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記環保督察「回馬槍」,掀了多少蓋子?戳破多少謊言?

細思極恐!

若沒有此次中央環保督察組殺出的這記“回馬槍”,一些地方環保領域的陽奉陰違恐怕還不知道要持續到什麼時候……

2015年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14次會議審議通過《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自2015年12月,中央環保督察巡視在河北省試點開始,此後兩年時間,中央環保督察完成了對31省(區、市)的無死角督察全覆蓋,發現了群眾身邊數以萬計的環境問題。

環保風暴帶動問責風暴,督察“第一劍”累計立案處罰2.9萬家企業,約談黨政領導幹部18448人,問責18199人。

可以說,中央環保督察掀開了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的新篇章。

兩年後,中央啟動首次環保督查“回頭看”,歷時1個多月,涵蓋10個省(區),分6個督查組開展2個階段的下沉督查。下沉督察階段,各督察組通過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現場,進一步調查核實具體生態環境問題。

蓋子就這樣被掀開了……

誰也沒有想到,

“回頭看”看到的場景如此觸目驚心!

這一記環保督察“回馬槍”,掀了多少蓋子?戳破多少謊言?

江蘇泰州一化工廢料填埋點存在大量廢料,2年未改卻宣佈完成整改;

河南信陽垃圾處理設施嚴重滯後,相關部門製作假臺賬企圖矇混過關;

內蒙古包頭市固體廢物管理混亂,當地整改牽頭部門履職不力,“數據打架”問題突出;

江西都昌對第一輪環保督察交辦的問題整改不力,2.7萬噸垃圾去向不明,當地水庫被當作採石場渣場;

廬山西海非法填湖屢次發生,當地武寧縣委縣政府對違法行為態度曖昧,默許縱容;

廣西北海市誠德公司冶煉廢渣堆填鐵山港,堆存冶煉廢渣超過100萬噸,佔用鐵山港碼頭填海區域約1400畝,且2016年以來新增填海面積約550畝;

河北大沙河定州段河堤堆滿生活垃圾、工業廢渣、邊角料、醫療廢物等多種固體廢物,形成一個長約3公里的“垃圾帶”,河長制形同虛設,附近村民叫苦不迭;

雲南昭通至今尚未建成規範化垃圾處理設施,這在全國地級市極為少見,建築垃圾隨意堆放路邊,有的已經侵佔稻田;

廣東汕頭市練江流域日產生活汙水近100萬噸,其中近70萬噸直排環境,流域內所見水體幾乎都色黑如墨,13個整改項目一個都沒按時完成;

從6月2日起,《法制日報》陸續刊發文章17篇,聚焦此次環保督察“回頭看”。

據統計,截至6月25日晚8點,6個督察組共受理有效舉報24246件,經梳理合併重複舉報,累計向被督察地方轉辦交辦23087件;各被督察地方完成查處12409件,其中立案處罰2579家,罰款25096萬元;立案偵查208件,拘留235人;約談1065人,問責1939人。

這一記環保督察“回馬槍”,掀了多少蓋子?戳破多少謊言?

很多地方該整改的不但沒改,反而愈演愈烈。

很多彙報的數據,只是看上去很美!

督查“利劍”剖開了各地沉積多年的環境汙染毒瘤,“回頭看”的放大鏡更能讓汙染行為無處藏身。

那麼,一場中央主導、環保部牽頭、有法規、有政策、有目標、有承諾的環保督查整改行動,為何竟是這個結果?首輪環保督查結束後,各地有關部門“聲勢浩大”的整改行動,到底在忙些啥?

