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高敏感是种天赋:敏感不是缺陷,而是上天赐予你特别的礼物

去年今日荐书▼

《北鸢》

荐书|高敏感是种天赋:敏感不是缺陷,而是上天赐予你特别的礼物


荐书|高敏感是种天赋:敏感不是缺陷,而是上天赐予你特别的礼物

书虫评论:向下滑动查看)

  • 140分的敏感数我113分,但我并不想做高敏感的人我也只想做一个 大 傻 瓜
  • 高敏感大概就是充电一小时通话五分钟的那类人。因为追求深度-深度共情、深度信息加工,因而消耗大量情感和认知资源。
  • 近期读到的书里,让我感觉,特别有用的一本书,最后的测试,我得了124分……
  • 很全面,如果能够更深入点就更好了;可以看得出作者是个很温柔的人
  • 以前觉得自己真是有病,别人不在意的点我特么矫情在意个什么劲。现在了然,这不是病,只是自己的感受力比较强罢了。人活这一遭这么短暂,能比别人更强烈地感受这个酸甜苦辣的世界,我觉得自己赚了呢。
  • 讲得倒不算太深,不过症状还是蛮对的!
  • 以前我觉得自己是有病。现在发现只是与五分之四的人不同。
  • 看完之后 你会觉得有个人是理解自己的
  • 2018.5.16美妆博主梦露推荐,看完意外发现有很多共鸣和收获。测试结果我并不是完全的高敏感人群,但是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敏感的。比较有感触的摘录:“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并不是浪费精力,对高敏感族来说就是一个心理缓冲,结果是好的会很开心,但是如果结果不好,也已经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书里也提到,年幼时期如果亲人突然离世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会比较没有安全感,容易担心身边人的安危。“如果你的神经系统相对敏感,那么情绪上提前为最糟糕的情况做好准备是更好的选择。”高敏感人群需要高质量的谈话、每天有安静的独处时间,对信息量过大的情况会觉得疲惫不堪,但同时感知力、创造力和共情力也非常出色。总之,要接受自己,不要勉强自己和别人一样。书里如果再多一些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这类建议就好了。

作者语录:向下滑动查看)

  • 没有人能为所有事情负责
  • 允许自己偶尔做一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 如果你不断地努力,让自己值得被爱,那么现在你应该做的事就是停下来; 如果你费尽心思地隐藏,不让别人发现你的缺点,那么现在你应该做的事,也是停下来。

推 荐

横扫欧美、韩日18国排行榜的超级心理学经典,敏感不是缺陷,而是上天赐给你的ZUI特别的礼物,肯定自己的独特·感受更多·想象更多·创造更多。著名歌手伊能静感动并鼓舞推荐!

荐书|高敏感是种天赋:敏感不是缺陷,而是上天赐予你特别的礼物

★丹麦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俘获全世界敏感族的心理课。

作者伊尔斯·桑德,身为高敏感族,同时也长期为高敏感族做心理咨询辅导,特别将她多年来的辅导案例、个人经验汇集成书。不仅为社会大众详细解释什么是高敏感族,更点出高敏感族的才能其实胜于一般人,因为心思细腻,所以可以体会到比大众更多的讯息。同时她也实际整理出19个方法,教导高敏感族如何与外界不了解自己的人相处、面对不了解自己的该如何调整心态。

★该书出版不到1年,即狂销美、英、法、德、日、意、韩等18国语言版权。日语版上市3个月,即狂销3万册;台版上市一周,占据博客来、诚品书店畅销榜前三名。

★专业剖析“玻璃心人”“高敏感族”的人格心理,创造性地提出“敏感不是缺陷而是天赋”的观点,教你善用自己的“敏感性”天赋。

现代人敏感、自我,在爱情和社会交际中经常让自己陷入受害者模式。本书真正从心理学人格上来分析、透视这个人群的心理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创造性地提出“敏感不是缺陷而是天赋”的观点,教你善用敏感性,不为其所累,相反从中受益。

★装帧设计精美,内附“测量个体敏感度心理测试”及“提升幸福指数创意清单”,将阅读和互动完美融为一体,可读性极强。

本书内容简洁,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融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文字叙述,轻阅读治愈系特色十分明显。特别增加了一些时尚插图,贴近生活,增加阅读的轻松舒适感。书中收录测量个体敏感程度的测试问卷,以及提升幸福指数的创意清单,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敏感状况,并提供可操作性极强的方式,改善生活中的小烦恼。充分调动读者阅读兴趣、践行动力,做自己好的心理咨询师。

内容简介

为什么常觉得自己事情做不好、在人前丢脸?

大家都说我太敏感、玻璃心、想太多!这是我的问题吗?

丹麦心理治疗师伊尔丝?桑德俘获全世界敏感族的心理课

狂销全球美、英、德、法、日、韩等18国语言版权!

