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走路快的人活得更長久

我們都聽過,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個俗語,但是你知道嗎,活得長久與否還與我們的步速有關。研究發現,走得快的人活得更久,這是咋回事呢?

研究發現,走路快的人活得更長久

近日,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人們的步行速度可以預測其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步行速度常年來都未受到人們的關注。

專家之前只是提倡人們要每天進行運動,最好半個小時以上,但研究表明,快走半小時和慢走半小時效果截然不同。

為了找到雙方差異,研究人員對 1994 年至 2008 年期間在英格蘭和蘇格蘭進行的 11 次調查中超過 5 萬人的數據進行分析。

這五萬人中有些每天只是去廣場散散步,步速很慢;而另一些人則是習慣於快步走。

研究發現,走路快的人活得更長久

研究人員研究了這些人步速與總體死亡率、癌症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與步速慢的人相比,不速快的人的死亡率降低了 20%。

此外,步速快的人群裡心血管疾病比如中風和充血性心衰竭的患病率降低了四分之一。60 歲以上的研究人群中,步速快者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下降了 46%。

研究發現,走路快的人活得更長久

現在問題是,怎樣才叫不速快呢?有沒有一個標準?專家的解釋是,這個跟個人體質有關。

快步速度一般為每小時五到七公里,就是行走的時候會感覺稍微喘不上氣或是持續出汗。

但有一點很令人迷惑,研究人員並未發現步行速度與癌症死亡率之間有直接聯繫,對於這一點還需要再進一步研究。

當然也不是走的越快越好,快步走本身是一項有氧運動,要讓心臟供氧充足。所以也要適度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