確實,都在“忙”。

“忙”著做紙上功夫

“你們到過現場沒有?”第五督察組在廣西自治區防城港市、欽州市、北海市等地進行整改落實現場核查時,第五組副組長的提問,問得在場官員啞口無言。

6月14日,《法制日報》一篇題為《紙上整改難過中央環保督察驗收關 多地黨政一把手被督察組就地約見》的文章,專門報道了多地動輒數萬字整改方案,卻遲遲不見真動作的現象:

2017年4月28日,由廣西自治區政府制定的整改方案公開。在這份近4萬字的整改方案中,不僅自治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整改負責人,而且廣西自治區政府還將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問題細化為37個具體問題。就這37個具體問題,整改方案不僅列出了整改措施、完成時間,還明確了整改責任單位。與廣西自治區的整改方案一樣,其他30個省區市公開的整改方案也全部將中央環保督察發現的問題進行了細化,也全部公開了整改措施、完成時間、整改落實責任人等。

《法制日報》記者在文中提出了這樣的質問:“幾乎每個省(區、市)的整改方案都在4萬字上下,這樣算下來,31個省區市的整改報告數字超過120萬字。洋洋灑灑,逾百萬字的整改方案,哪些真正落了地?哪些又經得起中央環保督察的‘回頭看’?”

這一記環保督察“回馬槍”,掀了多少蓋子?戳破多少謊言?

“忙”著弄虛作假

明明沒有做雨汙分流,廣州市白雲區西井河南岸增埗村的地面上卻每隔不遠就有雨水井和汙水井的蓋子;明明國家早已明令禁止土法鍊鋁,但廣西欽州市卻給這些企業發了政策允許的通行證。

從廣東到廣西,從經濟強省到經濟欠發達地區,不少地方對於中央環保督察留下的整改清單,卻選擇了同樣的做法——假裝整改。

縱觀督察組陸續公佈的典型案例,為了“弄虛作假”,很多地方真可謂是煞費苦心。

有的“移步換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汙水處理廠自2003年投運以來,將10餘萬噸汙泥堆存嫩江行洪區。“整改”後,新建的汙泥臨時堆場選址在原堆存點旁邊,雖然進行了防滲處理,但仍位於嫩江行洪區內,10餘萬噸汙泥露天堆存,現場惡臭瀰漫。

有的“謊報軍情”。兩年前,中央環保督察組指出河北省“部分河流水庫水質惡化明顯”。對此,河北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兩年後,河長制度全面推行,河流沿岸卻新生出3公里的垃圾帶,一直從河堤延伸至河床上,斜坡高度達到10米左右。而當地給出的彙報情況卻是:河道巡查情況滿分。

有的“掩耳盜鈴”。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向陽鎮金家村的向陽生活垃圾填埋場,督察組發現群眾舉報涉及的偷排滲濾液的溝渠有多處剛剛用土覆蓋過,垃圾堆體外側也用大量新土墊高,但在垃圾堆體內側有大量垃圾滲濾液正在湧出。

有的“未雨綢繆”。督察組在對濮陽市範縣進行督察時,調閱相關文件資料發現,濮陽市人民政府某份文件2017年11月7日才印發,但範縣早在2017年5月7日就已印發了相關方案,比濮陽市方案印發早了6個月,甚至比河南省級方案還提前2個月。

還有的“暗度陳倉”。油汙遍地,惡臭陣陣,危險廢物露天堆放,明令要求停產卻在夜間偷幹活,說是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示範區,實則不過一個“垃圾”產業園。在寧夏這個世界最大的電解金屬錳生產基地,刺鼻氣味嗆得人睜不開眼睛,噴空氣清新劑迎接督察組……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還原了寧夏自治區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企業假整改的真面目。

如此套路滿滿,是糊弄?是糊弄?還是糊弄?

可最終,到底糊弄了誰?

這一記環保督察“回馬槍”,掀了多少蓋子?戳破多少謊言?

