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籌被點名批評兩次,爲何還不整改

輕鬆籌已被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點名批評,要求整改,兩次!輕鬆籌幾乎成了偽慈善的代名詞。

作為民政部選定的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同類型的還有水滴籌,愛慧幫,淘寶公益,新浪微公益等等,可唯獨輕鬆籌得到這個待遇。原因是其對求助信息審核把關不嚴、信息的真實客觀性和完整性甄別不夠,而這些幾乎就是平臺的核心工作。

輕鬆籌被點名批評兩次,為何還不整改

國內數十家媒體都已報道過輕鬆籌平臺出現過的詐捐,騙捐案件,可輕鬆籌依然不解決核心工作上的問題,工作照常進行。早在2015年,輕鬆籌就涉及了非法集資,同樣是把控不嚴,造成了投資者鉅額的損失。而在其營業執照經營範圍中均沒有發佈眾籌項目、吸收公眾資金的許可。就是這樣一個平臺,居然還在去年7月份完成了2000多萬美元的融資。

輕鬆籌佔據了國內50%的市場份額,利用其互聯網慈善捐款的影響力,欺騙投資人,達到它的瘋狂積累資本的目的。而投資人卻投訴無門。

那些詐捐,騙捐的,利用大眾的同情心來為自己創造財富,甚至淘寶上竟出現代開醫院證明造假的產業鏈。可恨之餘,根本的問題還是出在平臺上,是平臺把控不嚴才讓他們有機可乘,當大眾對其的信任透支,它還能存活多久?

法律能夠約束行為,但無法懲治道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