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寵物經濟悄然崛起,產業鏈條的每個環節都是商機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養寵大軍”,

根據《2017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統計的數據,2017年中國養寵物家庭的比例為17.1%,約5912萬戶,寵物貓狗的數量達到8746萬隻;

2017年中國寵物產業規模達到1340億元,較2010年翻了近10倍,且未來三年預計仍將以年均30.9% 的複合增長速度快速上升。

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育率的下降、人口壽命的延長以及社會老齡化加劇,這些因素是推動養寵風潮興起的重要原因

網絡上“吸貓”“吸狗”的人越來越多,甚至一些寵物也成了“網紅”“大V”。

比如,有個叫“餅乾大人”的貓擁有400多萬的粉絲,每次內容更新後都會吸引來無數人的圍觀和留言。

像餅乾這樣的網紅寵物在社交網絡上還有很多,這些網紅寵物所帶來的號召力絲毫不遜於網絡大V。

然而,中國的寵物經濟才剛剛起步,屬於朝陽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的寵物經濟產業鏈嚴重依賴國外品牌。在今年四月的貿易戰陰影之下,其弊端就已經暴露。

受到貿易戰的影響,許多品牌的美國產寵物糧在中國停售,讓不少寵物主人感受到了“斷糧”之痛,同時對於國產寵物糧在市場上的“缺席”深表無奈。

記者觀察|寵物經濟悄然崛起,產業鏈條的每個環節都是商機

寵物經濟的產業鏈很長,主要集中在活體交易、寵物食用品、寵物醫療、寵物服務等幾個環節。

與我國龐大的寵物經濟市場前景不相匹配的是我國寵物經濟產業鏈的薄弱。

目前我國寵物市場上無論是活體交易、寵物食用品、寵物醫療,還是寵物服務上,進口產品都佔據了制高點。

目前市面上的純種貓狗品種幾乎全部來自國外。

寵物食用品方面,瑪氏、雀巢等國際寵物食用品生廠商佔據了中國寵物貓狗食用品市場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

相比較而言,國產寵物貓狗食用品則缺少市場份額和品牌知名度,往往淪為國際品牌的代理加工廠。

寵物醫療方面,由於國外起步早,在藥品、器械方面基本上也更優於國產產品。

寵物服務上,雖然服務從業者以中國人為主,但是使用的用品仍是外國品牌為優。

記者觀察|寵物經濟悄然崛起,產業鏈條的每個環節都是商機

寵物消費普及程度遠落後於成熟市場,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智研諮詢整理

隨著中國寵物經濟的高速增長,依靠國外品牌終究非長久之計。

就在今年四月份,在全國人民都在因為中美貿易戰痛呼“缺芯”之傷時,

對於“吸貓”“吸狗”青年來說,更為真切的是貓狗“斷糧”之傷。

由於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許多美國產的寵物糧品牌紛紛宣佈從5月1日起正式在華停售,

這直接導致了不少使用美國品牌寵物糧的用戶出現“斷糧”危機。

通常寵物貓狗會長期使用同一款寵物糧,以避免因換糧可能造成的寵物不適,甚至寵物生病,

另外由於進口寵物糧往往需要代購,因此美國產寵物糧停售,

讓不少寵物主不得不重新尋找新的購買渠道和品牌,

對於寵物主人來說勞神、勞力。

因此對於國產寵物糧的呼聲也就日漸高漲。

記者觀察|寵物經濟悄然崛起,產業鏈條的每個環節都是商機

目前我國自主品牌的寵物糧並不多,在A股上市的寵物糧生產企業只有中寵股份和佩蒂股份兩家,

且這兩家主營業務都是寵物零食而非主糧,而且他們的產品有八到九成是銷往海外市場。

不過隨著中國寵物經濟的崛起,不少企業也在佈局國產寵物糧,

如以銷售飼料起家的新希望集團就在2017年底以50億元收購了澳洲寵物糧生產商,佈局中國的寵物糧市場。

另外以代工起家的中寵股份近年來也在積極推出自主品牌的寵物主糧。

不過以目前形勢,國產寵物糧代替進口寵物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培養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認同並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