定期邀請專家、教授開展專題培訓,幫助帶頭人提高政治站位、掌握政策法規、提升經營水平,目前已開展2期。嚴格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支農政策,在土地流轉、項目審批、資金信貸、技術支持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深入推進“三個培養”工程,把農村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帶頭人培養成村幹部,把優秀村幹部培養成村黨組織帶頭人,為農村發展儲備優秀人才。積極推薦政治素質好、參政議政能力強的農村致富帶頭人作為各級“兩代表一委員”人選、勞動模範,並藉助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典型事蹟和致富成果,激發創業熱情。

03

第三步用活。三種模式釋放致富帶頭人帶動效應。一是“支部+能人+農戶”,推動特色產業發展。發揮農村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帶頭人的示範引領作用,鼓勵帶頭人示範帶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寶豐村黨支部積極支持鼓勵黨員周磊成立寧寶養殖合作社,採取黨員帶頭示範養殖的方式,帶動周邊群眾發展羊產業。目前該村發展小群多戶養殖53戶,存欄4300只以上。二是“合作社+協會+基地+農戶”,龍頭帶動農戶增收。鎮關村黨支部引導伊源羊產業合作社成立協會,為養殖基地農戶提供統一服務,建立完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入社農戶抱團發展。三是“支部+合作社+基地”,拉動村集體增收。通過合作社租賃盤活村集體資產,支部帶頭建基地、領辦合作社,資金託管增收等方式促村集體增收三十萬元。

平羅縣推進基層黨建觀摩述職評比常態化(三)

平羅縣推進基層黨建觀摩述職評比常態化(三)

2015年,吳家灣村黨支部瞅準外出致富能人楊世民,利用其返鄉時機積極走訪、談心交心、宣傳政策信息,打出“一碗幹撈麵”的鄉愁鄉情牌,吸引其返鄉創業。引鳳還巢後,黨支部充分發揮紅色引擎作用,主動助鳳築巢、拴心留人。一是思想上留人。採取黨支部書記1對1結對幫帶,通過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三會一課等形式,加強思想教育,引導其向黨組織靠攏。二是政策上留人,幫助合作社爭取自治區農科院駐地合作項目和小麥提升工程項目。三是服務上留人。村黨支部堅持班子成員率先、會議動員、集中攻堅等形式,帶頭簽訂土地流轉協議、主動到農戶家中做思想工作,幫助合作社協調訂單種植,建立2000畝富硒小麥種植區。四是政治激勵留人。黨支部優先將其納入後備人才隊伍信息庫,推薦為鎮級人大代表,榮獲全市農村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並邀請平羅縣廣播電視臺宣傳報道典型事蹟。目前,合作社通過訂單種植、流轉土地和提供就業崗位幫助農戶實現節本增效、拓寬增收渠道,帶動周邊11名黨員、50餘戶農戶增收4000元以上。

平羅縣推進基層黨建觀摩述職評比常態化(三)

吳家灣村黨支部將緊緊圍繞“村集體經濟壯大、帶頭人致富、群眾增收”的目標,由黨支部探索成立村集體經濟合作組織,建立“黨建+集體經濟合作組織+黨員+農戶”五項利益聯結模式,成立富硒小麥種植合作社、田間服務合作社、編織袋加工合作社,預計帶動村集體增收50萬元以上。村集體經濟成員通過土地入股富硒小麥合作社、到麵粉車間務工等方式,直接增加就業崗位70餘個,輻射帶動黨員群眾戶均增收6000餘元。實民合作社通過建立“黨建+基地+車間+電商平臺”產業發展模式,進行麵粉線上線下交易,可實現年收入400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