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到底应该怎么用?

作为咱们钓鱼人,多多少少都对小药有一定的认识,而用过小药的钓友,也肯定知道“死窝”这个词的含义。

有不少的钓友,一味地认为小药是无所不能的,他会去寻找所谓的“灵丹妙药”,幻想着找到一款“全能型”的钓鱼小药钓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不管是什么地方什么钓点什么鱼情,都会添加小药。

  还有一些钓友,对钓鱼知识了解的比较透彻,不管是基本的鱼情分析、线组的选择搭配,还是实际调钓临场应变都非常的成熟。他们能够非常熟练地在各种水域鱼情下正确的选择和适量的使用小药,以达到渔获上的丰收。

这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宝剑,能否发挥出它的性能,完全取决于使用者是否真正的了解它。

小药到底应该怎么用?

钓鱼,如果深入地去玩,它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渔获不是某一个独立的环节能够决定的,而是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到尽善尽美。想要钓好鱼、钓多的鱼,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基础,在每一个步骤上都要有一定的认识,其实就跟炒菜一样,一个步骤的出错,很容易导致一道菜的失败。钓鱼的基础就是:认识鱼情、钓点确定、钓具选择、线组搭配、浮漂调钓、味型把握,饵料状态控制等等。

小药可以简单分为两类

  1)味型小药:我们常见的小药大部分都归类于味型小药中,它主要是改善饵料的味道,通过味道的扩散来吸引鱼的索饵就饵。

  2)刺激性小药:这种类型的小药市面上比较少见,它是通过神经腺刺激鱼吃饵的。味型小药是通过味道诱鱼,所以两者功能不一样。鱼诱过来但是吃饵的频率关键是在于鱼饵的适口性上。

小药到底应该怎么用?

其实小药的应用是个很难的课题,因为它完全没有一个可以复制的公式,完全依靠咱作钓的精研来判断。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水域、鱼情、食性都完全不一样,人都尚且吃八大菜系,小的更是千千万万,钓鱼更是这个道理。

  一方水土一方人、北方馒头南方米。一句话就可以简单说明了鱼跟人都有着类似的摄食行为。

  所以大家在平常钓鱼中,不要一味地迷信小药,先要做到认识它,只有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在特定的条件用上最合适的小药,达到最好的效果。

  小药使用最关键的是你要知道自己要突出什么味型,切不可盲目添加,否则很容易导致“死窝”,味型一定要明确并主次分明。例如:薯味中透出谈谈的果酸——那么你所添加的小药肯定是红薯膏为主,果酸为辅助了。千万不能主次不分,这样会起到反作用。

小药到底应该怎么用?

小药的添加是没有公式的,添加比例要根据作钓的条件来酌情添加,其实开鱼饵、加小药跟钓鱼技术是成正比的,不是简单的混合添加就能有效果,作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影响鱼获的重要因素。很多新手要切记一点:在饵料中找到秘诀只是钓鱼中的一个小环节,想鱼获更多必须全面发展钓鱼水平。小药虽然有很多的应用范围,但是如果您是新手请慎重选择使用。

  如果您看到广告说某小药添加就能钓到鱼,这些完全都是忽悠人的。有无数钓友说如何应用小药?说句心里话:“小药的应用是跟钓鱼技术水平成正比,没有人可以绝对告诉您一款小药打遍天下无敌手,如果有,那就是在忽悠你”,还是那句话,任何作钓条件都是影响小药、鱼饵的因素。

小药到底应该怎么用?

 衷心提醒大家:小药是把双刃剑,用的好了事半功倍,用的不好则会前功尽弃。钓鱼是个系统工程,想钓好鱼、钓更多的鱼必须要全面发展、每个环节缺一不可。如果您正在处于钓鱼水平的提高阶段或者迈入竞技钓鱼行列,请您务必全面发展,不能仅仅专注于小药的研究,在您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相信您在应用小药上也会得心应手了。

以上就是关于小药的个人见解!感谢您的阅读

您的每一次打赏、转发、留言、收藏都是对我的认可!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