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運動會因雨推遲,按原計劃被衝掉的國學課又回來了,怎麼辦?

全校運動會因雨推遲,按原計劃被沖掉的國學課又回來了,怎麼辦?

【背景】

這是上週五國學課上所講的內容,在第二個班上課時,我做了錄音。現在把這個錄音轉成文字,作為本期公眾號內容。如果想體驗一下現場感,可以聽聽錄音。

如題目所說,原本學校安排在上週五舉行運動會。這樣我當天的四節國學課一下子就被沖掉了。於是,週四上完課,就準備開開心心地過週末了。結果,突然學校通知天氣預報說週五降雨,所以運動會臨時推遲到下週四。於是,DUANG一下,被沖掉的四節課又回來了。

不光是我不適應,學生們也不大適應,因為他們都已經為運動會做好了準備。這一下子忽然改成上課,難免有一點心浮氣躁。

我當然可以按照原來的課程計劃按部就班地往下講,但是這樣可能並不會收到太好的效果。於是臨時決定改變上課內容,從這場突如其來的降雨說起。

國學課(橫看成嶺側成峰)來自水寒說語文00:0027:17

全校運動會因雨推遲,按原計劃被沖掉的國學課又回來了,怎麼辦?

【課堂“非實錄”】

注:之所以稱“非實錄”,是因為不是按照錄音一字不漏地轉換成文字,而是隻摘取內容要點,除了將課堂上的一些重複性的話語去掉之外,還補充一些我當時講某個內容時的所思所想。

我先從運動會因雨推遲說起,揣摩學生們的感受,然後也對他們講我的感受。在興奮之後,有那麼一點點沮喪。然後引入我今天要講的一個重要話題,如何看待一個事物。

【自評】這個導入不是一般的為了講某一個內容的“造境”,而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正在發生的情境,屬於“借境”,與“造境”相比,“借境”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關注。

因為家庭教育,更因為社會環境的影響,我們很多人在看問題的時候,常常採用的是二元對立的方式,也就是“非黑即白”、“非錯即對”、“非好即壞”。

【自評】

在我講這樣的一種情形的時候,我的頭腦中是閃現著諸如“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堅決反對;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堅決擁護”,“你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之類曾經流行語。

但即使是二元對立,也應該知道這對立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有一個相互轉換的過程。然後,我引用了出自一則寓言故事的成語。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這樣的意思不僅在這一則成語中有,在經典中也有類似的話語,比如,《老子》中的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這句話現在壓縮成一個成語就是“禍福相依”。

和這個類似的成語還有諸如“樂極生悲”以及它的反義詞“否極泰來”等。

【自評】既然是國學課,就要引經據典,看看經典中是怎麼說的,不是板起面孔講經典,而是在潛移默化中告訴學生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我們“日用而不知”,我只是藉助這樣一個情境,把這些經典重新回顧一下。

其實,除了這種二元轉化,在“黑與白”“對與錯”“好與壞”之間,還有巨大的中間地帶,對一個問題認識的更真實更良好的思維狀態應該是蘇軾的一首詩中所說的: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雖然蘇軾說的是廬山,他是從觀察廬山感受到的道理。但是,我們今天在說這兩句詩的時候,已經和廬山關係不大,更多地是在談一個抽象的道理。

今天,我們有必要結合“雨”這個話題,把“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句講抽象道理的話,再次還原回對具體事物的看法上來,再次體會這一詩句所講的道理。

【自評】蘇軾的這兩句詩沒有哪個學生不懂其中所說的道理,但有多少學生很深入地懂得,恐怕就要打個問號了。於是,我藉著“雨”這個情境,給他們展開申說,用一個典型的例子帶著他們一起再次體悟這個道理。

下雨於我個人而言,或者於同學而言,似乎都有不大好的感覺,我覺得不好是因為原本被沖掉的四節課又回來了,你們覺得不好是因為運動會被推遲了。但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下雨不一定不好。

比如,最近半年北京降水明顯偏少,流行性傳染病時常局部暴發。下了雨,可以潤溼空氣,讓塵土落地,減少病菌攜帶的載體,有助於控制流行性疾病的傳播,這就是好的方面了。

再換一個思路:

城裡人和農村人對下雨的不大一樣。一般城裡人對下雨無感,甚至有一點討厭下雨,因為下雨後,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早晚高峰就更加擁堵,讓人厭煩痛苦。