用19个方法面对自己、向外沟通,

你就是你,勇敢享受与众不同的天生才能!

你是否常有下列这样的心情:

·不想给人添麻烦

·需要独处

·容易有罪恶感

·曾为他人眼中的小事深受打击

·面对大量咨询时容易焦虑

·讨厌到人多的地方

·觉得自己做不好事情

敏感不是缺陷,而是神赐给你的特别的礼物。

◎别让自己的五种感官受到过度刺激

◎受到刺激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内在世界

◎爱自己,保护自己

◎练习对自己仁慈

◎练习跟自己和解

◎勇敢做自己,并为此感到喜悦 

[丹麦]伊尔斯?桑德(著者)心理治疗师,丹麦奥胡斯大学神学硕士,硕士论文以卡尔·荣格与索伦·克尔凯郭尔为主要研究方向。身为高敏感族的一员,她更了解高敏感族的心情与苦处。接受各类心理疗法的专业训练,现为丹麦心理治疗学会会员,并在丹麦国家教会担任教区牧师近十一年,现为心理咨询督导、培训讲师、专业讲师与心理咨询师。

李红霞(译者)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翻译作品有《妈妈,才是一切的答案》,参与翻译作品有《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六版。

精彩书摘

什么是高敏感族?

“高敏感族”一词,是由美国精神分析学者伊莱恩·艾伦博士(Dr.?Elaine?Aron)在1996年所提出。根据艾融博士的描述,高敏感族很容易因为外在环境刺激而出现不适感,而且几乎所有不舒服的感觉都会被放大。

例如,他们待在太多刺激的环境中就想逃离、对于短时间内要应付很多事感到烦躁、很容易被别人的情绪影响、不喜欢犯错、容易自责等等。

由于反应出来的行为较为纤细,也因此,常常会被周遭人说“想太多”“瞎操心”“太脆弱了吧”,因为现在的社会普遍喜爱活泼外向、乐观进取的人。

但,这是高敏感人的错吗?

你是最独特的、也是最好的。

身为高敏感族,同时也长期为高敏感族做心理咨询辅导的丹麦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特别将她多年来的辅导案例、个人经验汇集成书。

不仅为社会大众详细解释什么是高敏感族,更点出高敏感族的才能其实胜于一般人,因为心思细腻,所以可以体会到比大众更多的讯息。同时她也实际整理出19个方法,教导高敏感族如何与外界不了解自己的人相处、面对不了解自己的该如何调整心态。

该书出版不到一年就获得世界18国家的推崇,让经常否定自己、总是自觉不如人的高敏感族惊觉,原来自己并不奇怪,自己的天生个性是好的、是受神宠爱的天生能力。也更有勇气面对自己、面对大众!

敏感不是缺陷,只是神赐给你的最特别的礼物。

勇敢开启这独特的独特接收器吧!



发现与了解

时间:2017-11-22

高敏感人群的自我了解之旅

高敏感是与生俱来的么?是基因携带还是成长环境的影响?答案是都有。

做完书后随附的测试,我的分数高达103,按照超过60就是高敏感的人,我的分数超过了接近一倍。然后,我就开始回忆自己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与书中介绍的情景进行比对,大部分还是比较相符的,有小部分可能曾经有过然后在生活中逐渐被弱化了。在此,我得感激生活中所有经历过的事情,特别是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就是这些事情让我逐渐发现自己性格上的不足,然后并不是一昧的找到弥补这些不足的方式,经过这些事情,让我自己终于慢慢和自己的不足握手和解,接受自己的不足,然后可以更加自如坦然轻松的生活。但是,我仍然不否认,我还是对很多事情很敏感,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就知道,还好我的确将它们都归为了自己的独特性,但是同时,我又会觉得这是我自己很奇怪的部分,所以,我一直给自己的定义是一个奇怪的人,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毕竟根据书中的介绍1/5是高敏感人。找到自己的同类很难,虽然不缺乏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一旦遇到知己真的是天大的幸事。

学习期间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姑娘,虽然不知道她的测试结果如何,但是就我跟她的接触和了解,她也是一位典型的高敏感人,这也是我们很快成为好朋友、知己的原因,我们对待很多事情和自己的看法如出一辙,就高敏感这个,我可以举一些例子:我俩都不是内向的人,但是这要分社交场合,在舒适的社交场合我们可以是“Social Queen”,当然还是So called的,但是一旦环境变得尴尬奇怪,我们可以瞬间变的无所适从,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眼前的事情;我们都需要独处,长时间不间断的社交都会让我们觉得心力交瘁,感觉被掏空而不知道再如何进行互动和表达自己。所以,每个周末我们都有自己的独处时间,好好的享受和干自己想干的事情,我们把这样的独处自称为充电,而且,我们的确能感受到体内是有一个电池的,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充满电;还有就是我们对声音一般都比较敏感,容易因为很小的声音没法入睡,之前我们都把自己归为睡眠轻的人。当然还有好多方面,我们都和书上讲的很符合。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是很开心发现了这本书,帮我更深入的了解了自己,也总算可以给自己二十多年的奇怪暂时定个型和贴个标签,其实能贴个标签也是很有趣的一件的事情,某种程度上说明这类特质很显著,比较鲜明,我个人是很欣赏个性鲜明这一点的,就像蒋勋在他的一本书中推崇的个性之美,所以要喜欢自己。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说性格决定了自己的长短板,那么这些长短板可能会在一定时期里影响一个人的看待问题和处事的方式。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性,然后和这些特性和解,找到自己性格所有特质的平衡点,这样比一昧的取长补短可能更适合一个人的长远发展。这也是这本书在最后提供给高敏感人如何处理各种情绪方式的宗旨。



