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不可思議事之一—看著不那麼努力的學生,成績卻很好?Why?

學校不可思議事之一—看著不那麼努力的學生,成績卻很好?Why?

學校中有幾怪,其中之一怪就是總有一些“看似不好好學習的學生,成績卻很好”。

有學生家長就這樣疑問過,可以想象的可能性無非有4個:

1)藏著偷著努力學習

2)過去學的好,在消費過去的“積累”

3)真的非常聰明,記憶力超群

4)知道如何高效不浪費活用好時間、和適合自己的高效學習的方法

然後,我們找到了這樣一些學生,通過“誘惑”訪談,讓他們吐露了一些“心聲”。

這些“心聲”的歸結,讓我們找到了很多有用的經驗(方法)。

這裡首先介紹4個“不努力學也能提升成績的方法”:

1)每天花10分鐘,把所有要學的教科書、學習內容快速翻閱一遍——10分鐘快速翻閱法。

2)“絕對能考出好成績”的“終點”。

3)確保每天充足的睡眠。

4)維他命、礦物質的補充。

以下,逐一做個簡單解讀。

學校不可思議事之一—看著不那麼努力的學生,成績卻很好?Why?

1、每天花10分鐘,把所有科目的教科書快速翻閱一遍——10分鐘快速翻閱法

好幾個玩得好也學得好的學生都有上面這個習慣,讓我們比較吃驚。

這難道是一個非常高效率的學習方法嗎?

他們差不多都是這樣做的(具體方法):

1)首先把各科目要學的或者想學習領域的教科書、專門書籍、辭書、資料集、參考書等全部收集起來,一般在10~15冊左右。

2)看書名。

3)把目錄送頭到尾,簡單地瀏覽一遍。

4)快速翻看書中的內容,有內容不理解也不要緊,但是儘量讓眼睛掃到“圖、文字、單詞”等,這個時候,如果能想成“自己已經完全理解這本書中內容”,則效果會更好。

5)最後,如果書後有用語集或者索引等時,看一遍。

6)看完一本後,現在閱讀過的書的內容,“一瞬,似懂非懂”的感覺,沒問題,閉眼回顧一下。

7)把要看的所有教科書及其他,全部快翻一遍,回顧一下,限定時間為10分鐘,就此告一段落,不要超時間也不要極快速翻看,幾分鐘了事,效果會大差——關鍵在於每天要做,不惜這個10分鐘。

這個每天10分鐘(睡前可,早起後再床上也可,學習過程中集中力分散的時候更可,還有就是空閒的時候OK)的習慣,只要每天能反覆做,好處和效果就會顯現,如下:

1)對教科書的內容會漸漸“習慣”起來。

每天接觸的內容,親近感油然而生——不再是學習難,而是“不過如此”的感覺。

2)學習這個科目的教科書,必要的容大體上每天都在看,必然的,能快速抓住學習的總體情況(這個非常重要)。

3)單詞、用語、概念等在不知不覺中被定著到頭腦中,記憶速度和記住率都會每天能感知到在提升。

4)自己注意不到的地方,無意識中,“這是什麼?每天在看卻不知道意思,怪怪的!”,會不自主地開始考慮,去處理去理解。

5)因為每天會有大量內容被“輸入”進大腦,為了能大量處理這些情報,大腦就會無意識地自發活躍起來。

6)實際開始學習這些科目的內容的時候,自己其實已經在大腦中無意識地做過相當的“處理”,所以學習速度會飛躍般的提升。

比如,高中三年分的數學,如果按上課速度來計算的話,需要2~3年能全部學完,但是用“10分鐘快速翻閱法”的經驗來學,很大可能會在半年中學完。

7)這個方法並不需要花費“大時間”,一天一次10分鐘就能了事。

......等等。

這個“10分鐘快速閱讀法”學起來相當輕鬆,應用起來也好使,更加上效果相當的高,是很多“學習好的頑主”們的神技,不妨一試。

學校不可思議事之一—看著不那麼努力的學生,成績卻很好?Why?

2、“絕對能考出好成績”“想想都能讓自己“渾身顫抖”的高”目標

這個方法看似和學習沒有直接關聯,但是效果絕大。

那就是,如上的目標。

當然,把“目標”想成是自己將來的夢想,或者就是目標都不妨事。

為什麼“設定自己的目標”會和成績UP緊密相關呢?

1)現在必要的學習,只是“考驗自己的檢驗點”

假設,自己想達成的“目標”是“讓世界沒有戰爭”,有點太過壯大的感覺,但是隻是想想都有一種“願世界和平”的高昂衝動。

那麼,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首先自己要必須要成為能給予世界影響力的人——當然,如果自己沒有實權和發言力,那麼一切都是空談。

好了,這裡需要考慮的是,為了達成這個壯大的目標,“學習成績必定要一等一,要考上相應地能讓自己更容易走上政治高位的高校是必然的,畢竟自己將要和世界頂級首腦們進行對等交流和建議”,這就是個人為完成夢想的意識過程。

和世界各國的首腦們交流的自己肯定也要是超天才或是偉人,然後與偉人“資格”相對應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教養、學識、聰明度、創造力等的能力。

要達到這個標準,只是像現在這樣不花力氣的學習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自己要怎麼學怎麼做,才可能獲得這樣的“資質”?......

