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時代信訪工作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時代開啟新徵程。必須堅定不移地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信訪工作的思想旗幟、精神砥柱和行動指南,確保信訪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砥礪前行。

始終堅守信訪工作為人民服務的根本立場。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維護群眾權益作為信訪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信訪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策於民,進一步釋放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智慧和力量。堅持一切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切實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和水平,變被動接訪為主動下訪,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全心全意為群眾排憂解難。

牢牢把握信訪工作推動解決群眾問題的鮮明導向。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必然引發當前信訪問題的新變化,給信訪工作帶來新的挑戰。深刻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變化集聚的信訪新特點,一手抓信訪事項解決,一手抓基層基礎工作,主動作為、標本兼治,不斷增強信訪工作的系統性,全面提高信訪工作效能。深刻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引發的信訪新問題,堅持用辯證思維把握形勢、用法治思維引領保障、用創新思維破解難題,聚焦問題、精準發力,不斷增強信訪工作的針對性。

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訪制度的創新發展。注重創新引領,打破因循守舊、簡單依賴的慣性思維和傳統模式,探索創新“互聯網+信訪”“網格化+信訪”以及信訪大數據深度應用等新模式新手段,推動信訪工作更加便民快捷、規範高效。加強督查問效,完善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大督查機制,及時瞭解改革進展情況,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效,發掘好經驗好做法,放大典型效應,激發落實動力和改革活力,切實打通改革落實的“最後一公里”。

努力將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穿於信訪工作全過程。牢固樹立法治在化解社會矛盾中的主體地位,發揮法律在定紛止爭中的權威作用,確保信訪工作依法合規、不越紅線,確保問題處理經得起歷史檢驗,絕不能遊離於法治之外解決問題,更不能為解決一時一地矛盾而突破法律底線。在全社會培育法治思維方式,充分發揮基層組織、黨政機關、群團組織法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導群眾從“信訪”向“信法”轉變,形成依法維權、理性信訪的良好秩序。

必須堅持黨對信訪工作的絕對領導。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政治擔當辦理好每一封來信、接待好每一次來訪、處理好每一件投訴,把總書記和黨中央對群眾的關心關懷傳遞給每一位信訪群眾,以實際行動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加強思想建設、能力建設、組織建設和紀律作風建設,努力打造一支對黨忠誠可靠、恪守為民之責、善做群眾工作的高素質信訪幹部隊伍,為做好新時代信訪工作提供強有力保證。

(中央黨校中青一班學員,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省信訪局局長 許忠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