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發生後,侵華第一人石原莞爾爲何大罵首相近衛文麿?

“此時應斷然將我華北全部駐軍一舉撤至山海關一線,近衛(文麿)首相親飛南京,與蔣介石促膝長談,解決日中之根本問題。”

七七事變發生後,侵華第一人石原莞爾為何大罵首相近衛文麿?

七七事變,佔領盧溝橋的日軍

1937年7月,日本“中國駐屯軍”在北平郊外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全面戰爭爆發。但在海的彼端,日本著名的戰略家石原莞爾卻突然提出,應儘快促成兩國首腦會面,謀求儘快解決“事變”,恢復和平。他還留下一句經典評價,可謂一語成讖:“對華戰爭的結果,將危如西班牙戰爭中的拿破崙軍隊同樣,陷入沼澤而成破滅之伏筆”。

當然,石原莞爾並不是什麼和平使者,事實上1931年“九一八事變”正是時任關東軍作戰參謀石原莞爾在背後策動,這也成為日本走向軍國主義的關鍵性事件。他本人靠著這份“軍功”而逐步晉升,到1937年已經晉升為參謀本部第一部長、陸軍少將,掌管全國軍隊的調遣,進入高級軍官行列。

一位軍國主義時代的開啟者,為什麼會在“七七事變”這個關鍵節點要求“事變不擴大”呢?這就需要解析“軍國主義”與“事變不擴大”的深層含義。

·上位企圖:以軍統國的思想基礎

根據戰後日本政府發佈的官方見解:“軍國主義”以侵略擴張作為主要目的,並將一國的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組織為戰爭而服務。

但按照這一定義,1937年的日本並未完全實現“軍國主義”體制:日本議會存在大量民主政黨,經常反對軍隊預算的無底線擴張,妨礙日本軍隊的擴張速度;不少政治家對納粹思想持反對態度,政黨元老西園寺公望就給首相定下一個嚴厲標準“近法西斯者絕對不可”;沒有哪部法律允許政府強行動員國民、強制徵收工業設施備戰,軍隊與民間的勾連程度也不夠高。軍部的擴張思想首先會受到政府內的政治家攔截,隨後會在議會里被政黨攻擊,效率自然會降低下來。總體而言,日本軍國主義體制並沒有成型,這也是1937年“石原小團體”的努力方向。

七七事變發生後,侵華第一人石原莞爾為何大罵首相近衛文麿?

石原莞爾

所謂“石原小團體”,是石原莞爾在關東軍期間志趣相投的政治盟友,均熱心於對蘇聯作戰。1935年底,石原莞爾聯絡南滿鐵路公司的宮崎正義、十河信二(後來的“新幹線之父”)創立“日滿財政經濟研究會”,研究認為到1941年之前,日本必須要準備好對蘇聯全面開戰。這就需要“根本革新”整個日本的政治與經濟體系,形成各種制度與各項產業支撐軍隊發展的“總體戰”體系,建立“高度國防國家”。

時代的動盪也讓石原莞爾看到希望:1936年2月26日,20餘名青年將校主導上千士兵發動軍變,暗殺多名政府高官,造成內閣解體;雖然軍變最終遭到鎮壓,但新成立的廣田弘毅內閣卻全面倒向軍部,宣佈以“廣義國防國家”與“準戰時體制”等軍國主義體制為日本以後的“國策基準”;1937年2月,由於無法調和議會第一大黨“立憲政友會”與陸軍之間的軍費預算之爭,首相廣田弘毅宣佈解散內閣;隨後陸軍大將林銑十郎接任首相,在3月31日強行通過高額的軍費預算,此舉雖然滿足陸軍利益,卻遭到政黨的強烈反對,不得不在6月4日再度解散內閣。兩任內閣都極為短命,使得日本政府無法做到政令通達,高層政治陷入一片混亂。

也就在6月,“日滿財政經濟研究會”提出一份《政治行政機構改革案大綱》,提出應以偽“滿洲國”的“協和會”為“政體改造”目標,建立“一國一黨制”。所謂“協和會”是石原莞爾在1932年一手炮製的政黨,其政黨總部直接把控偽“滿洲國”高層政治,分會更是遍佈整個偽“滿洲國”境內、掌握著各地方政府的實際權力,是日本進行殖民統治的重要工具。在石原莞爾看來,如果能在日本複製這一制度,將林林總總的政黨都集中為“日本國權社會黨”,便可達成“一國一黨制”,消除阻礙軍國主義的政黨勢力阻撓。

在石原莞爾看來,既然要實現自身的政體改革思路,就必須要維護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所以當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時,他盡全力想要阻止事態擴大化。不過他並沒有想到,新成立的近衛內閣卻對“不擴大化”有著完全不同的理解。

·軍事擴張:“不擴大派”走向頹勢

近代日本先後挑動“九一八事變” 、“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但高層政界對數起事變的官方態度都是“不擴大化”;而最終結果上,軍隊一次次突破“不擴大化”方針,走向“擴大化”。

