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治不好穷病……

最近,一部名为《我不是药神》的国产电影突然爆火,并被评为“可能是今年最有价值的国产片”。

在这部电影中,既没有小鲜肉低演技高颜值的畸形,也没有大牌导演为钱折腰的丑态。

我不是药神,治不好穷病……

只有几个真正的“演员”,用踏实的表演,深刻地反映了当下社会的残酷现实与窘境 —— 药神都治不好的病,是穷病。

电影中,印度神油店老板程勇(徐峥 饰)在机缘巧合下,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独家代理商。

他通过卖药收获巨额利润,也因为卖药陷入囹圄。

电影由真实案例改编,而与电影情节不同的是,原型主人公陆勇从未因为卖药赚过病友一分钱。

34岁那年,陆勇被确诊得病后,靠瑞士抗癌药“格列卫”维持生命,仅仅两年就花了56.4万元。

我不是药神,治不好穷病……

后来陆勇意外发现印度生产的“格列卫”仿制药,它的价格仅为瑞士药的二十分之一。

他将印度仿制药推荐给了其他白血病友,还帮他们不断从印度代购仿制“格列卫”。

印度仿制药解救了很多经济困难的慢粒白血病患者,陆勇也被病友们推崇为无私助人的“药侠”。

我不是药神,治不好穷病……

然而,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进口药需要经过临床监测,还需拿到药品进口注册证。陆勇代购的这些印度仿制药,显然不合规定。

也就是说,即使这些药品在印度是合法生产,疗效也得到患者的认可,但是在国内它仍属于“假药”之列。

后来陆勇也因“涉嫌妨碍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被捕,在看守所里待了135天。

“药侠”陆勇被捕一时激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在媒体的关注下,1002名慢粒白血病患者在联名信上签字为他声援。

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感激陆勇。

还是因为如果陆勇因此被判刑,他们将永远失去这种便宜的救命药。

而对很多家境贫穷的患者来说,这无异于等死。

当时沅江市检察院和法院,面对着和柏林墙守卫军一样的抉择。

是打死穿越边界的同胞,还是默默低头视而不见?

他们在温暖的人性与冰冷的规则之间徘徊。

万幸的是,以开枪为职责的军人,在瞄准之后,稍稍把枪口往上抬起了一点。

我不是药神,治不好穷病……

一年后,检方决定对陆勇不予起诉。

主要原因就是陆勇的“免费代购”没有认定为销售行为。

检察官在不起诉裁定中解释中写道,

“如果认定陆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将背离刑事司法应有的价值观”。

但“药神”事件远远没有结束。

为什么中国病人用不上便宜的药?

为什么印度能做仿制药,而中国不行?

试想一下,如果仿制药被默许,“格列卫”会变得非常便宜,人人买得起用得起。

但是,不会再有药企去研制攻克绝症的新药了。

毕竟,所有人的行为都是利益驱动,微薄的利润不足以激励药企去研发新药。

我不是药神,治不好穷病……

仿制“格列卫”,将挽救慢粒白血病患者。

但却无形中向未来其它身患重疾的患者下了死亡判决。

穷人要活命,药企需要创新的保护机制,两方都没错,这个选择题太难了。

残忍的现实是,总有些人无可避免地成为时代的炮灰。

有病人说,“(吃格列卫)就像吸毒,钱完了,人也就走了”。

很多人为了续命一夜致贫。

我不是药神,治不好穷病……

正如电影里的角色,一个普通的药贩子所说,这世上最大的病,是穷病。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场重大疾病很可能让他们一贫如洗,比这更惨的,是人财两空。

风险、变故,其实并不遥远。谁都没有权利放纵,因为没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一个先来。

我不是药神,治不好穷病……

最后朴素地劝告大家:

多多锻炼,照顾好自己,定期给身体做做健康体检。

防范风险,定期给家庭、事业做做法律体检,切勿掉以轻心。

“花小钱,治未病”的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谁都不是药神,只想好好生存。

本篇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独立理财师网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