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文图/应志刚

昨晚住在沙家浜景区的酒店,为的是看一眼芦荡的日出。

岂料睡过了头,进园子时,太阳已经爬到了三层楼。

暮春的空气依旧有些薄凉,湖面的雾气尚未散尽,在阳光下飘逸着迷离的舞姿。

想起最后一次晨跑还是几年前,一时兴起,干脆逐风而去。

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在少有游人的时分,你的每一次放肆加速,在芦荡里,必定惊起一群水鸟的欢腾。

鹭鸶们在芦丛上空徘徊。

她们的巢里,新生的雏鸟伸长了脖子嗷嗷待哺,丝绒般的羽毛在风中摇摆,脚步踉跄,试探着巢外的世界。

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倒是那些黄雀不怕人,笃定地在栈道上觅食。

疾步惊木道,那雀儿却不飞走,迈着小脚老太太的脚步,只是往前慌乱了几步。

我狂奔而去,她们的动作更是滑稽,干脆昂着头看你,一屁股蹲坐在地上,瑟瑟作抖的样子,似极求饶的俘虏。

不禁暗笑,这雀儿明显就是家养的母鸡,儿时在庭院里捉鸡摸蛋,那鸡子被追急了,也是这般模样。

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迷雾散尽,通透的阳光洒在湖面,芦草的影子勾结着渔网,一只翠鸟掠过,湖面泛起一串水泡。

盖着篷布的摇橹船,晃着水中的倒影,望着廊桥上的紫藤,抖落一池的花瓣。

微波轻漾,花瓣走向涟漪的深处,又被一阵风吹散,零落四方。

这果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不禁想起李清照幽叹“绿肥红瘦”时的伤怀。季节轮回已是中年,那些曾经陪伴的红颜,到底也是散尽了。

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却来不及悲凉。

路旁蓝色的小花,含着露珠,在晨风中招摇。

是告知柳暗花明又一村,还是劝你莫怕前程无知己呢?

阳光似一个疯过头的小孩,突然地热烈起来。那花丛里折射的蓝色光芒,清新、朴素,一如当年纯粹的爱情。

于是你又在想,人生只有经历一些风雨,才能怀念那些美好的时光吧。

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人生失意的刘禹锡,在《陋室铭》里喋喋不休,“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或许是一种看尽人间风月之后的淡然。

但于我眼中的沙家浜而言,却是另一种真实的风情。

当我走进春来茶馆,外面的明媚与房间里的黯淡,仿佛隔了一道时空。我的视线被不自觉地引向泛着光亮的茶桌。

而后,我望见了桌子上,从芦荡里蔓延而来的新绿。

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芦荡里的春事,是沙家浜最美的样子

应志刚——媒体人 · 文旅作家,已出版《最高使命》、《突然有了乡愁》、《散落一地的温柔》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