從字面意思來看,“擴大化”與“不擴大化”兩種思想的區別在於是否擴大戰爭範圍;但從實際情況看,“擴大化”主要是寄希望於以武力擴張解決所有問題,而“不擴大化”則是認為武力擴張無法解決所有問題、在武力擴張的同時還必須搭配使用外交手段。

後一種解釋也恰好符合“七七事變”之後日本軍政各界的實際行動:7月9日,日本內閣發佈“不擴大化”方針,中日前線軍隊在7月11日達成停戰協定;但與此同時,日本參謀本部馬上從國內抽調3個師團前往華北地區,力求保持對中國軍隊的戰略優勢;近衛內閣則迅速在7月26日為陸軍增加9700萬日元的預算。7月28日,第一批抵達華北的日本陸軍進攻北平南苑,並在8月1日佔領整個平津地區。應該說,對於日本高層而言,僅僅佔領平津地區就已經算是“七七事變”的“不擴大化”處理,正如陸軍大臣杉山元所言:“所謂不擴大,只是避免全面戰爭,而不是不顧皇軍的威信”。

但即便是這種不完整的“不擴大化”,也隨即走向崩潰。

石原莞爾數度提及“早期和平”論調,以防陷入戰爭泥沼之中。近衛文麿一開始對這種思路還算認同,派人與南京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取得聯繫,並派特使前往上海。但由於日本海軍阻撓,特使被日本憲兵扣押在境內不許出國,性格軟弱的近衛文麿最終打消念頭,不再提及與蔣介石會面一事。石原莞爾一氣之下大罵“遇此危機而優柔寡斷,滅日本者近衛也!”

七七事變發生後,侵華第一人石原莞爾為何大罵首相近衛文麿?

近衛文麿

海軍敢於阻撓和平工作,自然是有蠢蠢欲動之心。8月13日,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開始進攻上海的中國軍隊,戰爭不可避免地走向“擴大化”;到8月14日,海軍大臣米內光政公開聲稱:“事態不擴大主義已經消滅了,打到南京去,海軍將做應做的一切”。隨著“淞滬會戰”拉開序幕,8月17日,近衛內閣決定放棄“不擴大化”方針,日本一頭扎進全面戰爭的牛角尖中,石原莞爾相對“過時”的思想自然讓他站在了整個日本軍隊的對立面。

雖然外界已經不再能提供一個穩定環境,但石原莞爾依舊希望在“不擴大化”與“擴大化”之間尋求平衡,隨即建議成立“大本營”。按照1893年《戰時大本營條例》規定,大本營是戰時日本最高統帥部,由參謀部門負責指揮協調陸海軍各項事務。只要能夠成立大本營,軍部就能夠以“天皇統帥權”作為後盾,將屬於內閣及政府的權力竊取到參謀本部,實現“以軍統國”的國家體制;而石原莞爾正是參謀本部第一部長,直接負責陸軍作戰計劃制定工作,自然能夠直接決定是否“擴大化”。

石原莞爾的計劃雖然很符合日本軍部要求,但他的“不擴大化”主張卻遭到以東條英機為核心的“軍中央派”強烈反對,“大本營”成立一事反而以“目前不處於戰爭狀態”(中日雙方均未正式宣戰)為由推遲下去。這一期間,“石原小團體”的淺原健三、十河信二先後遭到憲兵調查,石原莞爾面臨著極為險惡的政治局勢。

經歷一系列打擊,石原莞爾在軍隊中失去地位,9月6日,石原莞爾被迫簽署命令,允許日本陸軍增兵上海;而到9月27日,日本軍部內部改組,石原莞爾離開參謀本部,被降職到關東軍擔任副參謀長,從此淡出主流軍界。

·終局:“近衛新體制”

有別於石原莞爾力求以“不擴大化”作為實現政治體制改革的基礎,首相近衛文麿卻恰恰相反,反而以戰爭“擴大化”作為走向“一國一黨制”的基礎。

1937年10月,日本政府設立“企畫院”,負責取締自由經濟、建設統制經濟;11月,日本廢止《戰時大本營令》,新發布《大本營令》,明確提出“大本營”可由天皇發動“統帥權”在非戰時設立;1938年4月,日本頒佈《國家總動員法》,並從5月開始引入“戰時經濟體制”。最終到1940年6月,近衛文麿發佈《新體制聲明》,將眾多既有政黨合併為“大政翼贊會”,其成員在議會之中佔據絕對多數。如此一來,軍部的擴張思想便能夠順利通過政府形成決議,並迅速在議會中獲得多數贊成,日本軍國主義體制正式建成。

但到這時,石原莞爾這位“昭和陸軍的異端兒”早已被東條英機排擠出軍界,只能以預備役軍人身份出版軍事著作。也正因為與東條英機有矛盾,石原莞爾雖是“九一八事變”的肇事者與日本軍國主義體制的胎動者,卻在二戰之後逃脫美軍審判,得以頤養天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