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閩籍僑領林文鏡逝世 「讓家鄉不再貧窮」是畢生心愿

】知名僑領林文鏡先生於7月2日去世。出生於1928年3月的林文鏡是福建融僑集團的締造者,也是印尼“林氏集團”兩大股東之一。不過,在他眼裡,家鄉的富庶遠比這些資產和名聲更重要。他曾說:“此生只有一個心願,就是要讓我的家鄉不再貧窮。”

知名闽籍侨领林文镜逝世 “让家乡不再贫穷”是毕生心愿

家鄉的富庶遠比資產和名聲更重要

8歲離鄉下南洋 59歲返鄉立志助家鄉脫貧致富

據福建省僑務機構消息,知名僑領林文鏡先生於7月2日去世,一些海外社團已紛紛發出悼文。

中新社報道,“我們為失去這位德高望重、為故鄉作出偉大貢獻的僑領而深感惋惜與悲痛,願林老一路走好!”英國福清文商會在悼文中如是寫道。

出生於1928年3月的林文鏡,是福建融僑集團的締造者,也是印尼“林氏集團”兩大股東之一。印尼“林氏集團”擁有世界最大的水泥廠和麵粉廠,融僑集團在福州和重慶的項目更讓林文鏡在房地產開發界聲名鵲起。

不過,在他眼裡,家鄉的富庶遠比這些資產和名聲更重要。他曾說:“此生只有一個心願,就是要讓我的家鄉不再貧窮。”

福清市陽下街道溪頭村是林文鏡的老家。8歲時,林文鏡離鄉下南洋,後來成為了東南亞有影響力的商界領袖。59歲時,林文鏡又回到家鄉,立志幫助家鄉脫貧致富,辦工業、引臺資、建港口,為福清快速崛起作出極大貢獻。

洪寬工業村是林文鏡在福清獨資創辦建設的中國第一個村級僑辦工業村,以其父親林洪寬先生的名字命名,為國家級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骨幹園區,目前入駐企業超百家。

1989年,林文鏡在福州創辦了融僑集團。歷經近30年的發展,融僑集團已成為一家以房地產開發為核心,涉及商業、教育、物業、酒店、農業、醫療、港口物流、工業村等產業領域的綜合性外商投資企業,位列中國房地產企業28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林文鏡不久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融僑集團一同見證改革開放下中國的發展與騰飛,“40年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

第一個與政府簽約無償改造家鄉的華僑

5年助家鄉工業產值達5億美元 自掏100多萬奔走全球推介江陰半島

福州《東南快報》報道,1953年,林文鏡作為華僑代表回中國參加了一次運動會,深深被家鄉的落後場景所觸動。林文鏡將記憶中所有與自己沾親帶故的名字和通訊地址整理造冊,年年給他們寄錢。1985年,林文鏡又一次踏上故土,村裡的情況驚呆了他。林文鏡的一位遠房伯伯說,全福清就兩個工廠,坐吃山空。這話驚醒了林文鏡。他明白:捐助富不了鄉親。在1987年初,告別故鄉前的一次福清全市幹部擴大會上,林文鏡講出了令所有人震驚的話:“我要為福清造一部造血機器,讓福清永遠富下去。我不但要辦工業,還要辦工業區,要讓福清5年內工業產值達到5億美元。”

林文鏡又為福清制定了第二個脫貧致富“五年計劃”——幫助福清將年工業產值提升至50億美元。福清沒有港口,這是不少企業在福清發展遇到的第一隻“攔路虎”。

林文鏡下定決心,福清要發展,一定要建海港!於是,他自費請人勘探、設計、建設,開掘了福清歷史上第一個海港——擁有一個3000噸級泊位的下壟港。緊接著,林文鏡又投資在元洪投資區裡,建成福清歷史上第一個萬噸級海港——擁有一個3萬噸級麵粉專用碼頭的松下港。這兩個港,為福清引來和留住了大量的臺資和外資企業。

1991年,福清“元洪投資區”成立。1992年初,林文鏡計劃再增建一個大型水泥項目。於是,他向福清市申請另選港址新建碼頭。他出資800萬(人民幣,下同)做勘測、規劃,自掏100多萬奔走世界各地推介江陰半島。如今,江陰港已是中國集裝箱吞吐量十大港之一。

兩次婉拒朱鎔基:我的家鄉不能沒人管

“去福清雪中送炭,不去別地錦上添花”

據瞭解,上海曾以免費提供浦東一平方公里土地的優厚條件,引林文鏡投資上海浦東,林文鏡拒絕了;此外,也有以每年國家訂購500萬噸水泥的優厚條件,要林文鏡在長江沿線建廠,林文鏡又拒絕了。為此,有人送給林文鏡一個別號:“福清主義者”。

福州《東南快報》報道,多少年過去了,提起當年拒收那些大禮,林文鏡還是“心痛”得很。“當年,有那個每年500萬噸的訂單,那個廠可能已經發展成世界上頭號水泥廠,二十年、三十年都不可能有人再建比這個更大的廠。”

後來,還有人一直沒有忘記林文鏡那句“到上海是錦上添花,去福清是雪中送炭”的話。

有人希望統計林文鏡到底做了多少善事,但卻發現林文鏡根本就沒有這個“賬本”。林文鏡曾說:“鄧小平是我的恩人。沒有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我這一輩子也沒有機會回來報效祖國。我能幫助家鄉脫貧致富,靠的就是鄧小平說的那句話:‘摸著石頭過河’。你問我為家鄉捐了多少錢?哪有兒子孝順母親還要記賬的。”

林文鏡個人生活節儉,淡泊名利,始終保持艱苦奮鬥和樸素作風。家鄉有人建議將他的故居修繕並由政府掛牌保護,他不肯。多年來,他的捐款遍佈四處,但四處都找不到以他名字命名的由他捐贈的設施或項目。“我不想上富豪榜,也不想上名人榜,我的追求,是要讓我的家鄉富裕,讓我的祖國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