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幸福與否,只在一念之差!3個方法,助你的人生開掛!

孩子呱呱落地後,我沒有幸福感爆棚,相反媽媽這個身份,給我帶來了焦慮。我失去了自由,去哪裡都要捎上她,家裡沒人時,上廁所都得捧著她。

閨蜜回憶,生完二胎後,是這樣買菜的:

開著摩托車,前面揹著睡著了的小寶,後面坐著大寶。到市場後,一邊買菜一邊追著四處亂串的大寶。更別提採購完畢後,一手提菜、一手拖著死活不走的大寶、身上還揹著沉甸甸的小寶,身心到底有多疲憊?

這就是全職媽媽,連上廁所、買菜都沒法真正自由,更別提偷閒喝個咖啡、看場電影、甚至來一次任性的遠行!失去時間和自由,是無數全職媽媽焦慮的原因,這意味著我們失去了肆意享受的自由、無顧忌拼搏的人生。這樣的日子,有幸福可言嗎?當我從抑鬱走出,才發現:當媽幸福與否,是一念之差。

全職媽媽幸福與否,只在一念之差!3個方法,助你的人生開掛!

不要用等待的心態養育

養育最可怕的是等待,我們等著孩子的問題過去、等著孩子長大,換來的卻是老去的自己、及對光陰的懺悔。

女兒最折磨我的時候,是40多天時睡眠日夜顛倒,每天晚上9點我捧著她到清晨7點。在黑夜的10個小時裡,欲睡卻不能睡,連餵奶的力量都沒了,還得安撫哭鬧的她,我真的有想過把孩子送出去。我唯一能做的是等待清晨7點的到來,母親接過我手中的孩子,我死乎乎的睡去。整整14天,我在等待中煎熬!

在15天的時候,我開始思考,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盡頭?我是否可以主動出擊,而非被動等待?於是,我找了整治孩子睡眠的方法:凝造睡眠氛圍、延遲滿足法。就藉著這兩個方法,孩子第一晚睡了2個小時,接著3、4、5小時,直到一夜到天亮,共花了1個月時間。

這件事給我最大的感悟:

養娃很辛苦,如果

用等待的心態應對,我們是沒法自由的,換來的是無盡的煎熬、一身的埋怨老去的自己

如果我們積極應對,才能逐步釋放,獲取更多時間和自由。比如:

  • 我上廁所要抱著孩子

    如果培養她獨立玩耍的能力,問題就解決了;

  • 閨蜜要拖著2寶買菜

    如果能找到送菜上門的店、老公的幫忙、或者與鄰居輪流買菜等,問題也能得到解決,唯有這樣,

全職媽媽幸福與否,只在一念之差!3個方法,助你的人生開掛!

與孩子一起成長

工作被耽誤,又沒時間學習,擔憂自己被社會淘汰,這是全職媽媽的共同焦慮。

越是這樣想,我們越焦慮,最終把自己丟了,孩子也沒養好。

在將近3年的學習裡,我才明白,要擺脫焦慮,需要先調整心態。全職媽媽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沒有從前這麼多的時間。我們沒有時間在外參加培訓、聽講座,甚至沒時間完整看一本書。既然如此,先接受事實,再改變方法:用書本和網絡學習、充分利用碎片時間、與孩子學習同步。這雖不能讓我們一下變得很牛,但在回頭看歲月時,起碼看到成長的自己。

在陪孩子閱讀時,我重拾書本,培養了自己的閱讀習慣,從認知到思維模式的改變,讓我內心豐盈;在陪孩子畫畫時,我重拾畫筆,玩上了視覺筆記、思維導圖;為了博得孩子容顏一笑,我還學習了烘焙......最近,為了記錄孩子的成長,我學習了剪輯視頻;為了給孩子拍好的照片,我在學習手機攝影;為了孩子的小主持人課,我在學習聲音課程。

所有這些,看似為了孩子,其實我該感謝孩子給了我前行的動力。

讀過的書,會爛熟在我心裡,打開我看世界的眼;

而手繪、視頻剪輯、拍攝,能為我的工作加分;

聲音是人的第二張臉,為我人際交往和職場加分;

而烘焙,為我枯燥的生活增添了樂趣。

全職媽媽幸福與否,只在一念之差!3個方法,助你的人生開掛!

學會取捨,孩子和媽媽兩不誤

有媽媽埋怨,生娃娃後,根本沒有去過旅遊。問她為啥不帶上孩子,要不覺得孩子太小自己應付不來,要不覺得太麻煩。當媽媽的渴望沒法得到滿足時,就會哀怨當媽的生活真苦。

其實這都是自己設的障礙,記得孩子1歲7個月時,我跟她共走過了2萬公里。最長的一次,是14天的長途旅行,我揹著她走完了九寨溝、看到了黃果樹大瀑布、感受了千與千尋的重慶。

帶著她,我沒法肆無忌憚的前行,遇上九寨溝這樣的地方要背,遇上黃果樹瀑布的濺水我要護著她、遇上重慶的突上突下我要抬著推車上上下下;當我想看眼前的風景,她被飛來的小鳥吸引時,我要放棄自己而選擇陪伴她;在我想吃香喝辣的時候,要抵住誘惑,兼顧飲食清淡的她;我一個人只需走10分鐘的路,遇上耍脾氣的她要走上1小時......看似很折磨,但比起猶豫不敢前行的0收穫,我至少50%的願望被滿足了,有什麼不好呢?

養孩子是一輩子的責任,我們註定沒法回到從前,為所欲為的自由!

既然如此,何不在取捨中讓自己得到滿足?

我們也許沒法盡情享受一次旅途、完整喝一杯咖啡、精心讀完一本書、安靜的看完一部電影,但是隻要有那麼一點點收穫就該去嘗試,至少生活不曾遠離我們!這就是我理解的取捨。

全職媽媽幸福與否,只在一念之差!3個方法,助你的人生開掛!

不論是否全職當媽,自由都會受到影響,決定媽媽幸福與否的,不是有錢或者沒錢、有人幫忙還是沒人幫忙,而是一種心態。用積極飽滿的心態,應對負娃前行的每個困難,我們也能看美麗的風景、嘗天下美食、飽讀詩書,最終遇上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