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节”动作频频的爱奇艺,正在构建怎样的电影新生态?

“上影节”动作频频的爱奇艺,正在构建怎样的电影新生态?

导读: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爱奇艺作为官方指定的视频合作媒体,深度参与其中。互联网平台在传统电影节上的话语权愈来愈大,“互联网+电影”的产业前景也同样呈现出一片向好风光。

文 | 圈叔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突飞猛进。自2012年起,中国便成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去年,中国电影总票房攀升至559.11亿元,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产业也面临着新一轮的“范式革命”,而“互联网”便是引领这一场革命的终极力量。互联网所带来的全新的电影内容生产模式、移动化视听场景、营销推广内容分发渠道,给传统工业流水线上的电影产业带来了新的曙光。

在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各大国内主流网络平台以各种姿势亮相其间,互联网已然成为传统电影节中的新势力。其中,爱奇艺作为官方指定的视频合作媒体,深度参与到了此次电影节之中,无论是全力开办本次“在线影展”,还是举办独播网络电影、海外电影包场展映及VIP会员观影团,抑或参与到顶级行业论坛的研讨……爱奇艺的这些动作都不断勾勒出其正在构建起的电影新生态。

“上影节”动作频频的爱奇艺,正在构建怎样的电影新生态?

深化“在线影展”模式,打通线上线下多维场景

互联网基因,不仅是爱奇艺的鲜明特征,也是其与生俱来的先天优势。作为时下主流的网络视听平台,爱奇艺相关业务的策源地以及根本阵营依旧牢牢锁定在线上空间。但是,针对上海电影节等线下活动时,爱奇艺也能够以“在线影展”的方式找准自身位置。

“在线影展”是爱奇艺率先推出的创新办展模式,这一通过互联网弥合线下电影节与观众距离的做法,不仅得到了电影从业者以及观影者的双向认可,也屡屡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大获成功。

“上影节”动作频频的爱奇艺,正在构建怎样的电影新生态?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向华介绍称,“爱奇艺在电影领域的布局涵盖投资出品、版权采买、平台分账等多种模式,已经构建起中国最大的超万部电影在线片库。”这一优势为爱奇艺推出并深化“在线影展”的合作模式奠定了基础实力。在此次上影节中,爱奇艺“在线影展”推出“漫威十周年在线影展”、“碟中谍全系列展映”、“精品网络电影展映”等多个板块,数百部海内外精品齐齐亮相,成为上海电影节线下影展的有益补充。

当然,爱奇艺也成功地因势借力,利用上海电影节等活动所赋予的现实空间,将自身优质的线上资源导流到线下渠道,亦或是不断发掘线下的优秀电影将之注入到其线上布局之中。线上线下的联合形成了有机协同效应,推动了爱奇艺电影场景的生态构建。

一方面,上影节期间,爱奇艺利用拥有播放版权的国外佳片以及高质量独播网络电影,在线下开办了多场展映活动,这也与其近期深化其电影线下播映渠道的动作形成了呼应。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向华在上影节金爵电影论坛“消费升级下的电影发行新渠道”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流媒体付费用户规模扩大,新媒体版权、网络分账等形式给电影收入带来了额外可观的增量。爱奇艺一直在尝试电影发行的新模式,今年5月,爱奇艺推出首家直营私人影院“娱刻”,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新业态。

“上影节”动作频频的爱奇艺,正在构建怎样的电影新生态?

另一方面,爱奇艺也不断将挖掘到的线下优质资源反哺于互联网平台,进一步完善其线上场景的构建。6月18日亮相上影节的法国纪录片重磅佳作《脸庞,村庄》便实现了爱奇艺线上同步独家上映,这对于片方和平台而言无疑是双向受益、互利共赢的最佳策略。与此同时,爱奇艺还携手新派系文化传媒开启了“经典电影拷贝修复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搜集经典电影资源进行拷贝修复以及公益播映,这不仅是承担起传统电影艺术保护的使命,更是另辟蹊径地开拓电影工业发展历史资源的最大化价值。此次,在中国影视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护士日记》2K修复版首映便在上影节上成功开展,并同步上线网络,为世界各地影迷感受经典电影的艺术魅力打开了新的窗口。

锁定核心用户群体,拓展VIP观影权益

用户是生态核心,如何不断强化核心用户与平台之间的黏性,始终是处于不断探索与实践之中的永恒命题之一。此次,爱奇艺尝试从会员福利着手,通过帮助开展包场展映、剧组互动等形式,持续深耕会员运营,进一步打响其在付费用户服务领域的品牌影响力。

相较于传统院线电影的“看完即走”,爱奇艺对于会员群体的维护,逐渐培养起了相对稳定而牢固的基数用户,所产生的是常态化的价值效应。在上影节中,爱奇艺分别在6月15日、6月16日举办了4场“爱奇艺电影日VIP会员独家展映”活动,《羊之树》《灵魂摆渡黄泉》《暴走狂花》《睡沙发的人》等佳片相继亮相,为会员用户带去了极致而震撼的视听感受。不仅如此,导演、编剧、主演等影片主创团队成员也在现场与会员进行了深度交流,平台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得到了进一步的黏合。

“上影节”动作频频的爱奇艺,正在构建怎样的电影新生态?

