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灑熱血譜寫關河脫貧華章——烏蒙山好兒男王文貴同志先進個人事跡

甘洒热血谱写关河脱贫华章——乌蒙山好儿男王文贵同志先进个人事迹

甘洒热血谱写关河脱贫华章——乌蒙山好儿男王文贵同志先进个人事迹

6月29日下午4點半,雲南省昭通市大關縣玉碗鎮黨委委員、人大主席王文貴在趕往老街村走訪預脫貧戶的途中發生交通事故,不幸因公殉職,38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脫貧攻堅的路上。

甘洒热血谱写关河脱贫华章——乌蒙山好儿男王文贵同志先进个人事迹

王文貴(右)生前工作照

7月2日,大關縣玉碗鎮,悶熱的空氣讓人感到窒息。

鎮黨委副書記馬豔瓊輕輕推開辦公室的門,她對面的辦公桌上還和往常一樣,堆放著一摞摞材料以及會議記錄本;電腦前的三七粉、消炎利膽片也原封不動地放在那兒。

馬豔瓊再也看不到與她朝夕相處的同事了,老街村的鄉親們再也等不到把他們當“親戚”的扶貧幹部了……

6月29日下午4點半,玉碗鎮黨委委員、人大主席王文貴在趕往老街村走訪預脫貧戶的途中發生交通事故,不幸因公殉職,38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脫貧攻堅的路上。

無愧於胸前黨徽

“王主席是個好領導、好黨員、好同志。”

在老街村小溝村民小組鄧龍群眼中,王文貴為人溫厚,沒有一點領導架子。從安置點建設到公路硬化,從集鎮規劃到產業發展,他都是率先垂範,身體力行,為群眾做了很多實事。

王文貴掛鉤的蜘蛛灣片區老街村地處高寒邊遠山區,基礎設施薄弱,精準扶貧任務極其繁重。為了讓貧困戶早日脫貧摘帽,2016年起,王文貴時常跋山涉水走村入戶,瞭解民情,與百姓同吃同住,在山上一待就是十天半月。

易地搬遷安置點正式開工建設後,王文貴就更忙了,他率領鎮村幹部職工,頂著烈日、冒著嚴寒深入施工第一線,召開群眾協調會,監督工程質量。為確保工作如期按質按量完成,王文貴“不敢”生病。他的手臂被曬成黑紅色,死皮一層一層往下掉,牙齒疼到臉腫都沒能去換一次藥,甚至是腎上長了腫囊,疼得連腰都直不起來,他還是一心撲在工作上,沒有請假去做詳細檢查。

“每次鎮上開完會,王主席都是立刻召集村三委,安排部署相關工作。”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宋思偉說,王文貴敢擔當、不怕難,路途再遠再艱險他都是帶頭走訪。蜘蛛灣片區,有很多老房需要拆遷,群眾的思想意識跟不上,負面情緒高漲,王文貴總是先考慮其他工作人員的處境,將“得罪人”的活攬到自己身上。在與群眾溝通過程中,即使遭遇不理解和無端謾罵,他仍然會花上三四個小時去耐心細緻地做工作;遇到村民家裡需要搬抬棺木,王文貴就讓施工機械先暫時停下來,不管農村忌諱自己親自上去幫忙……

在玉碗鎮黨委書記陳光波的心中,王文貴是一名信念堅定的好黨員,為了脫貧出列的艱鉅任務,即使離家一個多小時車程,他卻連續45天與群眾待在一起不曾回家;他是克難攻堅的急先鋒,2017年8月20日,玉碗鎮街區發生洪災時,他主動擔當,及時有效地處理災情;他更是一身正氣的好男兒,2015年7月,王文貴任玉碗鎮副鎮長期間,一位村民的妹妹失蹤來派出所報案後對出警情況不滿,欲行兇發洩。王文貴從側面看到其背後翹起,懷疑藏有兇器,情勢危急下二話不說衝上去制止,果然拎出一把菜刀……

入黨11年,王文貴無愧於胸前的黨徽。想,都是問題;幹,才是答案。這是王文貴喜歡說的一句話。他用生命履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7月1日,大關縣委追授王文貴為“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甘洒热血谱写关河脱贫华章——乌蒙山好儿男王文贵同志先进个人事迹

圖片發出後僅僅10多分鐘,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這3張圖片成了王文貴留下的最後“遺照”。

“為人民服務”的帆布包

“以前去街上,他最喜歡就是這個印著‘為人民服務’字樣的帆布包。”王文貴的妻子王德英回憶說,這個帆布挎包跟現在的衣服不好搭配,但丈夫堅持要買來,他說揹著這個包就會給他前行的精神力量。

