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兩次婉拒朱鎔基的華僑林文鏡辭世

編輯/王梅梅 統籌/陳威】7月3日,媒體從福建省僑務部門獲悉,著名僑領林文鏡先生於7月2日下午去世,享年90歲。

據悉,1928年3月出生的林文鏡是福建融僑集團的締造者,也是印尼“林氏集團”兩大股東之一。大白新聞(微信ID:dabaixinwen)從相關諮資訊中瞭解到,林文鏡曾先後兩次拒絕了朱鎔基條件優厚的投資邀請,只為回到家鄉幫更多人脫貧致富。

曾兩次婉拒朱鎔基的華僑林文鏡辭世

著名僑領、融僑集團創始人林文鏡 資料圖

著名僑領、融僑集團創始人林文鏡去世

大白新聞進入融僑集團官方網站,發現該網站已經發布了林文鏡訃告。

據該網站介紹,1928年出生於福建省福清縣溪頭村,8歲下南洋。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創辦實業集團,創建了當時世界第一的INDOCEMENT水泥廠和INDOFOOD麵粉廠,成為享譽全球華人世界的著名華人企業家。

1987年,林文鏡先生率東南亞工商考察團回故鄉考察,家鄉的貧窮與落後讓他深感震驚,他毅然放下當時印尼如日中天的事業,執著地回家鄉興建工業區、引進外商投資、建設新城、開闢江陰港……把家鄉福清從當時工農業窮縣,蛻變成現代港口工業城市,從根本上改變了家鄉福清的面貌。

在這27年的創業過程中,他融聚華僑力量改變家鄉,造福祖國,創造了“福清模式”和“福清速度”,留下改變地方經濟的驕人業績。

為了建設家鄉,曾兩次婉拒朱鎔基

林文鏡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別號——“福清主義者”,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別號是前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送的。其因由是,林文鏡婉拒了朱鎔基兩次,一次是與浦東結緣(朱鎔基時任上海市市長);一次是建成世界最大水泥廠的建議(朱鎔基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林文鏡婉拒的理由很簡單:我去福清是雪中送炭,而去其他地方是錦上添花,我不去家鄉建設,家鄉就沒有人管了。

此外,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曾表示願意拿出浦東1平方公里的土地給林文鏡,請他在那裡創辦一個工業區,林文鏡也謝絕了。林文鏡非常清楚這些都是千載難逢的賺大錢機會。但是,他心裡只有一個信念:故鄉的富裕比我個人發財更重要。

到上個世紀60年代末期,林文鏡已先後辦起了20多家企業,涉及食品業、紡織業、水泥業、地產業、採礦業、航運業。後來,他與父親的一位朋友合作,成立了著名的林氏財團,創辦了世界上最大的麵粉廠和水泥廠,擁有自己的礦山和船隊,林文鏡的個人資產達到數十億美元,成為名震南洋的一代鉅商。

成為富豪後林文鏡並沒有只顧自己享樂,依然惦記著生育他的家鄉福清溪頭村。他作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將海外的主要產業交給合夥人,隻身回到老家——中國福建省福清,幫助家鄉脫貧致富。

為了家鄉,林文鏡一次又一次犧牲了富貴雙全的機會。其所僑居國的總統,曾以內閣部長的高位邀他回去,他又拒絕了。他說:此生只有一個心願——就是要讓我的家鄉不再貧窮。【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東南快報、華夏經緯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