“忙”著敷衍了事

據《法制日報》記者報道,在廣西自治區,北海市北海誠德鎳業公司200萬噸冶煉廢渣堆填鐵山港,佔用海灘面積超過400畝,環境汙染嚴重。經梳理有關情況後發現,該公司在2016年7月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期間也因環境汙染問題被群眾舉報,但北海市核查後回覆督察組:該公司手續齊全,各項汙染物排放達標,群眾舉報不實。

針對這一情況,督察組專赴北海市開展現場檢查。檢查發現:群眾投訴情況屬實,誠德公司大量強鹼性冶煉廢渣堆填侵佔灘塗約600畝;廣西瑞德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廢渣綜合利用之名行違規傾倒之實;鐵山港約1400畝區域滿目瘡痍、狼藉一片,環境狀況觸目驚心,群眾反映的問題不僅未得到整改,反而愈演愈烈。

環境汙染,群眾最有切身感受,最有發言權。據國家環保督察辦介紹,對31個省(區、市)的第一輪督察,共受理群眾信訪舉報13.5萬餘件。此次環保督查“回頭看”期間,各地群眾舉報信件更是沒有間斷。

群眾訴求一直都在,有關部門難道看不見?

還是故意視而不見?

3

為何很多地方置環境和民生於不顧?

唯GDP論,讓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竭澤而漁。

固守舊觀念,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死保GDP,是這些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通病。

比如,洛陽市義煤集團新義煤業有限公司因廢水排入洛陽金水河,造成嚴重汙染而屢次被投訴舉報。並曾被地方環保部門一罰再罰,累計罰款33次,卻屢罰不改。面對首輪中央環保督察群眾信訪舉報,這家企業以市場不好停產為由未落實治理要求,督察結束後又繼續開工。

而這背後與當地對中央首輪環保督查不真正重視,環境執法重形式、走過場是密不可分的。

多年來,粗放型的經濟模式給環境了造成了巨大壓力,甚至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毀滅性破壞。事實證明,靠破壞環境來追求經濟發展無疑是殺雞取卵、竭澤而漁。

隨著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人們對於美好生態環境的嚮往越來越迫切,推動經濟社會與生態文明高質量協調發展也成為了國家發展的戰略目標和要求。

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黨的十九大, 更是將‘美麗’二字寫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美麗中國的新圖景徐徐展開。

如此大環境下,一些地方政府固守唯GDP論英雄政績觀,部分企業繼續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利益,顯然是與國家發展和人民願望背道而馳的。

這一記環保督察“回馬槍”,掀了多少蓋子?戳破多少謊言?

地方保護主義縱容企業屢查屢犯、屢罰不改。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南區政府為當地問題土冶煉企業“銷號”,致使欽州土小鍊鋁合法化;北部灣海域範圍的鐵山港區大量強鹼性冶煉廢渣堆填侵佔灘塗約600畝,但此類惡性問題被督察組移交地方至今,未對一起案件進行立案查處,更沒有約談、問責、行政、刑事拘留一人;甚至在環保督察“回頭看”現場,還有政府官員為違法企業“站臺”……

邊督邊改不見真動作,惡性汙染無人被問責。不難推測,這些“有恃無恐”的違法行為背後,往往有“保護傘”在撐腰。

前不久,洞庭湖心3萬畝“私人湖泊”17年解決不了的問題被曝光。隨後,湖南省委省政府多次嚴令整治,生態環境部對此展開專項督察,13天內,湖中矮圍全部拆除;4月中旬,《汙染大戶身邊的“黑保護”》一文,對山西臨汾洪洞縣三維集團的汙染惡行進行了曝光。臨汾市委、市政府強調,堅決打擊汙染企業背後的“保護傘”,嚴肅追究不作為、濫作為、失職瀆職人員的責任。

環保治汙領域的“保護傘”,比汙染更可怕。

層層督辦,竟然關不掉一家汙染企業,這是一種悲哀,更是一個警示:完善環保運營機制、監督機制、官員考核機制,加大幹部環保問責力度,刻不容緩。

如果抱著 “能躲一時是一時”的心態,甚至與汙染企業存在利益往來,提供“保護傘”,那麼損害的不僅僅是環境,更是環保制度的公信力與權威性。

歸根結底,還是思想意識出了問題。

這一記環保督察“回馬槍”,掀了多少蓋子?戳破多少謊言?

