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下的桨声与荷影,哪个北京人的记忆里没有北海呢?

很多年没有去北海看荷花了,傍晚出门溜达,竟不知不觉走过西安门,走过文津街,团城的斑驳高墙已经近在眼前。于是买票进了北海,晚间游人已经不多,满园荷香,一池莲花,白塔矗立,波光荡漾,这景象竟还是当年的样子,仿佛一切都不曾变过,而那个奔跑着在北海欢闹的小女孩如今已是蹉跎中年,华发早生。北海的美是说不尽的,春花秋月,夏荷冬雪,哪个北京人的记忆中没有北海呢?从小时候春游,到谈恋爱时湖上泛舟,到结婚成家带着孩子玩耍,一个人和一座城几十年间发生了多少故事?

白塔下的桨声与荷影,哪个北京人的记忆里没有北海呢?

上世纪80年代初,爸爸病休在家,负担起教育孩子的主要任务,平时督促我们练字、画画、背诗、写日记, 星期天的固定活动就是带着我们和姐姐去北京的各大公园玩。我最喜欢的就是去北海划船,那时候只有那种划桨的木头船,很便宜,一个小时好像几毛钱。我们上船前买好面包和茶鸡蛋,从家里带的军用水壶里装满了水,这样在湖上可以玩好几个小时,爸爸教我们各种使用桨划水的技巧,我和姐姐轮番划船。但我经常会偷懒,我喜欢坐在船尾,脱了凉鞋,把脚放进清凉的水里,有时候还能勾到一两片滑腻的水草,带着湖中特有的腥味,我把吃剩的面包渣扔到湖里,一会儿就会看见小鱼在船边徘徊,我把手伸进水里想抓住它们,它们却总是灵活地吞下面包,然后倏忽就不见了。

白塔下的桨声与荷影,哪个北京人的记忆里没有北海呢?

这是上小学那一年的夏天,我和小伙伴们到北海玩,中间是我和姐姐,两边是妈妈的闺蜜王阿姨家的两个孩子。妈妈和王阿姨是中学同学,现在想来她们少年相识,应是一生挚友,所以经常带着孩子们一起玩,我和姐姐假期还会经常住到王阿姨家,她家在木樨地,王阿姨带着我们几个孩子一起去参观鲁迅博物馆、徐悲鸿博物馆。她会做一种鸡蛋皮的肉卷,非常好吃,那种味道至今还记得。小伙伴们逐渐长大后,见面的机会少了,只是偶尔传来消息,谁结婚了,谁生孩子了。几年前,忽然听说王阿姨很意外地突然去世了,妈妈伤心了很久很久,再好的朋友,终有人要先走,只留下北海边阳光灿烂的记忆。

白塔下的桨声与荷影,哪个北京人的记忆里没有北海呢?

小学毕业后,父亲去世,我考到京西山中一所中学,6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那些年竟很少进城,北海在记忆中也渐去渐 远,直到上大学,才又重新到北海玩。那时候人都晚熟,十八九岁才情窦初开, 我永远记得湖边那个牌坊,那一排汉白玉的栏杆,还有那张椅子,20岁的那一年秋天,曾经和初恋的男孩就坐在这张椅子上,从黄昏坐到夜晚,直到静园,满池波光粼粼,岸边垂柳如丝,觉得空气都是甜蜜的,我们牵着手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计划着明年做什么,后年做什么……然而一切终成泡影,我们甚至没等到第二年就分手了,而且我居然忘了因为什么,也许本来就没有什么原因,少年恋情本来就是这样情绪化地不可捉摸。那人20年杳无音讯,也许就在同一座城却永不相见了。

白塔下的桨声与荷影,哪个北京人的记忆里没有北海呢?

大学毕业,同学们各奔东西,如果有老同学来京,自然要呼朋唤友一聚,记得最盛大的那一次聚会就在北海。聚餐之后已是傍晚,十几个同学租了两三条船,好像依然是划桨的那一种,划着划着,大家开始唱歌,当然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都有点感伤,那时,大家刚离开象牙塔,初尝生活的酸甜苦辣,有的为工作,有的为恋情,各怀心事,却又没有了能时时在宿舍中关了灯卧聊的好友,满腔心事都唱进歌里了,最后大家竟然像小孩子一样打起了水仗,静园时走出公园,大家都像落汤鸡一样衣衫尽湿,却觉得 犹未尽兴,直接杀奔KTV唱了半夜。北海留下了我们青春的歌声与烦恼, 狂欢、流泪,悲喜交织,五味杂陈,那些一去不返的年轻岁月。

白塔下的桨声与荷影,哪个北京人的记忆里没有北海呢?

上世纪90年代,有好几年住在北海附近的胡同,工作不忙的时候,北海仍然是我最爱去的地方,那时候的门票是5毛钱。北海有很多幽静的地方,带着一本书找个长椅,有时候就可以消磨整个的下午。我记得那时候看刘心武的京味儿小说《北海三部曲》,分别是《九龙壁》《五龙亭》《仙人承露盘》。尤其是《仙人承露盘》写的是一个现在想来都很前卫的女同性恋者的故事,虽然是心理探索小说,却带着很浓郁的北京色彩。我还曾经在北海四处寻找文中所说的那个“仙人承露盘”,居然没有找到。如今想来,那是我生命中最悠闲惬意的一段时光。后来有了孩子,每天生活得狼狈不堪,工作也更加繁忙,终于进入了疲惫的中年,竟有10年没有来过北海。

白塔下的桨声与荷影,哪个北京人的记忆里没有北海呢?

10年后我们变了样子,北海依旧如此美丽。作为一个业余的摄影爱好者,我的镜头拍不出北海的美,更唤不回记忆中那些青春往事,这里曾经留下很多北京人美好的时光。如今,我经常会遛弯到离家不远的北海,看晨练的老人,看弹唱的歌者,看跳舞的欢快人群——

我们曾经生活的地方,依然人来人往,生活在继续,北海的故事依然会有人来讲。

[说明 : “京味儿”是北京晚报首席记者张鹏的头条号专栏,全部为原创文章,内容以名人专访、北京故事、人物特写为主。如使用请事先联系作者,微信号zp5357976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