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啓示錄:一夜爆紅難敵低調敬業

明星啟示錄:一夜爆紅難敵低調敬業

導讀:近期,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屢成社會關注焦點。演員這一職業也有了超越專業度本身的更多社會屬性。什麼才是好的“表演”?什麼才是好的“演員”?這一份觀察或能帶來一些啟示。

文 | 林汐

不知從何時起,社會對演員的評價標準成了看流量、看票房、看數據……社會風氣的異化,在很大程度上讓相當一部分的青年流量演員“恃寵而驕”。一些自以為是的流量演員演戲不敬業,不背臺詞全靠配音拯救,軋無數戲還到處商演導致給劇組的創作時間嚴重不足,使用替身拍大多戲份等現象層出不窮。但回顧一個階段的表演藝術發展,4年前,年近80歲的演員牛犇拍電影《海鷗老人》時,堅持不用替身,出演跳湖戲,動容了無數觀眾。

明星啟示錄:一夜爆紅難敵低調敬業

回望老一輩表演藝術家,他們兢兢業業只為塑造好一個角色;他們認真研讀劇本,只為跟所飾演的人物融為一體;他們不在乎片酬,只為用精湛的表演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影視產業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藝術品德、敬業精神……這些老一輩藝術家留下來的傳統,不應該變。

從前輩處覓得思索

表演藝術家田華曾因飾演《黨的女兒》而家喻戶曉。90歲高齡的田華,仍時刻心繫創作,“革命精神是創作的靈感和不竭的動力,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我都會堅持下去。”這些年來,國家的重要紀念和慶祝活動、重要節日、重大演出、賑災義演等活動,她都義不容辭地參加。“2009年9月,我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舉辦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和陳鐸一起朗誦詩歌,反反覆覆需要幾十遍排練,我腿部骨膜炎急性發作,靠偷偷吃止痛片堅持了下來。沒讓任何人發現,也不願意讓別人操心。”田華說,“趁著自己這顆螺絲釘還沒有完全老化,還想盡最大努力發出更多的光和熱。”雖然,田華晚年家裡接連出現了四位重病患者,生活壓得她並不輕鬆。但這顆老螺絲釘,有她的驕傲和堅持。她說:“家裡條件再苦,我從來沒接過廣告,因為我不能讓觀眾覺得‘黨的兒女’向金錢看。”

明星啟示錄:一夜爆紅難敵低調敬業

今年4月,某電視劇在北京開機,導演邀請牛犇出演一個角色,牛犇看了劇本,覺得這個角色適合自己,欣然受邀參演。於是,劇組給他打了35萬元首付款。但由於牛犇老伴剛去世不久,情緒欠佳引起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醫生囑咐他要多休息。在北京參演了一天的牛犇,不得不回到上海。但牛犇深感不安,怕自己的身體狀況影響劇組拍戲,主動要求導演另外物色演員,並要全額退回首付款。劇組方深受感動,連連稱讚老藝術家的藝德。

明星啟示錄:一夜爆紅難敵低調敬業

相比之下,一些流量演員靠替身、摳圖就能演完一部戲,拿著天價片酬,彌散藝德的同時,甚至迷失了自我。牛犇等老一輩藝術家,以高尚的情操做人做事,為年輕演員做出了示範。

踏實拍戲比什麼都重要

20多年前的春晚舞臺上,演員趙麗蓉和鞏漢林搭檔出演小品的結束舞蹈動作時,趙麗蓉膝蓋沒有支撐柱而直接跪在了地上,惹得現場觀眾大笑,這個動作一氣呵成,就像是原先設計好的一樣。但這背後的故事,其實是因為帶病在身的趙麗蓉實在撐不住了。老藝術家的敬業精神實在讓人佩服,然而今天演藝圈的演員們,是否有人也在堅守這份敬業的精神?