從“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到“堅持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從“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黨的十八大以來,“兩山理論”為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指明瞭方向,將綠色發展理念銘刻進每個人的心,浸潤在中華大地的每一寸土地。

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不是對立的,一切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利益的做法都是有害的,任何想發展經濟就難免破壞環境的論調都是錯誤的。唯有牢牢守住“兩山理論”,才能走好環保與發展雙贏的正道。

而環保督查“回頭看”暴露出的一些列“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等生態環保領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顯然是對“兩山理論”和十九大精神學習認識不到位,把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拋在了腦後。

以內蒙古自治區的督查情況為例,2016年7月14日至8月14日,第一環保督查組對內蒙古自治區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環保督察,督察結束後,第一組向內蒙古自治區反饋督察意見,共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問題,其中,就有“2013年以來,半數盟市黨委常委會很少專題研究環境保護,有的甚至一年間沒有研究環境保護”的問題。

思想出了問題,行動自然偏離正軌。

此次環保督察中,暴露出的有令不行、漠視群眾、落實不力、應為不為、敷衍了事的做法,實則更是一種懶政惰政、失職瀆職的表現,是一種腐敗。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比治理環境汙染更重要的是治官。

十八大以來,從“打鐵還需自身硬”到“反腐沒有紙牌屋”,從“老虎蒼蠅一起打”到“作風建設不放鬆”,中國反腐成效卓著。廣大幹部漸漸築起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堤壩。然而,一些幹部不貪、不佔、也不幹,不要票子、不要名字、幹混日子,

變成了不貪的清官,也當了不作為的庸官。

督察組在寧夏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檢查後發現,“近兩年來,自治區發改委僅是致函靈武市政府,要求其加快修編規劃,並未採取其他實際行動,致使規劃調整、生態恢復等整改任務未有實質性推進。因自治區林業廳等部門提出異議,規劃調整中途擱置,為了推卸責任,自治區發改委‘另闢蹊徑’,在未做任何實質性工作的情況下,竟然在2018年4月發文撤銷《靈武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示範區總體規劃》,以‘一撤了之’來應付整改。”

環保治汙,豈能如此重發展、輕保護,左右搖擺,不擔當、不碰硬,走過場?

“回頭看”是一面鏡子,折射出許多地方政府和企業幾十年來的慣性發展思維和淡薄的環保意識;“回頭看”更是一把利劍,戳破了形式主義、假裝整改的面具,刺痛了一些幹部失職瀆職、不作為的神經。

5

生態環境關係國計民生。

在5月18日至19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對那些損害生態環境的領導幹部,要真追責、敢追責、嚴追責,做到終身追責”。“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於企業,守法是根本,環保是責任。企業要切實增強環保責任意識、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健全完善環保設施,走出一條清潔生產、安全發展、綠色惠民之路。尤其是國有大型企業,更要成為企業環保的先鋒和表率,直面汙染改造。

於政府,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事關人民福祉,也是擺在各級幹部面前的重要發展課題。政府部門必須算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兩本賬”,主動擔起環保督查整改的重任。

於百姓,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只有環保督查力度加大、群眾訴求得到滿足、治汙成果真實地擺在眼前,百姓才能擁有最直接的獲得感、幸福感。

於國家,環境保護關係國家發展、民族未來。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天藍、地綠、水清,這是最簡單的渴望,最樸素的嚮往;

安定、和諧、有序,這是最美好的生活,最安心的時光。

清澈的小河蜿蜒流淌,歡快的鳥兒自由飛翔,仲夏的夜空繁星點點,汽車奔馳的馬路上也能聞到陣陣花香……

當孩子們眨著澄澈明亮的眼睛,奔跑在綠水青山之間時,

也許,這就是美麗中國最幸福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