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價格不變 上游企業冷靜看待鈦白粉漲價

原料價格不變 上游企業冷靜看待鈦白粉漲價

國內鈦白粉龍企發佈漲價函之後,超過23家生產廠家紛紛跟漲,本次調價幅度在500-800元/噸。這是今年來少有的集體漲價,鈦白粉漲價函滿天飛,很多企業都表示目前訂單充足,庫存偏緊。然而2018年以來,國內部分企業多番上調鈦白粉價格,而實質上成交價格卻不漲反跌,多次上演“狼來了”的戲碼。

在上週鈦白粉企業集中宣佈漲價後,本週國產鈦礦價格保持穩定,不同企業根據銷售情況不斷上下微調售價,攀枝花小廠46%鈦礦價格依然在1100-1150元之間波動。據攀枝花當地企業透露,在上週鈦白粉企業宣佈漲價後,鈦礦生產商也在關注鈦白粉市場能否向好。而在確認鈦白粉市場好轉之前,各礦商仍將以維持價格不變為主要的經營策略,不會盲目調價。

原料價格不變 上游企業冷靜看待鈦白粉漲價

本週國內部分前期銷售價格較低的酸渣企業上調了產品出廠價格,漲幅約為100元/噸。而此前價格相對高的企業仍然維持價格不變。漲價的企業表示,目前酸渣市場需求並沒有變化,而原料成本也比較穩定。此次價格上漲的原因更多是由於前期價格過低,通過此次漲價對此前低價銷售進行補償。而此前售價較高的企業也表示,目前市場需求情況穩定,企業可以獲得一定的利潤,並沒有漲價的動力。

在距降價不到半個月後又宣佈漲價,可能更多的是鈦白粉企業採取的一種營銷策略。其目的未必一定是強拉價格上漲,更可能是抹平跌幅,並改變市場的看空預期。加之目前下游市場需求一般,鈦白粉供需較為平衡,多數鈦白粉企業都擁有大約一個月左右的正常庫存。因此未來短期內鈦白粉市場或以穩定為主。而鈦礦、酸渣等原料價格也將繼續維持不變。

2018年以來由於出口形勢較好,國內部分出口形勢較好的鈦白粉企業都把注意轉移到出口市場上面,增加鈦白粉產品的出口份額,這部分企業均為國內大型生產廠家,當前出口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是:龍佰、中核、裕興、道恩和東佳。隨著這種出口形勢的發展,這部分企業自詡訂單量足且庫存偏緊的情況如果成立的話,那其他中小型廠家跟漲是因為國內需求好嗎?答案是不。

國內鈦白粉需求情況並不樂觀。受環保督察“回頭看”和其他環保政策的影響,鈦白粉下游很多廠家都面臨停產限產的情況,使鈦白粉需求收縮嚴重。作為鈦白粉產品的主要下游,塗料產量表現最為低迷。很多塗料廠因環保影響開工率下降,1-3月份,我國塗料產量累計396.52萬噸,同比增長-3.8%,出現近年少有的負增長。同樣作為鈦白粉的主要下游的塑料、橡膠、油墨等行業,年內開工情況也不樂觀。那又有人說,下游減產,鈦白粉也減產呀?供應減少不是利好影響嗎?

供應減少確實是利好影響,但是環保高壓對下游影響更大。環保高壓下鈦白粉很多小產能減產甚至停產也很多。山東道恩作為產能較大排名靠前的廠家在環保影響下6月份也停產了一段時間,但在需求不好的情況下對總體市場的供應沒有太大影響。因此儘管鈦白粉也有減產現象,且目前開工僅在六成左右,但對於受到環保影響更大的下游而言,供需仍不平衡,供應量仍顯充裕。因此很多鈦白粉企業表面宣佈漲價,實則實單陰跌。

目前普遍處於淡季,龍企調漲,其他生產商也跟進造勢。但下游接貨意向不強的情況下,實際市場成交併不理想,或只能起到止跌穩價的作用。再者前段時間龍蟒和中核兩大廠商的封單操作過後,不久便出來漲價函,這不得不令人思考是否在搞飢餓營銷的策略。未來市場價格的發展方向還是得看下龍企拉漲價格的持續性。但沒有需求的拉漲,表現力或稍顯弱勢,市場仍有多空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