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觀荷|一荒玄

2018第572期

關注我們 純文字原創頭條號,我們一直在路上

中國文學網 •《執子之花》

——

雨中觀荷|一荒玄

雨中觀荷

***

徒步歸來,已是細雨綿綿、霧氣濠濛,同來的人陸續回家了,只有我獨自佇立著,將雨中荷花靜觀。

雨淅瀝瀝的揮灑著,隱約聽到那盈盈的聲音,彷彿在向我詮釋著荷花神秘的身世,以及它曲折的心路歷程;彷彿在向我講述冥冥中的天意,自然的奧秘。恍惚中,我看到從歷史的幽深處裸露出的一道意境,是那樣的悽美,又是那樣的悠遠。

我舉頭望去,只見朦朧煙雨中,荷葉連成一片。微風吹拂,荷葉上的雨珠像斷了線的淚水,不斷的往下淌著。荷葉很密很茂也很綠,這是經過富有靈性的雨洗禮的綠。綠得純淨、優雅;綠得自然、妖嬈;綠得驚心、動魄。那一片片的荷葉相擁相連相依。一如綠色的波濤,浩浩蕩蕩、潺潺湲湲,連著山野,連著人間,連著蒼天。

纏綿的雨織成了簾,簾住了飄飄渺渺的遠山;嫋嫋娜娜的煙織成了霧,霧住了迷迷濛濛的堤岸。

雨中觀荷|一荒玄

此時,只有以淡然、寧靜的心情觀看,才看得實在、真切。荷花一株株站立著,似乎想與我敘舊、相談。儘管是細雨迷濛濛,這些荷花們依然姿態各異,風情萬種。有的含苞待放,似那少女一臉嬌羞;有的如美人流盼,回眸一笑百眉生;有的若那春睡的美人,斜歪著頭緊貼在水面;有的則像剛出浴的仙女,美輪美奐;有的則張開兩三片花瓣,恣意開放;而有的裸露出金黃色的花蕊和蓮蓬,芬芳瀰漫。

然而,這所有的美麗、俊俏;這所有的嫵媚、清秀,自然少不了荷葉的映襯。那圓圓的荷葉若一把把翠色的傘,為這些水靈靈的花仙子們遮風當雨。使得它們更加粉嫩、迷人,更加性感、嬌豔。

稍近的,看得真切。而遠的呢,只因漠漠如織的霧氣籠罩著,似乎有些模糊、迷離了。但這是一種空靈、朦朧的美,美得讓人如痴如醉,情如波湧;美得讓人流連忘返,浮想連翩。

看著看著,我想起了關於荷花悽美的故事。據說,六月荷花神就是古代有名的美女西施。越國被吳國打敗後,越王勾踐為報仇雪恨,臥薪嚐膽,就將民間絕色美女西施獻送吳王,以美人計來渙散他的鬥志。吳王被西施的美色傾倒,從此不理國事,整天尋歡作樂,最後被越國打敗。吳王被俘後悔莫及,羞愧難當,就拔劍自刎。勾踐將西施接回國,可王后嫉妒西施貌美,將西施抓到江邊綁上石頭沉於江中。但百姓都不願相信西施已死,認為她做了荷花神,獨自住在一個幽靜、美麗的小島上面。每年的彩蓮節,在湖邊採蓮的女孩依稀能見到她。

這是一個優美而又令人傷感的傳說呵!怪不得歷代的文人騷客總是反覆吟詠荷蓮,歷代的畫家總是揮豪作畫,將荷花展現。

雨,還在下著,淅淅瀝瀝、嗚嗚咽咽,似欲滴破荷花的夢境,淋溼那一顆顆芳心;似欲清洗這滾滾紅塵,蕩去那千年的情仇恩怨。

濛濛細雨中,我彷彿看到那些詩人們在荷塘邊吟詠、流連。

“水中仙子並紅腮,一點芳心兩處開”。這是宋朝詩人釋仲殊對荷花的坦言;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這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對荷花的詠歎;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是宋代理學家、哲學家敦頤對荷花的認可、稱讚。

雨中觀荷|一荒玄

我獨獨的想,難道荷花是上蒼對人的一種恩賜,並賦於其靈性、嬌美,任愉悅者去觀賞;任失意者去傷感;任落魄者去吟哦;任思想者去參悟;任平庸者去指點。

哦,原來那些賞荷者只是以世俗的眼光對荷的外表做膚淺的評判,只有識荷者,才懷著沉鬱、思辯的心境去閱讀她深邃的內涵。

仰望著水淋淋、溼漉漉的荷葉,迷濛濛、影綽綽的遠山,我不知道吟詠“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的石濤今安在;我不知道吟詠“恍似瑤池初宴罷,萬妃醉臉沁鉛華”的白玉蟾是否去了子虛之國;更不知道那個吟詠: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楊萬里是否到了烏有之鄉;我也不知道吟詠“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的文徵明是否還在荷邊徘徊、流連?

但不管是滄海桑田,還是風雲變幻;不管是光陰流逝,還是老了朱顏;不管是晴空萬里,還是陰雨纏綿。每到春夏,那綠色的荷葉,依舊迎風招展;那美麗的荷花,同樣爭奇鬥豔。

雨中觀荷|一荒玄

——————

出品:中國文學網 、《 執子之花》 文學社

運營:古瑞和文化

社長、主編:夢行千古

_______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