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高中3條「潛規則」,意識不到毀三年!

考志願填報季,

你是怎麼為孩子選高中的呢?

但凡遇到選擇題,總是讓人難以取捨,

更別說這是關係孩子未來前途的人生大事了。

選高中的最高參考標準是什麼呢?

當然是成績,成績,成績。

選高中3條“潛規則”,意識不到毀三年!

對隨便一考就620分以上,動不動就全校前多少(兩位數)名的孩子來說,填志願根本不是事兒,撒歡填就行了。

但對於大多數發揮不穩定的中等生來說,發揮好點就進入大咖行列,發揮差點就被拍倒在沙灘上,填志願還真是件頭疼事兒。

考分超過某高分數線 ↓↓↓

選高中3條“潛規則”,意識不到毀三年!

考分達不到 ↓↓↓

選高中3條“潛規則”,意識不到毀三年!

志願填報這麼險,

一不小心毀三年,可小心著吧。

下面初初就給你講講

高中填報志願3個“潛規則”!

選高中3條“潛規則”,意識不到毀三年!

擇校穩!準!狠!

1.擇校如擇偶,不能只看顏值(學校排名),還得看看跟自己的脾性搭不搭。理由嘛,經驗豐富的爸媽們最清楚:

選高中3條“潛規則”,意識不到毀三年!

在擇偶的時候,我們往往先考慮家庭背景、教育背景、職業背景、經濟水平等;再花時間,觀察和感受彼此的脾性和人品。

前者為客觀因素,後者為主觀判斷。

雙方匹配最重要!

2.一所學校靠什麼來吸引學生報考?當然是靠學校名氣、本科升學率!

除了這兩點以外,還有就是學校的特色活動、課程設置、老師的管理模式等。

作為家長和考生,一定要深入瞭解各個高中的特色之處,特別是家長要有生涯規劃意識,應該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挑選適合他(她)的學校。

有家長說:“如果你的孩子是動車車廂,那就要掛到外國語、一中、省實驗這些動車車頭上;如果你的孩子是一個卡車車廂,那就掛到我們學校這個卡車車頭上去,卡車車廂掛在動車車頭上會被拉零散,動車車頭掛在卡車車頭上,我們也拉不動。最好的學校不一定適合你,適合你的學校才是最好的!”

學習能力實在有限的人即便上了“天明班”,也是各種不適應。

選高中3條“潛規則”,意識不到毀三年!

如果孩子上了不合適的高中,就好像選了徒有外表的“土豪”對象,連吐槽都會被認為是“炫耀”,有苦說不出。更可怕的是,今年的初三生大部分都趕上第一年的新高考,各種變化需要適應,選高中又要多一層考量。

擇校時對方的實力固然很重要,但與自己孩子能否“匹配”更重要。畢竟,只有讓孩子直接受益的資源,才有意義,才算“合適”。

有老師說:“在一所一般高中當老師時,有一個學生的家長很有‘門路’,硬是把他轉到一所省級示範性高中。不到一個學期,這個學生居然自己回來了。據說自從他到了那個學校後,整整一個學期,都是坐在最後一排,老師的注意力都在好學生身上。這個學生最後說:‘我實在是受不了了,想來想去,還是決定回來,在咱們學校,不管是學習好壞,最起碼都可以享受到老師的溫暖。’兩年後,這個學生順利考上大學。”

這個孩子回到原來高中後的成長髮展,毫無疑問是實現了正增值。

現在很多地方開始推行”學業水平增值評價體系“用來評判高中,所謂“增值”,就是指學生在學力、生活、情感、社會性發展等方面,在通過接受一定階段教育後,在各自起點或基礎上進步、發展、成長、轉化的“幅度”。

選高中3條“潛規則”,意識不到毀三年!

3.不斷摸索找感覺

實力不俗、能力匹配,是不是就算擇校成功了呢?孩子說:“我還想找找感覺,怦然心動後,才願意奮力一搏。”

選高中3條“潛規則”,意識不到毀三年!

在訪問學校的時候,避免兩大錯誤:

1

誤區一:看外在不看裡子

看風景,看學姐,看教學樓、體育館、圖書館,進食堂品嚐,看到的僅僅是外在顏值,並沒有參考價值。

體驗學校,一定是觀察人,而非物。無論在哪個場所,看到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就盯著仔細觀察,聽他們聊聊學習體驗,看他們跟老師相處時的狀態,跟同學說話時的神態,是不是你嚮往的樣子。

2

誤區二: 只看最頂尖的學校

公認的名校自有過人之處,但是這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你自己是根據什麼來判斷一所學校合適與否。

鼓勵參觀名校,但是我們同時鼓勵參觀所謂的“二三流”學校。培養“感覺”的敏感度和準確性,必須通過對比。只有反差,才有認知。

父母在給孩子擇校時,一定要訪問幾所你原本並不考慮的學校,說不定會有驚喜。

每完成一次學校訪問,回到家,你心裡應該有所感覺。不論你訪問的是什麼學校,你必須非常坦誠並負責地回答問題:我是否能夠想象將來在這裡生活3年?

如果在回答的時候,你能做到內心平靜,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找到合適你的學校了。

選高中3條“潛規則”,意識不到毀三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