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虚晃的一枪打歪了

《我不是药神》虚晃的一枪打歪了

《我不是药神》的口碑爆棚,想必优点不用我来夸,确实超出我的预期,尤其在中国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实属不易。

当然,这时很多人要借机指控审查制度,当然,审查制度是阻碍好电影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这点伊朗电影可以充分说明,他们的制度比我们还严格,仍然拿了多次奥斯卡,大师辈出。

主要原因仍然是市场的逆向激励,就是拍小鲜肉割韭菜捞钱的电影太轻松,谁还愿意去拍好电影,电影的水准从根本上说是由观众的水准决定的。

好了,说跑题了,回过来说说我心中这部电影的最大的亮点吧。

我个人觉得最大的亮点,就是这部电影表达了一个保守主义的观点,就是制度的演进,常常是悲剧为代价的,很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是以悲剧案件和事件来推动的。

夸的人太多,而我又喜欢唱反调,吐槽一下吧:

最大遗憾是没有指控对真正的利益集团

首先声明,对于这点我可以理解,毕竟要过审,但是也误导了观众,真正造成白血病人的困境的是,利益集团的权力和医保制度的缺位,矛头应该指向体制。

体制造成的高关税,以及要进入市场和获得垄断而收买权力造成的成本,以及老百姓储蓄被高房价等方式掠夺,怕收快递,就不多说了。

于是,这里造成一个价值观的误导,就是脸谱化外国医药公司,情感压倒理性。

医药公司确实要花费巨额成本研发,并且要先高价快速收回研发投入成本,然后价格逐渐下降,大部分药品都是这样的,到最后药品的专利到期,大家都可以生产,如果不保护药厂的利益,只会是整个人类的灾难,说这个道理惹人烦,我就不多说了。

如果,我抛开情感道德,以纯理性的眼光看,生命的保护也要权衡成本的,每个人都应该以出得起的价格来选择和承受,对于出不起的价格,应该由市场保险(风险分摊)和转移支付(比如医保)来承担。

说道理挺烦,让我们回到电影。

我个人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最后监狱借人的不是女主角,没有让我感动到底,因为这个电影的故事内核是典型的好莱坞“英雄成长故事”的内核,也是所谓的寻找自我、认识自我、自我救赎的故事,俗套的故事其实可以一俗到底,来个大团圆结局,女主角带着女儿来接勇哥,我更喜欢,但是,可能更多人喜欢最后的这点意外拔高一点逼格吧。

我非常佩服导演导演的聪明,用熟悉的故事内核讲述我们不熟悉的现实故事,这是市场口碑双赢所需要的策略,豆瓣9分以上的电影,基本上就是故事要好,而且故事内核必须是熟悉的,但是形式要新,人们最喜欢的熟悉中带点意外(新意)。同时,也应证了编剧界那句老话:“莎士比亚之后,再无新鲜故事;但永远有新鲜的嘴唇”。

最后,吐槽这么多,但还是觉得这是非常难得一部好电影,尤其是在中国的环境下,希望观众用自己选择的力量,扭转市场的逆向激励,让更多的资本流入到关注社会现实的电影和艺术电影种去,因为生活就是由现实和想象构成,现实主义电影让我关注真相,艺术电影让我们在严酷的现实中得以超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