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去3萬高薪工作,只因怕被毀掉

“我上班就是為了錢,不要跟我談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這個段子在網上很流行,很反雞湯,也反應出人們對於高薪工作的追求。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工作當然是為了掙錢。但如果完全因為薪水高而選擇一份工作,有時反而會失去更多。

1 畢業就月薪3萬,但幹了一年就辭職了

大學同學L,畢業就回家鄉了。在那個三、四線的小城,剛畢業能拿到5000塊就算高薪了,而他卻找到一份月入近3萬元的工作,一度讓我們羨慕不已。

但一年以後,傳來消息,他辭職了。

原來L被小城的一家工程公司外派到伊拉克,在海外施工現場做技術員。工作內容和國內區別不大,甚至連英語也沒有過多要求,因為幹活的都是中國人,和外國人打交道有專門的翻譯。

當時的伊拉克,反政府武裝攻城掠地,局勢動盪。每天上下班都是乘防彈車,工地上也配有荷槍實彈的當地保安。你這邊翻著圖紙給工人做技術交底,那邊的黑人兄弟就拿著槍,在不遠處走來走去。

下了班就得待在駐地,不準私自外出。日常的生活用品,都是提前登記,專人採買,一週發放一次。

7、8月份的伊拉克,地表溫度在50℃以上。即使沒有安全問題,火熱的氣候也逼得人沒法出門,每天的生活就是工地、駐地兩點一線。

駐地四周廖無人煙,唯一的娛樂活動是刷手機和上網,但網絡時斷時續,動不動還停電。按規定3個月休假一次,但考慮到工期問題,基本執行不了。這樣幹了一年,L就受不了了,覺得每天的日子都像坐牢一樣,怕再堅持下去自己就要瘋了。

單純靠條件的艱苦來換取收入,即使薪水很高,也是一件很沒有性價比的事。因為環境封閉,日復一日的單調重複,根本就沒有成長。對年輕人來說,這其實是一種巨大的消耗。就像一頭被困在磨坊拉磨的驢子,雖然也在不停的走,但無論見識還是能力,都只是在原地打轉。

外面的世界永遠不會停下來,如逆水行舟,你不曾前進,就是最大的退步。

2 不要吃歪脖樹上結的蘋果

羅振宇在《羅輯思維》中提出了“U盤化生存”的概念,說個人如果能像U盤一樣,隨時插拔、自由協作,那將是個人能力的最高體現。

朋友A就找到了這樣一份工作:在一家大型建築公司做工程師,到全國各地參與不同的城市管道建設,多則兩年,少則一年半載,一個項目完工了按照個人意願,轉入下個項目。

可以選擇不同的團隊,還能全國各地四處走走,對年輕人來說,這真是最好不過的“U盤化生存”方式了。

不過真的幹起來,A才發現,情況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A覺得,大家從自五湖四海聚到一起,為了一個短期的共同目標而奮鬥,自然應該團結一心,群策群力,集中火力把工作搞好,只有這樣才能儘快完工,儘快開始下一個項目,於個人、於團隊都有好處。

但很多人的想法恰恰和A相反,他們覺得反正項目就是一個臨時機構,過不了多久就幹完了,也許還會在下一個項目相聚,也許就是各奔前程,臨時性組合嘛,差不多就行,不必講究太多。

即使一個部門只有兩個人,一個部長,一個部員,都很難團結一心。部長覺得我就是負責給你分配任務,你乾的活,就是你的事,跟我沒關係。

比如項目會議上,項目經理責問對外協調部,聯繫縣政府的事,一直沒有進展,是怎麼回事?協調部長馬上回過頭,把球踢給部員,小李啊,說你呢,什麼情況,快跟領導解釋清楚。

這種項目文化讓A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A的初衷是希望通過不同的項目積累,擴充自身的“U盤”容量,但到頭來卻發現,除了薪水比固定在一個地方工作高以外,這種臨時性的項目,根本就沒有凝聚力,很多人都是抱著一種幹一票就拿錢走人的態度在工作。

這種氛圍下,人們關心的只有薪水的高低,對於項目運行得怎麼樣並不在意。甚至一旦發現項目有虧損的跡象或是下一個能給出更高薪水的項目,馬上就會跳槽。

曾經,多少人懷揣夢想進入社會,幾度規劃今後的燦爛人生,但僅僅幾年的時光,很多人就改變了初心,只想拿到眼前觸手可及的蘋果,而不介意這果子是長在怎樣的一棵樹上。

考慮到以後的職業規劃,一個項目完工以後,A就結束了他的“U盤化生存”之旅。

3 薪水就像湯勺裡的油,更有價值的回報永遠在湯勺之外

有一個阿拉伯故事,揭示瞭如何才能獲取更多財富的秘密。

一個做夢都想發財的商人,去向最有智慧的沙漠智者請教,如何才能賺更多的錢。

排了很久的隊,商人終於見到了智者,但智者並沒有馬上回答他的問題,而是給了他一個湯勺,裡面放了兩滴油,讓他拿著在城堡裡走一圈,如果回來的時候,油沒有灑出來,就告訴他賺更多錢的方法。

商人謹記智者的吩咐,眼睛一直看著湯勺,小心翼翼地在城堡裡走了一遍,真的沒有讓油灑出來。

本以為智者會告訴他想要的答案。但智者卻問,你走過城堡的時候,街上的人們在幹什麼?路邊的駱駝,它們還好嗎?還有,你看到露天圖書館裡,那些羊皮卷文獻了嗎?

商人有點慚愧,承認自己只顧盯著湯勺,其他什麼都沒看見。

智者說,如果你只想著自己湯勺裡的那兩滴油,最終你得到的也就只有那兩滴油;賺錢也是一樣的道理,不能眼裡只看到錢,要時刻留心周圍的世界,那裡蘊藏的才是財富的秘密。

正如在職場中,真金白銀只是各種回報中的一種,而你的見識、積累、擔當和格局,同樣也是收入,甚至它們的價值要遠遠高於金錢。

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中,用時間來換取收入,損失的是見識和積累;在一個不講究職業素養的團隊裡,暫時的高薪,損失的是擔當和格局。

年輕的職場人,如果只看到眼前的薪水,忽視未來的薪資前景,最終損害的將是自己的職業發展前途。就像英語諺語裡的月亮和六便士,有人只顧著撿地上的六便士,卻看不到天空中懸掛著一個更大的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