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祭拜祖先,你知道多少?

隨著時代的變遷,“清明”對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而言僅僅是3天假期,“祭祖”已成為記憶。但回想起小時候全家共同祭祖的經歷,顯得意猶未盡。

關於(清明節)祭拜祖先,你知道多少?

大鍋菜

在我的老家,貴州省安順市,祭祖被籠統地稱為“上墳”。“每到上墳的時候,就是整個家族聚得最齊的時候。一般上墳的地方有兩處,一處屬於整個家族,是大多數祖先被安葬的地方,稱作“大墳”;各分支墳在另外一處,稱“小墳”

關於(清明節)祭拜祖先,你知道多少?

大廚

關於(清明節)祭拜祖先,你知道多少?

做菜

關於(清明節)祭拜祖先,你知道多少?

做菜

關於(清明節)祭拜祖先,你知道多少?

每一個家庭傳承至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凡的歷程,而“祭祖”正是作為後輩傳承先人精神,表達後人追思的重要途徑。“在清明這一天,除了祭祖的儀式,家裡的長輩也可以把祖先的故事、美德、經驗教訓講給子孫聽,這就是一種精神的傳遞。”

關於(清明節)祭拜祖先,你知道多少?

開飯

家譜記載:與妻林氏, 生八子: 程聰、程明、程智、程慧、程定、程國、程安、程邦。後人稱住地程家灣.

程鍾靈赴朝投身治國,留林氏隻手撐家,真靜幽嫻,賢淑異常,儲充饒裕,廣發善心,庭外有合水河一道,行人往來不便,常常岀現安全問題,林氏投資投勞修建卷硐大橋一座,橋上鐫立碑記,名曰:八仙橋。以象徵八房之榮。林氏冰心玉潔隻手撐家修卷硐大橋的事蹟,得到鄉人和官府的煲獎。

明世宗皇帝朱厚熜於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9年)欽賜聖旨:俢立碑坊一座,御賜題書對聯:

隻手補完天北闕,冰心照破地中迷。橫額:金石同心。

程鍾靈著詩: 洪軍失位似卷沙, 禾囗原來宰相家.紅巾趕散過西涯, 舉手河邊插柳丫.系是天命天不滅, 一家分座千萬家.飄涯過海去問信, 但凡禾囗是一家.

後人補四句:後人記得詩八句, 子子孫孫永不差.倘有誰人不認祖, 子子孫孫喪黃沙.

至至現在, 程鍾靈之父是誰? 是我族400多年的歷史存疑問題.

程鍾靈之長子程聰,、二子程明、三子程智。遷貴州仁懷市(原仁懷縣三甲地名龍井壪,因偶遇一兜青菜九斤十二兩,故得名秤青溝,後人呼為青菜溝,今仁懷三合鎮青菜溝村),三大房子孫發達,遍跡貴州、四川、雲南者居多以及全囯各地至至海外,三大房歷史記載至程鍾靈至現代代代清楚.。遺憾的是程慧、程定、程國、程安、程邦(五大房)的後裔不知其祥。

因為求學、工作、家庭等原因,很多人離家無能返鄉;因為時代、習慣、環境等原因,隨著生活半徑的不斷擴大,歸鄉祭祖的道路變得越來越漫長。在我們這裡清明是和春節一樣熱鬧的時節,因為 不管怎麼樣,人永遠都不能忘本、忘根,不能忘了從什麼地方而來。宛如風箏一般,不管你飛多高多遠,永遠有一根斬不斷的絲線牽掛著!

關於(清明節)祭拜祖先,你知道多少?

放風箏

小編認為,迴歸是因為那是生養的地方,那裡埋藏著家人;返鄉不僅僅是祭祖老人, 而是對長輩的敬畏和感謝;“落葉歸根”,你的盡孝道無法讓別人代替,“上墳祭拜”,勉勵後輩不忘先人的艱辛。清明祭祖,不僅要追思先祖,更重要的是將先祖的風範傳遞給後人,讓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能夠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關於(清明節)祭拜祖先,你知道多少?

祭拜磕頭

關於(清明節)祭拜祖先,你知道多少?

祖地

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地抵達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