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春深,风细柳斜斜

寒食春深,风细柳斜斜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子推绵山焚身”的故事。当时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子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坚决不出山,和他的母亲一起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寒食春深,风细柳斜斜

寒食节虽经东汉周举、三国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寒食习俗蔓延全国,深入民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节时正是暮春,春意浓郁,笼罩全城。整个长安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宫廷内走马传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就像古装剧恢弘镜头下的皇家气派景象。那时的皇都春色,盛世承平,也如一张画,裱在滚滚历史烟河,取名《寒食》。

寒食春深,风细柳斜斜

寒食春深,景物宜人,杨柳绿,风细柳斜斜,且有潇潇暮雨。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唐代制度,到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劝诫臣子官吏们勤政为民。古人过节优雅,传个火都举止彬彬,充满仪式感。

寒食春深,风细柳斜斜

寒食节象征之物是柳树,《荆楚岁时记》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插柳戴花,以时下的目光来看,倒是挺小清新的过法。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寒食春深,风细柳斜斜

寒食踏青盛兴于唐宋。《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可谓尽兴。《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寒食节似乎跨越了时间,既表现出对先辈的怀念与哀思,也表现出对身边人的珍惜与留恋。

寒食春深,风细柳斜斜

在宫廷内举行的寒食内宴,称得上是最早的“冷餐大会”。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而在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中,寒食节也正好是吃青团的时候。青团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春风吹过,遍野生春草,又到一年寒食时。寒食的盛景不再,然而在空间的广阔和时间的纵深之中,只有对昔日的牵挂,才有对未来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