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獨到最精闢的《賣米》解讀,這才是《賣米》走紅網絡的真實原因

最獨到最精闢的《賣米》解讀,這才是《賣米》走紅網絡的真實原因

世界上根本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沒有經歷怎麼會懂?或許在起筆這篇文章的時候,小編只是帶著自己小時候所經歷的些許不易,有了這番拙見。

最近很火的一篇文《賣米》,很多人評論說,謝謝你寫的《賣米》,讓我們記起來我們還有童年,是呀,一部童年《賣米》,是多少80後90後童年的寫照,多少人忙忙碌碌走在這喧囂中,我們是不是已經忘了停下腳步看看曾經走過的路,看看我們的父母。對於《賣米》小編進行了如下的解讀,不喜勿噴哈。

最獨到最精闢的《賣米》解讀,這才是《賣米》走紅網絡的真實原因

其實文章中對父親和弟弟的描述是非常少的,但是卻恰恰是這樣寥寥描述的字裡行間,讓人更加體會出這個家庭的不容易。

從文章中作者母親的第一句話就知道父親生病了,家裡甚至連為父親買藥的“積蓄”都沒有,買藥錢還要現賣米才能換來。家裡的頂樑柱如今被累垮了,而掙錢的擔子自然就落在了家裡的兩個女性肩上。

最獨到最精闢的《賣米》解讀,這才是《賣米》走紅網絡的真實原因

最獨到最精闢的《賣米》解讀,這才是《賣米》走紅網絡的真實原因

可能年少的弟弟還保留著孩童的天真,總以為跟著媽媽姐姐一起去趕場賣米就可以吃到最喜歡吃的冰棍,後文我們也知道一根冰棍也才兩毛錢,兩毛錢就可以滿足一個孩子很簡單的小願望。但是此時的這個家庭卻沒有辦法滿足,父親咳嗽還中暑,生病後母親一直叮囑躺床上休息,而種地賣米是一家人的生計希望,所以父親只能要求才十一二歲的弟弟頂上自己的位置去給地裡放水。

最獨到最精闢的《賣米》解讀,這才是《賣米》走紅網絡的真實原因

父親叮囑弟弟給地裡防水的細節沒有過多描述,但僅僅是簡單的一句,就已經將父親的細心和經驗全部表現出來了,可能這就是一個莊稼人最在意的東西,小到“哪幾個地方要格外留神別人來截水”。

最獨到最精闢的《賣米》解讀,這才是《賣米》走紅網絡的真實原因

而弟弟雖說嚷嚷著要跟著去賣米,但是卻並沒有較真任性,可能這就是窮人家的孩子,越是生活艱苦越是特別懂事,甚至懂事到讓人忍不住心疼。

四次提到父親咳嗽,動氣之下的父親咳嗽也愈發嚴重,但是還是嘴硬著說道自己不用吃藥。畢竟那點錢已經不是為了全家生活,僅僅是夠全家生存所需,還有兩個孩子上學絕對不能耽誤,這樣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相信一定更懂得珍惜美好的生活,也一定會更加努力學習只為出人頭地。

最獨到最精闢的《賣米》解讀,這才是《賣米》走紅網絡的真實原因

小編比作者小了10歲,可能已經體會不到當時作者母親為了三塊錢“斤斤計較”的苦衷,但是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農民的勞苦也略知一二,當年父親為了一家生計外出掙錢,母親一人在家守著兩畝地和兩個女兒,小時候的小編是坐在地頭看著母親割麥、掰玉米長大的,也是母親的陪伴和教育,讓我也變得更懂事,稍大一點就想著能為母親分擔點什麼。

最獨到最精闢的《賣米》解讀,這才是《賣米》走紅網絡的真實原因

天天為了生計到處奔波,男人女人都拿命去拼,換來的可能只是那僅夠一家人吃一餐的微薄收入,他們很多沒有想過大富大貴,只是希望不苦孩子。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也正是這樣的家庭培養出了一個個寒門才子和孝子,為這樣家庭的爸爸媽媽致敬,為這樣家庭的孩子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