而農村則不同,在春季,不管大人小孩都企盼著下雨,因為“春雨貴如油”,那是對豐收年景的期盼和對荒年的擔憂。

【自評】前一個例子學生能比較容易理解,因為他們就處在這個情境中,後一個例子中關於下雨造成交通擁堵的問題他們也能理解,但對於為什麼農村期盼春雨到來就不大能理解了。因為他們缺少農村生活的經歷。

這樣的經歷的缺失,他們在理解諸如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那種喜悅時,也一定是隔著一層的。

再換一個思路:

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境遇之下,面對同一個事物心態感受也是不同的,比如,蔣捷的《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沒想到很多學生會背誦這首詞。這樣,讓他們讀一讀,背一背,我稍稍點評一下就有比較不錯的效果了。

【自評】雖然學生並不能完全讀懂蔣捷的情感,但是,少年,壯年,而今;歌樓,客舟,僧廬這樣的一些差異他們是能體會到一些的。所以,雖然不全懂,但在這個記憶的黃金年齡,背一些半懂不懂的詩也還很有必要。當然,也不能過度拔高。

再換一個思路:

雖然都名之為“雨”,但春雨,夏雨,秋雨是不同的。這個一方面需要我們自己去認真觀察,但同時也應該找一些別人的觀察來仔細對比

比如,每每這個時候,我一方面要把頭腦中存儲的關於雨的詩歌翻騰出來,品味一下,另一方面,也常常要通過網絡搜索的方式,搜一搜還有哪些寫“雨”的詩歌都寫了什麼季節的雨,都有什麼樣的特點。

比如,春雨我們可以想到“天街小雨潤如酥”,夏雨我們可以想到“黑雲翻墨未遮山”,秋雨我們同學可能想到的是“巴山夜雨漲秋池”,我想到的是“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自評】有時“授人以魚”,更多的時候“授人以漁”。相對而言,告訴一個方法比告訴一個知識重要的多。所以,我在這個部分就特別強調了“認真觀察”“仔細對比”以及如何使用網絡搜索擴展自己的視野的問題,相信對一部分有心的孩子是有影響的。

可能有人會問,我們學這些古典詩詞有什麼“用”?我們現在習慣以有沒有用來判斷價值,或者再直白一點說,考的就有用,不考的就沒用。但常常是馬上就有用的,馬上就沒用。

我不從更宏大的角度來說,我只選取一個實用的角度,那就是作文。我們在作文中對於古詩詞的使用,可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的引用,另外一種是化用。

比如,朱自清的《春》中“吹面不寒楊柳風”,就是直接引用,恰到好處地與春風就“像是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這一特點相匹配,為文章增色。

在寫春雨的部分,雖然朱自清寫的是白天的春雨:“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但是,這個春雨正突出了“潤物細無聲”的特點。

“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這句所描畫的意境正是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以上關於春雨的描寫,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是詩詞的化用。

【自評】原本是並未計劃講這個部分的,但因為觀察到一部分學生不專心聽講,覺得老師所講的內容是無用的,所以,臨時增加了這麼一個內容。從“實用”角度切入,告訴他們這個有什麼用。當然,我也附帶著講了講如何品味“可別惱”和“看”這兩個詞在《春》這篇文章中的妙處。

我所講的內容是例子,但是是典型的例子。我希望諸位同學通過典型的例子,能夠舉一反三甚至聞一知十。《紅樓夢》中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要擴大拓寬學習的定義。通過具體的事物,具體的生活,要學會思辨。學習經典不能停留在紙面上。

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思維,讓頭腦更靈活,思維更開闊。

全校運動會因雨推遲,按原計劃被沖掉的國學課又回來了,怎麼辦?

【課後反思】

子曰:“吾道一以貫之”。今天,在工作了這麼多年之後,我在不斷反思,不斷實踐的過程中,也可以比較有把握地說,雖然看起來有一些課所講內容拉拉雜雜,不大正規,但也有“吾道一以貫之”在裡面了。

這在我的公眾號文章《“國學熱”之下的冷思考——我這樣來教國學》(點擊以上鍊接可以進入原文)中有比較系統的論述,這裡就不再重複了。

同樣是講關於“雨”的內容,去年國學課,我寫過一篇《課堂上,這樣棒的天賜良機,怎能錯過?》(點擊以上鍊接可以進入原文),和今天這個不同,是另外一個路數,但兩堂課背後的指導思想卻完全一致。

想要聽課堂錄音和看相關鏈接文章,可以移步到微信公眾號“水寒說語文”。和原作者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