做自己、爱自己

时间:2018-06-29

很感谢有这样一本书,让我认可敏感。美国心理医生兼研究员伊莱恩.艾伦是最早对高敏感人群(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人群中有约20%的人有着异常敏感的大脑,这些人在面对他人情绪时表现出更强的生理反应。研究表明,除了情绪以外,高敏感人群对包括声音,气味等任何细微的外部刺激都有着超高的意识,他们在处理外部信息时会更加彻底,面对正面或负面的刺激时都有会产生强烈的反应。换而言之,相当于我们每五人中就有一人属于高敏感族。

高度敏感型人拥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可以感知到事物细微的差别并对信息进行深加工。因此拥有活跃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此一来,接触的外界刺激较多时会不堪重负。当环境太过杂乱时,便想将自己抽离,不只是消极的刺激和感知会让人筋疲力尽,积极的刺激比如感到快乐的聚会——也会在聚会高潮时从中抽身。也正因如此,人们总是将这与难以接近 、事不关己、喜欢自己呆着这样的形象联系起来。

高度敏感型还努力避免给他人带来不便和痛苦,言行也小心谨慎,正所谓“心太软的人快乐是不容易的,别人伤害她或她伤害别人,都会在心里病一场。”

并且厌恶所处环境的冲突,也花更多精力去维持与他人的关系,并且不断努力去变成“别人眼中期待的样子”。同时总是很擅长在自己身上找问题的根源,委屈自己去讨好他人。

因此来说高敏感型的人更容易心累、没安全感、对自我要求高标准和低自尊。

不过高敏感型的人更加拥有丰富的内在世界,独自一人时,很少感到孤独无聊,还会享乐其中。甚至在没有工作赋闲在家的时候,都会觉得难得有时间享受宁静的生活。

高敏感型的人也很容易共情。体恤他人的感受,为他人着想。善良,别人愿意与之相处。

所以对于高敏感型的人,有几点建议是极为重要的。

• 学会做自己,不用事事为别人付出,这会对自我产生积极影响,降低标准,也会给你腾出更多的精力去与他人相处。

• 给自己独处的时空,允许生命留白。由于敏感型人格难以承受长时间的社交活动,因此也容易陷入挣扎,以至于有些敏感者们干脆选择不邀请别人做客。有足够勇气告诉他人,虽然很享受在一起的时光,但是长时间相处后短暂的休息也是好的。

• 阻断刺激的输入。输入大脑的刺激可能来源于外部环境,也可能来源于内部,因为自己乱七八糟的想法而过度刺激。利用“无目的行动时间”,即做一些轻松的事情,比如家务或运动,重要的是放松注意力,试着阻断更多信息的输入。可能觉得这段时间里效率很低没做太多事情,其实不然,身体里发生了许多变化。

• 善待自己的身体,与之友好相处。许多高敏感型人对水情有独钟,无论是在水边散步、洗澡还是游泳,都是极有好处的。如果感到紧张,可以尝试按摩,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跟身体交流,有的人选择跑步或者跳舞,运动是极有利的,帮助我和我的身体保持协调,这并不是在浪费时间。

• 不要过度解读。学会移情,停止纠结。思维消极的时候很容易被灰暗的想法和不断的自责所淹没。如果发现自己在不断想一些不堪其忧毫无裨益的事,意识到自己有脱离现实的内心活动,要主动停下来,不再继续纠结。大脑非常活跃的话,便能轻易将内部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想法上。

• 向身边亲友诉求和感受。我应该选择告诉谁,我是一个高度敏感型人呢。即使不会用高度敏感来描述自己,也可以直接通过我需要什么、我擅长什么、哪些对我没用来表达。

有人说,一些人是透过一种滤镜看这个世界的:在这个滤镜的作用下,他们看到的世界有着更高的对比度和更高饱和度。因此他们一直是用一种更生动、更激烈的方式感受着这个世界。

无论你感受的世界怎样,奥斯卡王尔德《理想的丈夫》中一句话提醒了我们,To love oneself is the beginning of a lifelong romance。

爱自己是浪漫一生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