其實,在實際工作中,王文貴也始終把“為人民服務”放在心中。貧困村群眾的工作非常難做,但王文貴卻將扶貧與矛盾糾紛化解緊密結合在一起,以一顆赤子之心面對最基層的群眾,在推動工作落實的同時,最大限度解決好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大小事情。

老街村小溝村民小組年近80歲的老人唐元珍癱瘓在床,行動不便,王文貴每次入戶都要前去探望,總是走到床邊關心慰問;村裡五保老人劉澤配的生活起居,王文貴時常牽掛在心,每次入戶前他都要主動打電話問老人有什麼需要,幫忙帶鹽帶菜;在走訪過程中,瞭解到村民許選書、許選明、許選銀兄弟三人不願贍養老人時,王文貴多次前往家中給他們講解尊老的道理,並通過多次座談和協調,最終讓老人的贍養問題得到了解決,臨走時老人熱淚奔湧,握住他的手久久不願鬆開;在老營盤村民小組,王文貴聽說70多歲的孤寡老人石順葉家裡停電,特意前去查看原因,並馬上搬來兩塊板磚墊著,爬上去幫老人修好了電錶……這樣的事,王文貴做了太多太多。

“來鎮上辦事的群眾,經常會指名道姓說一定要找王主席,他們都認他。有時候碰到王文貴不在辦公室,即使是其他幹部職工幫忙解決了,這些群眾仍然要等著王文貴回來交代一聲。”副鎮長陳瑩說。

有扶貧幹部下鄉到老街村,當地鄉親們都會湊過去問:“是不是鎮上的王主席來了……”

然而,這回王主席卻永遠地走了。他走了,感覺我們少了一個“親戚”,從今往後再聽不到他說話了。回憶起王文貴,老街村貧困群眾的眼裡都是感恩和懷念之情。

敷滿黃泥的舊皮鞋

在王文貴宿舍的鞋架上,靜靜地擺放著一雙敷滿黃泥的舊皮鞋。

“那是他專門下鄉的鞋。” 在同事周洪的記憶裡,王文貴經常一下鄉就是幾天,加上山區下雨時間多,山路泥濘,那雙鞋幾乎就沒有乾淨過。

過去,從鎮政府到蜘蛛灣小溝村只有一條毛路,要走兩三個小時。掛鉤扶貧兩年多來,王文貴就穿著那雙敷滿黃泥的皮鞋走遍了26個村民小組。帶領村三委和駐村工作隊員,幫群眾出點子、找路子,規劃安置點,修通硬化路,確定了“兩園兩帶”產業發展思路——在白巖腳、老街高二半山發展茶葉種植園;在河谷地帶發展果蔬種植園;在蜘蛛灣片區高海拔山區發展黃牛養殖經濟帶和烤煙種植經濟帶。

“王主席第一次來我記得很深,那時冬天下大雪,他全身是泥水,不怕苦不怕髒。”瘦坪子村民小組鄧興平說,現在他家養殖了5頭黃牛,種植了5畝刺老苞,都是在王文貴的幫助下發展起來的。

截至2018年6月,老街村共發展黃牛養殖200頭,種植刺老苞200畝、茶葉500畝、烤煙1100畝、珍珠李480畝、獼猴桃100畝,有384戶870人成功脫貧,剩下的100戶799名貧困人口也即將脫貧摘帽。

在村裡走得勤,在鎮上更甚。玉碗鎮東后街啟動建設過程中,徵地、拆遷、哪家要調整、哪家怎麼設計,王文貴帶著鎮上技術人員一一落實,每到一組就召集開一次群眾會,充分聽取大家意見。規劃農貿市場片區時,村民趙文明家土地不多,不同意徵地,王文貴就三番五次連續上門做工作。為了配合趙文明外出跑車的時間,王文貴天不亮就在他家門口候著,甚至晚上11點還登門做思想工作,最後他用誠心感化了趙文明,最終同意按方案分地基。

王文貴就是用這雙沾滿泥巴的皮鞋丈量著老街村的山山水水,一刻也不停歇。6月29日下午,遇難後的王文貴已經處於休克狀態,鎮綜治辦副主任王忠坤開車趕到現場時,他嘴裡仍然念念不忘扶貧工作:“忠坤,我是已經不行了,工作還在多,怎麼辦呀……”

甘洒热血谱写关河脱贫华章——乌蒙山好儿男王文贵同志先进个人事迹

當天下午4時28分,3人驅車返程時突然翻下數百米深的山坡……雖經全力搶救,傷勢較重的王文貴因搶救無效不幸遇難,年僅38歲。

對妻兒的愛終成遺憾

“躺在那兒的不是我爸爸,是假爸爸,我的爸爸下鄉了。”王文貴四歲大女兒的一番話讓所有人潸然淚下。在孩子的腦海中爸爸總不在家,他是下鄉扶貧去了。

對於工作,王文貴無愧於心;然而對於家庭,他只能把所有的愛留給遺憾。

2016年11月10日,王文貴的二女兒出生。當天從老街村忙完回到鎮上時,已經晚上七八點,滿身疲憊的王文貴來不及吃飯就向領導請假回家看望妻女。就在轉身的那一瞬間,這個錚錚漢子已是淚流滿面,他趕緊用滿是泥土的迷彩服揩拭了雙眼。然而,由於第三方評估要檢查王文貴所掛鉤的老街村脫貧攻堅工作,他在醫院只陪伴了妻女兩個小時就匆匆返回了單位。

