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当中“青海料”的与众不同

青海玉与和田矿石成分相近,青海料与和田玉相比,无论是颜色、密度、油性、质地等都要差一截。青海玉多为白色,也似有蜡状油脂光泽,硬度也较高,故易混充和田白玉。青海料与传统和田玉有哪些差别?

和田玉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油脂光泽,颜色穤白、阴白色(微微泛青),给人以柔中见刚之感,白玉尤为明显。

和田玉当中“青海料”的与众不同

光泽的对比:

青海料,外观上给人一种 “贼光”,也就是光泽略带瓷性。

和田玉,油脂光泽明显,给人一种看着很柔和、很舒服的感觉。

颜色的对比:

青海料,大部分青海料是呈现灰白色~蜡白色!白中透灰,给人一种不明快的感觉。

和田玉当中“青海料”的与众不同

一般的和田玉中会泛青,白度很好的和田玉会在白中泛黄,不过这种很淡的黄色调与俄料的酱色有些区别,和田玉的有点象肥羊的那些脂肪中透出的那种黄色调。

透明度的对比:

青海料:①其透明度比较高,其中透明度比和田玉高的话,是由于硅灰石造成的,软玉中硅灰石的质量分数越高,透明度就越好。②青海料还常伴有水线、水露纹的出现,局部透明度不均匀. 其中“水线”、“水露”是由于呈脉状、条带状、团块状分布的,平行排列的透闪石纤维状晶体造成。

和田玉:透明度为不透明度至微透明。

和田玉当中“青海料”的与众不同

油份和手感的对比:

青海料,油份比较差,显得比较干、嫩! “凝脂性”不强,用手盘的话,显得很涩,很难盘活! 这可能是由于青海软玉结构、粒度均匀但稍粗,质感不够细腻,常见“糖晶”、“冰晶”结构,所以才略显“嫩”的。

和田玉:,“凝脂性”绝大部分很强,用手盘的话,很容易出油,盘久了感觉玉的表面变得很润,很油,很有成就感!这种现象的科学解析为:和田玉结构为典型的毡状交织结构,矿物颗粒非常细小,一般为0.001mm左右,表现在外观上即为:质地细腻,“油性”强,“饭粒”感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