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西河:母親的口頭禪蘊含深刻哲理

家風故事匯|方西河:母親的口頭禪蘊含深刻哲理

作者方西河,系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朝陽小學教師。

母親離開我們已經四年了。每次想起母親,耳邊總會迴響她老人家常常掛在嘴邊的話。那句話,早已成為母親的口頭禪。

那句口頭禪並不複雜,就是十個字:“念裡(岳陽方言:哪裡的意思)有這便宜的‘淘(音)飯’呷。”我不知道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是多大的時候,也不知道幾十年間到底聽母親說過多少次,甚至幾十年來只明白其中的意思,只知道運用,卻又無法給出準確的解釋。幸好我是語文教師,深知“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道理。我想,這正是“句不離境”的道理吧。因為單獨聽到這句話,你肯定理解不了。但只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你絕對會明白其中的意思。

我仍然清晰地記得母親說這句話時的情形。中午的時候,我們兄弟三個邊吃邊聊。母親靜靜地聽著,偶爾說上一句:“吃飯的時候哪有這麼多話說?”我們忙解釋:“當然啦,只有吃飯時在一起,話自然就多了。”聊到起勁時,大家自然會說到自己的宏偉抱負,只要如何如何,成功不在話下之類。兄弟們自然是或讚許或反對,並說出一大堆的理由來。這時,母親自然是站在反對的立場上,她不說大道理,只說上那句口頭禪。我知道,母親的意思是說,天底下沒有這麼簡單的事,要想收穫,就得付出辛勤的勞動。不但是家裡,就是村子裡有誰想不勞而獲最終失敗,母親也會說上那句話,表達自己的感慨。

這句話就是這意思,並不難理解。只是幾十年來,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世上偏偏沒有這樣便宜的“淘飯”吃呢?

雖然不明白,但我始終覺得母親的口頭禪就是真理。

聽母親說,她是苦水中泡大的。母親是老大,四歲的時候沒了媽媽,後來有了後媽,她和弟弟便與奶奶相依為命。17歲結婚,便承擔起家裡的大小事務。

每年除夕,一家人圍坐火堂邊,母親就會給我們講當年的事。她說,分家時,得到的財產是祖屋的半邊斜角,少得可憐,但她並無怨言,而是兩個字——“苦做”。在母親的眼裡,只要吃得苦,只要肯做,一切都會好起來。正是這樣的想法讓她永遠走在“苦做”的路上。

在我的記憶中,母親從來不知道疲倦。大集體時,收工回來,又開始忙家務;分田到戶後,一根扁擔從沒離開過肩膀,不是挑菜去賣,就是挑水施肥。別人勸她歇歇,她不肯,還把道理說得別人服服帖帖:“往年在集體,一年做上頭,只能吃‘紅鍋’(指炒菜沒有油)。現在幾好(真好),做噠就是自己的,有這樣的好事還等什麼呢?”就這樣,那條扁擔一直陪伴著母親,從青色變成紫紅色。肩膀磨得破了皮,起了繭,母親也從沒有怨言。儘管我們五兄妹同時讀書,小學、初中、高中各個層次都有,但從來沒有被人瞧不起。天上不會掉餡餅,付出才會有回報,這個道理在母親身上得到了印證,難怪那句話成為了母親的口頭禪。

母親的口頭禪自然深深地影響著我。師範畢業後,我被分到了農村小學任教。那時教師的學歷不高,很多民辦老師還在讀中函,我們這些具有合格學歷的師範生自然有著優越感,於是,很多人開始與麻將為友了。

我不是這樣。

我一直在想,祖祖輩輩種田為生的我要改變命運,只能靠自己努力。

於是,從參加工作的第二年起,我把空餘時間都用來讀書,先讀三年書畫函授大學,再參加漢語言文學專業自學考試。於是,我早也讀,晚也讀,走路讀,坐車讀,一天到晚書不離手。讀書的同時也學習寫作,新聞方面從區電臺的消息寫起,論文方面從教學後記寫起,慢慢地再向報刊發展。

真是天道酬勤呀!在師範畢業的第十三個年頭,我終於拿到自考本科文憑,4000字的通訊刊登在《湖南工人報》上,課堂教學競賽獲區第一名,論文獲省二等獎。第二年,我通過招聘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來到城區大校。後來,我讀寫不輟,新聞上了《中國兒童報》頭版頭條,論文頻頻發表在《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湖南教育》《小學教學》等刊物上,2010年出版自傳體教育寫作專著《寫成一位名師——教育寫作經驗談》,成為小有名氣的教育寫作“帶頭大哥”,還應邀外出講學100餘場。

每每有點成績,我都會想起母親的那句口頭禪。儘管如此,我還是不明白這口頭禪為什麼是這樣一個說法。

直到前幾年打餈粑時,我才突然明白了。

我們那裡有年前打餈粑的風俗。餈粑又叫年糕,是難得的美味,烤炸煎蒸,都極具風味。打餈粑先得把糯米浸泡一天,然後蒸熟。蒸熟的糯米飯就是“淘飯”。打餈粑時,不管是誰,只要路過,都可以來吃“淘飯”,多少隨意,吃好為止。不過有一點很有意思,按流傳下來的風俗,“淘飯”吃完,人再忙也不能轉身就走,你得操起專用的木捧,加入打餈粑的隊伍,在石頭做的臼裡忙活一陣,直到把一個餈粑打完了才可以離開。

這正是世上沒有便宜的“淘飯”吃啊!

終於明白母親口頭禪的原委了。這句極普通卻蘊含深刻哲理的話,將會一直傳承一下去。

家風故事匯|方西河:母親的口頭禪蘊含深刻哲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