這只是個例子,但是如果自己能明確自己的高目標,那麼相對的“學校的學習=只不過是“考驗自己的檢驗點”的認識,和“自己要怎麼一步步去做”的過程意識,就會“引導”自己積極上進,想辦法做正確的事——只要找到”自己“高&想達成的”目標就行了。

至於如和找到自己的目標和夢想,有個很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夢想筆記”。

把自己想做,想成為什麼的所有可能性都寫出來,寫在一本筆記上—在分析自己真正想要的,並進行重要度取捨之後—選定一個目標(當然將來也可能要變化,但是當前就以這個目標為先)。

然後拆解目標,細分當前要學好的學習,要花大力氣去學的科目。

比如,“將來想成為一個醫生”的目標——>醫學中最重要的學習是醫藥學——>與當前緊密相關的科目是“化學”和“英語”——>那麼現在就主攻學好這兩門課......

當然,這只是個例子,但是思路可以這樣來。

2)學習上也必須抱有相對高的目標

延伸到“學習”上,當然學習也要有“高目標”。

比如,“想學盡學好所有科目的學習”,“想把數學鑽得很深”,“想了解歷史的發展帶給我們人類發展的啟示”等,都是可行的目標。

如果自己能設定出這樣的目標,那麼學校的學習都應該屬於“輕鬆學”的內容——指望自己到達LV100的人,學校的學習內容只不過是LV30,學好是當然的事。

相反,如果沒有這樣設定目標的人,學校的LV30的學習學起來就會覺著很難,“自己不是學習的料”而常常會帶來自暴自棄的惡循環。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學習上也一樣,需要一點點的日積月累,苦難的連續,而只有真正做到這些,“已經踏破千里的自己”所有的學習都能學好,而與自己夢想相關的一些特定領域的學習,自己則會學得更深更好”的目標,會讓自己對於眼前的學習,“就這種程度學習,自己能輕鬆完成”,成就感和自信都會附隨而來。

上述2個對於目標的理解,看上去更像是理想論,但是現實中妨礙人的能力的就是“自己就是這樣的人的無根據的自我認定”——為什麼一個好學生,不管換什麼學校換什麼老師都能考出好成績,而一個壞學生,無論如何換好學校好老師也一樣不行,道理就在這裡!

這是內在驅動力和外在條件的關係,學習上內在驅動力的重要性佔到了8成以上,而外在條件只佔到20%不到。

參與我們調研的“玩得好、學的好”的學生,基本都是目標異常清晰的學生,知道自己要成為什麼,要怎麼做才能達到目標,更可貴的是他們都知道要如何利用好時間,該玩就玩該學就學,不浪費每一分鐘,而且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學習起來集中力都非常非常高,真正能做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成果。

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網絡教育盛行,大家都在拼師資,教材和環境等等,這些都是外部條件,這麼做就是本末顛倒(而這根本不能顛倒著實行)——高效學習體系中分為“不變的基礎”和“可變的條件”兩方面,不變的基礎包含“意識(目標、時間和方法意識)+通過小成就感積累起來的自信+集中力+通用的學習方法和技巧,這些都和內在驅動力相關,而且都是“只要掌握了,那麼不管學什麼都能學好”的東西,然後才是可變的條件,即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活用時間和學習的方法。

真正要做到大幅度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必定要從“不變的基礎”開始到“可變的條件”的順序來培養來實踐,也就是說必須從意識上的改變開始,從成就感——>自信——>動力的內在驅動力和集中力的養成開始,而不是從網絡教育的外部條件和網絡上隨處可見的零散的,那些什麼都可以自詡為高效學習方法的東西。

學校不可思議事之一—看著不那麼努力的學生,成績卻很好?Why?

3、確保每天充足的睡眠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充足的睡眠會讓各種能力得以充分發揮,比如判斷力、集中力、大腦運轉速度、創造力、記憶力、忍耐力等等,其實充足的睡眠還有個非常重要,但是大家都會忽略的作用。

那就是,睡眠中的記憶整理,這才是充足睡眠和學習之間最緊密的關係。

充足的睡眠能讓人每天以100%的狀態來學習和工作,直至生活。

學校不可思議事之一—看著不那麼努力的學生,成績卻很好?Why?

4、維他命、礦物質的補充

這點也是很多家長常常會忽略的點。

我們調查的這些學生中,大部分的人都有“每天攝取十分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微量營養素”的習慣,不是單單靠食物來獲取。

因為理想狀態下的維他命·礦物質·微量營養素的攝取,很難通過平衡的飯菜當中獲得。

學校不可思議事之一—看著不那麼努力的學生,成績卻很好?Why?

小結

這裡介紹的4個“少學習時間也能提升成績”的方法。

當然,還有很多細枝末節的經驗,比如“幼小開始養成的學習習慣,回家後馬上學習,到點學習,自己分析每天學習時間做到心中有數”等等,這裡不一一細述。

再次總結一下4個共通的經驗,

1)每天花10分鐘,把所有要學的教科書、學習內容快速翻閱一遍。

2)“絕對能考出好成績”的“終點”。

3)確保每天充足的睡眠。

4)維他命、礦物質的補充。

不止是學生,即使社會人,這些方法也都是必須。

另外,對於提升學習效率的思考,我還是建議學習人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並找到適合自己的東西:

1)Soft面=內在的方面,還有適合自己的具體的時間管理和學習方法,比如思考法,學習法和學習技巧、時間活用訣竅等,其中特別推薦的是音讀,絕對是最簡單的高效學習的輔助方法。

2)Hard面=外在的方面,睡眠、運動、吃、外部輔導、冥想等。

學校不可思議事之一—看著不那麼努力的學生,成績卻很好?Why?

【一句話】

要想真正提高學習效率,必須從目標管理、時間管理、怎麼學好的意識+成就感—>自信+集中力的培養開始,然後才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個順序不能錯。

學校不可思議事之一—看著不那麼努力的學生,成績卻很好?Wh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