归根结底,基于用户层的优化与建构,最终回归的是爱奇艺进一步推进内容付费机制的诉求。“爱奇艺有着庞大的用户规模。我们用优质的内容吸引用户, 并将这部分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我们的用户不仅仅为视频内容付费, 也为爱奇艺整个生态系统下的其他业务付费。”爱奇艺首席财务官王晓东此前对爱奇艺会员制度的延展策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他的阐释中,用户被定位为驱动整个生态的基本单元,而其消费边界的扩展也将定义整个生态范围。

QuestMobile数据显示,在移动视频市场上,爱奇艺今年5月份的月活跃用户数、月日均活跃用户数、月使用时长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作为国内视频会员付费的先驱,爱奇艺VIP会员从2011年5月上线以来,基于技术变革和用户内容的深挖,相应的会员权益得到了丰富延展,用户付费潜力也被不断释放。爱奇艺在盈利模式上率先引领的这新一轮突破,不仅将为互联网与电影的交合领域注入大量活力,也将为整个电影产业变现渠道和模式创造新的可能空间。

洞察行业趋势,寻找下一个内容风口

诚然,一个新生态的出现,需要各个环节齿轮的精准咬合。除却用户和场景,内容层面的构建策略有着更加基础且举足轻重的地位。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在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产业论坛上,分享了当下网络视频行业生态健康发展的八大关键点,其中,他将爱奇艺所有爆款内容的方法论归之于“原创”与“创新”。

“上影节”动作频频的爱奇艺,正在构建怎样的电影新生态?

“原创,让平台之间的差异化越来越大,用户多样性的需求能更健康地得到满足,”龚宇表示将进一步增加爱奇艺原创内容的比例,通过原创激发内容的“货币化”潜能。在原创内容的过程之中,“创新”则成为了首要的生产逻辑。在分析近两年的电视剧、电影、网络等视听内容市场之后,他得出来的结论是“所有内容都是有一个共同的要点,就是创新。”

“原创”与“创新”的内容策略同样投射到爱奇艺在电影内容生态的布局之上,尤其是在网络大电影领域。2014年,爱奇艺率先在业界提出“网络电影”的产品概念,并启动了相关战略布局。《2017年网络大电影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全网上线的1900余部网大中,爱奇艺独占1321部,票房前10位的作品在爱奇艺平台的分账均超1000万,其中爱奇艺出品的《灵魂摆渡黄泉》以4000万的突破网大票房分账“天花板”。

经济效益显著的同时,爱奇艺网络电影内容在“原创”与“创新”的双护航之下,获得了行业的一致认可。入围本届上影节的“互联网影视峰会·年度精品网络电影”的10部作品中,爱奇艺独播网络电影占据7席,其《灵魂摆渡黄泉》《我是好人》《哀乐女子天团》《无罪之城》最终摘得奖项,年度新锐导演、新锐编剧、新锐男演员、新锐女演员4项大奖全被爱奇艺收入囊中。此外,爱奇艺自制的网络电影作品《故事贩卖机》中的《驯兔记》也成功入围金爵奖国际短片竞赛单元。

“上影节”动作频频的爱奇艺,正在构建怎样的电影新生态?

“在内容这个端口或者是多元变现这个端口上,内容永远是最关键的。”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在原创文学影视创投峰会基于IP的开发与转化阐述了爱奇艺的策略导向。她认为当前整个内容行业仍旧处于浮躁的大背景之下,因此“回归内容本身,将内容当作一个产品好好经营”变得无比重要。正是因为爱奇艺重视内容生态的构建,才能够不仅在网络电影等互联网视听行业实现先发制人,更能够始终成为其这一行业的发展引领者。

以场景、用户、内容三大要素为抓手,在底层逻辑和上层建筑上不断进行突破和重构,爱奇艺给出了一条“互联网+电影”的思路,一个电影新生态空间已然清晰可见。在互联网的加持下,整个电影产业最终将迎来一个怎样的全新面貌?不妨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