明星啟示錄:一夜爆紅難敵低調敬業

在電視劇《白鹿原》的片場,演員們用敬業精神還原了原著的精氣神。在開拍之初,劇組要求演員下到陝西農村體驗生活。男人們鋤地割麥,女人們擀麵紡線,在這個過程中,女演員秦海璐瘦身30斤,男演員們的一張張臉也曬得黝黑《白鹿原》裡有一幕,翟天臨飾演的白孝文被父親白嘉軒鞭打,翟天臨後來回憶這個鏡頭說道:“這一打,白嘉軒把白孝文的尊嚴打得灰飛煙滅,也讓白孝文在腹黑和反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對於自己進入的角色,他顯然有著超過角色本身的思索。而白孝文在劇中經歷的三起三落,也不止於翟天臨對劇本的反覆推敲,還有他從體重140斤增肥到170斤再減重回142斤的背後艱辛。翟天臨說,“角色想要真實,不深切體驗、不有所付出是不可能實現的。”

明星啟示錄:一夜爆紅難敵低調敬業

在電影《大唐玄奘》的拍攝中,主演黃曉明在沙漠拍攝時,每次拍完都處於脫水狀態;拍玄奘找水的戲份一頭埋進了臭水潭,“當時嘴裡鼻子裡都是臭水,非常刺鼻,就這樣重拍了四五次才結束。”黃曉明回憶說,“到印度拍戲的時候,每天要面對四十多度高溫,赤腳走路感覺好像在燒紅的鐵皮上走路一樣,雙腳被燙傷起了水泡。”

在世界電影銀幕上家喻戶曉的動作演員成龍,獲得了奧斯卡終生成就獎。但他的成就,並不是靠替身、靠摳圖得來的,而是靠他一拳一掌,一招一式琢磨來的。成龍說,“我們是苦過來的一代人,無論是片酬5塊還是3000塊,無論成名前還是成名後,我們都一樣,踏實拍戲。”

明星啟示錄:一夜爆紅難敵低調敬業

傳統不能丟

在老一輩藝術家眼裡,學習和演戲從來都不是孤立的。演員奚美娟平時很喜歡讀書,她說,“讀書是提高一個人全面修養的重要途徑。書香陪伴我度過了美好的少年時代,這些文學的營養在我心裡潛移默化,慢慢就形成了我自己的東西。對文字的感悟力是做表演的基礎,如果沒有對文字的感悟力,就不可能對一部作品有深刻的理解。”

演員需要在不斷學習中,提升自我。7月正值畢業季,今年翟天臨博士畢業。談及為何要讀博士,他說,“任何知識都會對自己的人生有幫助,從而對演戲塑造角色的人生有幫助。求知是我追求表演道路上的一種本能,但說到底,表演還是要回歸到生活本身。”

塑造過許多英雄形象的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副團長丁柳元,在平時的生活中痴迷於繪畫,她說,“演戲是用自己的眼淚流溢他人的情感,而繪畫則是自己靈魂獨自的修行。”在她看來,“書法、篆刻、繪畫作為表演的姊妹藝術,為我的主業表演提供了滋養。”談及如何傳承弘揚老一輩藝術家的敬業精神,丁柳元說,“演了這麼多英雄人物,我覺得不是我在演英雄,而是英雄在塑造我。我要用英雄精神,引領我走好藝術創作道路的每一步,爭做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時代軍人,成為一名無愧於時代的人民藝術家。”

明星啟示錄:一夜爆紅難敵低調敬業

雖然,如今一些老藝術家已離我們而去,但在當下的演藝界,青年演員應當扛起專業與敬業的大旗,不能讓老藝術家身上存留的寶貴品格也離我們遠去。不想當人民藝術家的流量明星不是好演員。流量演員只有擺脫銅臭氣、逐利心,重塑“戲比天大”的職業觀,以高尚的藝術修為、良好的社會形象,奉獻出更多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影視作品,才能在市場的淘洗中保持旺盛的藝術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