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喧鬧處守拙,於繁華處靜心

我國古代有一句話,叫做“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孔子一直倡導的“學而優則仕”,對很多人來說並不怎麼適用,更多的則是追求自由灑脫,寄情于山水之間。古人沒有互聯網、沒有WIFI、沒有手機,沒有我們現在這麼豐盈的物質生活。可是,他們,卻創造出了後人難以復刻的東西,比如琴曲。

於喧鬧處守拙,於繁華處靜心

操琴,在古代是任何一個高雅之士必須要會的技能之一,但琴曲卻不是每一個高雅之士都能譜的。就像《笑傲江湖》裡,一本《葵花寶典》就能引得江湖腥風血雨。而一本琴譜,對於所有的音樂發燒友來說,也是不可多得的寶物。今天,我便給大家介紹一支古曲——《漁樵問答》。

於喧鬧處守拙,於繁華處靜心

《漁樵問答》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為中國十大古曲 之一,譜最早見於《杏莊太音續譜》。《琴學初津》雲此曲:「曲意深長,神情灑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聲之欸乃,隱隱現於指下。」由於音樂形象準確、生動,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很多人都為其配詞,在我看來,卻有畫蛇添足之嫌。古人云:“五音發自肺腑”,琴曲猶如天外之飛仙,“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有了詞,就變成了一個雕像。

於喧鬧處守拙,於繁華處靜心

樂曲開始曲調悠然自得,表現出一種飄逸灑脫的格調,引起人們對漁樵生活的嚮往。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自得其樂的情趣,反映的是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但此曲的內中深意,應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及“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