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未來現在就來——成爲行動的高效派

之前一直在簡書上關注彭小六的文章,被他深深吸引,還是經不住誘惑買了他的書,這本書我用了4天的時間看完,可以說是速度最快的一本,之前買的書沒有一本看完的。可見這本書的吸引力有多大。

這本書主要分為四個章節

第一章:時間也需要管理嗎?

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時間狀態分為三個階段:很閒/很忙,有很多事情要做/有選擇性的忙,只做成效高的事情。

而我就現在就處於很閒的狀態。其實我之前一直很鬱悶,近半年我的自由時間可以說是非常多的,可是現在回顧一下,這些時間產生了什麼價值我還真說不出來。

我總是自我感覺我會在空閒時間看書學習,但是因為沒有計劃性,效果很差,做事情都成了三分鐘熱度,學習理財是半途而廢,學習畫畫也什麼材料都準備好了,結果畫了2天就扔哪兒不管了。

造成這樣的原因我一直以為是意志力薄弱,但是看完這本書以後發現,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我在學習之前並沒有問自己為什麼要學習,沒有找到內在動因。黃金圈法則雖然不是第一次聽說,但是這是第一次想用在自己身上。

列舉一下我想做的事情:

學習市場營銷,這個是最迫切的需求,為了下份工作成功轉型做努力。

why為什麼-我的職場價值取向是金錢型+創造型+組織型,市場營銷比較符合我的價值取向,是我喜歡的工作。

how如何去做-在豆瓣上搜索相關書單,把這些書買回來,利用這段時間做個主題學習進行系統學習。在此之前要跟著小六學會快速閱讀和主題閱讀的方法。

what做什麼,達到什麼效果-要了解市場營銷的基礎知識要應用手段,蒐集各種營銷模式優缺點和適用場景,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基礎。能夠自由組合營銷模式,根據實際情況打出組合拳。

很多事情我們明明知道做了有好處,還是要拖延,因為拖延就是人類的天性,麼麼噠!

不過還是有改善的方法的,那就是結構拖延法:列出要做的任務,按照重要和緊急程度排好順序,做出優先級清單。當我們想要避免做上面的任務,想要拖延時,就要做後面的任務。藉助這種排列得當的任務結構,就能把拖延患者變成高效能人士。so立刻邁出第一步吧,下載奇妙清單,列出任務。

還有一個更噁心的方式,那就是吞青蛙計劃,先來介紹一下吞青蛙的五個步驟

1.明確你的三隻大青蛙,也就是3件最重要的事情

2.先吃掉最大最醜的那隻,就是3個目標中比其他2個更重要更困難的那個目標,為了專注最重要的活動,每天至少在它身上投入20%的時間

3.保護自己的青蛙時間,就是找到自己做事效率最高的時間段。

4.把‘3的法則”應用到你的整個生活

5.創建並且嚴格遵守每天的待辦事項清單

我決定無論如何要試一試,微博每天打個卡,相信這段時間雖然難熬,但是一定能帶給我成長。

話說有一個坑爹的男朋友也是一件很無奈的事情,晚上特別喜歡看電視,他一看我的思維也跟著跑,所以以後還是要好好利用他早上睡懶覺的時間吧。以前我早上7點醒來,但是內心沒動力啊,死活要賴床到八點半,這一個多小時浪費了。今天更讓人震驚,我竟然不到六點就醒了,而且還挺有精神,可以我在最近精力充沛,早起還是木有問題滴。

從現在開始,我要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啦,你知道如何養成好習慣嗎?

1.最重要的是開始而不是方法

2.每天都堅持誰也做不到,能有60%的時間做到就算合格,做到80%就很好啦

3.自己給自己獎勵。話說這一點我之前都沒試過,現在我要好好想想自己要什麼願望,順利完成目標就給自己一個額獎勵

4.假如失敗了,沒關係,重頭再來嘛~~

讓未來現在就來——成為行動的高效派

第二章:成功人士的碎片時間都在幹嘛

我之前就聽過一個段子,說的是你拜託朋友幫忙,最好找那些比較忙的同事,他們大多都能按時完成,即使稍有拖延最後也能完成,比那些看起來很閒的朋友靠譜多了。原因也非常簡單,那些看起來很閒的人大多是拖延症患者,而很忙的人大多是高效能的人,能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做事。

我覺得越是牛人,越有時間學習新東西,大抵也是因為比其他人更會利用時間的緣故。其次他們也有比較完善的知識體系。

構建知識體系說來簡單,大體分為6個步驟

1.從為什麼開始,運用黃金圈法則瞭解自己為什麼要學習,該怎麼學習和學什麼

2.知識的獲取,渠道有很多,例如書本,微博,微信公眾號,網絡雲課堂

3.知識的整理與保存,留下對當下有用的資源

4.知識的分享,教才是最好的學習,分享才是檢驗你到底懂不懂的真正戰場

5.知識的利用,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工作

6.創新,創新源於我們已知的世界,知識體系越多,創新越容易

讀書時獲取知識比較快捷的一種方式,但是很多人會疑惑一本書讀完了但是記不住怎麼辦?我們看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把書背下來,只要其中有一兩點能夠給我們試一試,想要改變自己的衝動,看書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當你閱讀到摸個片段,您能夠發現自己的問題,然後嘗試應用書中的知識解決自己的問題。