“他確實很忙,特別是扶貧工作以來幾乎沒有週末和節假日!”妻子王德英哽咽道。近3年來,王文貴每年與家人在一起相處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到一個月。作為妻子,她也曾抱怨過,可也知道扶貧幹部的責任和不易,只能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工作。

今年六一兒童節,大女兒打電話給王文貴,希望爸爸能回家陪她過節,但玉碗鎮機關支部黨員要去出水村完小走訪,王文貴選擇了與留守兒童一起過節。晚上8點左右他才從山裡趕回昭通,到家時女兒早已經睡著了。

“老婆對不起,在你最需要我的時候,沒能在你身旁,你責怪我還好受點,但你沒有!”

“寶貝,對不起,不是爸爸狠心,其實很想你!”

王文貴沒有時間照顧妻子和女兒,他的時間被工作沒收了,他只能在微信上寫下對她們的虧欠。

雖然因為工作原因很少回家,但王文貴非常愛他的妻子和女兒,看到辦公室同事用補水神器,他都想著要給妻子買一套。有時間回到家裡,他總會給女兒買來好吃的、好玩的,給女兒講故事……可現在所有這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憶。

斯人已去,風範永存。然而在同事和鄉親們的記憶中,他們的“王主席”不曾離去。他仍然是那個胸前帶著黨徽,肩上挎著“為人民服務”帆布包,穿著一雙敷滿黃泥舊皮鞋的王文貴,仍然行進在玉碗鎮脫貧攻堅的路上……

甘洒热血谱写关河脱贫华章——乌蒙山好儿男王文贵同志先进个人事迹

生命為使命而歌

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莫過於生命。但生命的寶貴絕不僅僅體現在生命本身,更體現在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上。

擁有11年黨齡的大關縣玉碗鎮人大主席王文貴,在核查茶產業及烤煙產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不幸因公殉職。其38歲的生命雖然定格在了脫貧攻堅的路上,但他卻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他的生命為使命而歌。

翻開王文貴同志的履歷,我們看到,2005年參加工作的他,儘管只有短暫的13年,但從事過財政、計生、城建、國土、安監、環保、教育、人民武裝等工作的他,因此而積累了豐富的基層經驗,也積澱了與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為了玉碗鎮能夠早日脫貧出列,為了讓群眾能夠過上好日子,王文貴幾乎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他虧欠妻女,愧對親人,甚至是牙齒疼、患了腎囊腫都無暇顧及,直到遇難後也沒有時間去醫院治療。可以說,強烈的使命意識,為他的生命灌注了充沛的能量;崇高的奉獻精神,使他的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華。他成了幹部群眾眼中和心中“信念堅定的好黨員,克難攻堅的急先鋒,甘為人梯的好榜樣,肝膽相照的好戰友,一身正氣的好男兒”。

是的。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厚度。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一個人若能儘自己所能努力為他人、為社會作出更多貢獻,這樣的生命就超越了生命本身,就更有價值,更值得敬重。顯然王文貴做到了。作為基層幹部,他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並付諸行動,贏得了群眾的信賴和愛戴;作為共產黨員,他把百姓冷暖掛在心頭並予以關心,無愧於共產黨員這個光榮而神聖的稱呼。王文貴生前曾在自己的微信圈裡寫過這樣一句話:想,都是問題;幹,才是答案。他做事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他為黨為民兢兢業業、默默奉獻,直到最後倒在了脫貧攻堅的路上。我們常常追問生命的意義,也許意義不在於追問,而在於行動。王文貴的人生讓我們明白了什麼才是一個共產黨員真正的使命,也回答了“人為什麼要活著”這個深刻的哲學命題。

一枚熠熠發光的黨徽,一雙沾滿泥巴的皮鞋,一個寫著“為人民服務”字樣的挎包,是王文貴下鄉走訪的全部家當。透過他的這些“家當”,我們看到的是一名共產黨員對黨的無限忠誠;看到的是他不畏艱難、任勞任怨的拼搏精神;看到的是一個基層幹部為民服務的偉大情懷。逝去的是生命,不朽的是精神,最好的紀念就是前行。王文貴的肉體雖然消失了,但他留下的精神財富會永遠鐫刻在人們心中,並將激勵更多人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秉承遺志、誓除貧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