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千萬別打這3種借條,你的借款將全部有借無還!

2018年,千萬別打這3種借條,你的借款將全部有借無還!

現代社會,即便手機微信、支付寶已經大大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方式,支付方式,甚至可以代替了現金往來。但是,借錢這方面問題,最好還是拿張紙,打一張借條,最保險。

借錢,很難說借的每個人都能保證有良好的信譽,有些親人還賴賬呢。現實生活中,打借條是對兩方都好,百利而無一害。如果有人因打借條要跟你翻臉的,那這個錢也沒必要借給他。

但是,成也借條,敗也借條。司法實踐中“死”在借條上的人太多了,他們很多是真的把自己荷包裡的萬把塊錢借了出去,但是借條上寫的內容有問題,債務人正好抓住這一點兩點把柄狡辯,讓債主無言以對,債主那幾萬塊錢白花花的銀子就這麼白丟了。

如果您有了債務方面的法律問題需要諮詢,可以申請成為羅爺法律的入門會員。

2018年,千萬別打這3種借條,你的借款將全部有借無還!

圖自網絡

什麼借條是我們千萬收不得的?

1.注意,我國民間借貸大多發生在熟人之間,熟人之間借錢更沒有顧忌,很多人書寫借條的時候沒有用心,或者是別有用心,兩種人通常造成的後果都是因為借條的歧義而給債主造成維權的困難。

例如,當年有人因在借條上沒有書寫身份證號,加上當事人書寫名字的時候故意寫錯,寫成小名,這就給債主造成了混淆,因為小名或大名債主都認得,也第一時間自動接受這種書寫方式。但是面對法院維權的時候就很困難了。

姓名信息與真人身份證信息並不相符,加上債務人乘機賴賬,債主更是拿不出其他證據了,那這時候能怎麼辦?債主百口莫辯。

2.第二要注意的是,民間借貸中的文字遊戲。

因為我國文字的博大精深,有些人就利用這樣的文字問題來賴賬,並且大部分人都因此賴賬成功。

說一個例子,曾經當事人因為一張借條上寫了一個“還”字,讓債主遭遇了幾萬借款白白打水漂的慘劇。

正是因為這個“還”字,我們可以讀作hai,也可以讀作huan,放在一個句子裡面完全可以因為兩個不同的讀音從而變成兩個截然不同的意思,這是很悲劇的。

起訴到法院,就是因為這些歧義,誰給你弄的清楚呢?

2018年,千萬別打這3種借條,你的借款將全部有借無還!

圖自網絡

3.第三個問題在社會中同樣存在過。

當事人這一點要是寫錯,真的是要氣死!

寫借條的時候,有一個最重要的地方就是把金額寫清楚,曾經有一件案子引起了很多人關注,因為當事人打借條的時候,寫借款金額因為寫不來那個字,因此就放棄了寫大寫,只寫小寫數字。當事人寫小寫數字的時候,0數錯了,直接導致小數點點錯,金額一瞬間天差萬別,記得當時引發了很大的糾紛,因為沒有寫大寫,導致出現了這樣低級的錯誤後,無法證明。也是讓人很頭疼!

2018年,千萬別打這3種借條,你的借款將全部有借無還!

圖自網絡

最後,借條上的坑還不止於此,因為想要賴賬的人永遠都有新方法,但是借條仍然是證明借款事實的最好憑證,書寫借條記得不要踩坑,借款證據備足,那麼打官司就有更大幾率勝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