激活自己曾經的經歷,然後把書上的方法拿來用,做成了原來做不了的事情,這就是收穫。

不要以為讀書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我讀書好歹讀了20年,但是瞭解了讀書4層次以後才發現自己還處於基礎閱讀階段,我也嘗試了檢視閱讀,也就是快讀閱讀30分鐘看完一本書,但是什麼都記不住,合上書就懵逼了。分析閱讀和現在流行的RIA拆書法比較像,也沒有嘗試過,更別提主題閱讀了。讀書真的是個技術活,幸好對我而言讀書還算是一件比較享受的事情,可以讓我從現在開始多掌握幾種閱讀方式。來增強自己的閱讀效率和效果。

讓未來現在就來——成為行動的高效派

第三章:職場高效能人士的第九個習慣

身在職場時間不長,所以不敢說對職場有多瞭解,但是實力才是硬道理這句話還是深有體會的。當你沒有實力的去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再怎麼馬屁都沒有用,一樣不受待見,在職場,業績才是硬道理。只有你在公司擁有一定實力,能夠獨當一面的時候,才是你對領導抱大腿,爭取更多工作和權力的時候。

現在的職場已經不是單打獨鬥的時代了,更多是部門間的配合,這個時候溝通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溝通不僅僅是是解決問題的需要,安撫情緒也是重中之重,當員工覺得被忽視,身處憤怒中時,哪怕他知道你說的對,潛意識裡還是想和你對著幹,大大削減了工作熱情和效率。所以溝通時學習一下女性思維,先關注當下的感受,再想辦法解決問題。

現在世界變化這麼快,有時候確實會讓人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往哪方面發展。這個時候關注當下就是最好的選擇,當你專注做好當下時,其他的好機會也會被你吸引過來。當然了,好機會是需要你睜大眼睛去看的,你關注的面越多,你接觸的機會也就越多。

現在提倡大眾創業,其實我有段時間也對這個想法深陷其中。也從中受過挫折,現在也就越發明白,你現在不會的東西,到了你創業的時候依舊不會,而且會比上班的時候學習付出更多的代價,因為上班時有老闆為你的錯誤買單,創業時稍有不慎可以就會傾家蕩產。所以在工作中,把每個項目當成一次創業機會,一次次的磨練,都會提升你以後創業成功的幾率。

現在也不是老一輩一個工作一輩子的時代了,現在很多人工作稍有不滿就跳槽,這樣真的好嗎?有沒有考慮過跳槽原因是什麼?到底是公利需求(從公司的角度出發,例如制度不完善)還是私利需求(和同事相處並不融洽)?

如果是公利需求,最好先和領導溝通你的疑惑並且拿出解決方案,如果還是無法改進就可以離職。比如說我,這次辭職是公利需求,和同事相處很融洽,但是我覺得公司戰略有問題,可能發展壯大不起來,不能給我想要的未來。

如果是私利需求,最好先反思一下自己,很有可能原因在你身上,為什麼只有你有這個問題,能不能保證你去另一家公司就不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呢?

如果考量過之後,你決定不走了,這個時候就要考慮另外一個問題了: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當上領導?

首先,你關注過你的領導都在幹嘛嗎?你有去培養自己做領導的心思嗎?在沒有人為事情負責的時候,你來負責,不管你有沒有這個頭銜,你都是領導,當別人都看到你的能力的時候,也就是你升遷的時機。想做領導?先學學項目管理和溝通能力吧!

讓未來現在就來——成為行動的高效派

第四章:你的時間都在幹嘛

想要快速成長,自學是必須要學會的一項技能。

我之前也一直自詡自己在自學,但是我的自學僅限於看看書,看看微信公眾號分享的文章。少了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沒去探尋其根本原因,也沒有去親自實踐,僅僅是看看而已,所以也就呵呵了,現在的我依然沒有提升,因為不根本就不記得我到底都看了些什麼,這些知識沒有真正沉澱到我身上。

下面來說一下自學要掌握的五個核心技能

1.提問能力:多問為什麼,少問如何怎麼辦

2.檢索能力:能從各種渠道找到你需要的資源

3.閱讀能力,把學到的東西應用起來,RIA便籤法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4.寫作能力。把自學的經驗和知識傳播出去,最好的方法就是寫作。

5.實踐能力。心理學表明,我們更容易選擇滿足當下,除非立刻就能見效,否則我們往往會選擇拖延,不去實踐。說的就是我!這個時候如果把長期的行動計劃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小時間段行動,並且完成階段目標時給予獎勵,會讓我們更加有動力去做成這件事。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學習並不是一個直線上升的過程,是由起起伏伏的曲線構成的,所以當你覺得自己學習沒效果甚至退步的時候不要擔心,這是因為你懂得東西多了,反而會發現自己有更多不懂東西,繼續努力的話,就能看到自己又上升了一個新高度。

讓未來現在就來——成為行動的高效派

結語

無論知道再多方法,不去實踐都是白搭,想改變自己,最重要不是有多少種方法,而且發現可行的方法就立刻付諸行動,最難的是開始,就像推車一樣,啟動困難,但是一旦走上正軌就會容易的多。

so,我要馬上開始行動了,我要一天比一天更厲害,爭取早日到達隨意買買買的境界,對於女人來說,買買買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特別是花的是自己賺的錢心安理得,誰都沒權利干涉我,想想就要流口水,從現在開始,要加油啦!

讓未來現在就來——成為行動的高效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