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芳华》到《我不是药神》,华语电影终于开始靠走心卖票房了

《我不是药神》的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这部影片质量出色当然是最主要的一方面,但其票房井喷式的爆发,却与当今电影市场的大趋势有关。

从《芳华》到《我不是药神》,华语电影终于开始靠走心卖票房了

当今华语电影市场是何状态?如果放到一年前的这个时候,笔者一定会说出两个字,卖钱。但是现在,随着各种各样的好电影出现,这两个字已经可以渐渐转变成“走心”。

从《芳华》到《我不是药神》,华语电影终于开始靠走心卖票房了

华语电影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好电影出现的频率开始下降。像什么《澳门风云》三部曲,《泰囧》和《港囧》,《唐探》系列等等,这些电影虽然能够取得不错的票房,也能够搏人一笑,但始终是差点意味,差点那种能够发人深思的意味。

从《芳华》到《我不是药神》,华语电影终于开始靠走心卖票房了

《战狼2》倒是不错,但爱国情怀太过突出,反倒让电影少了些正经的韵味,多的是抑制不住的激情。《羞羞的铁拳》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大多数人也是一看一过一乐,对于最后那励志的片段,反而觉得不如前面那些无脑搞笑好看。直到冯小刚的这部《芳华》出现。

从《芳华》到《我不是药神》,华语电影终于开始靠走心卖票房了

冯小刚导演曾说过一番“垃圾电影垃圾人”的言论,虽然有些偏激有些不中听,但是仔细一想也在理。而当冯小刚拿出了这部用心用眼泪拍出来的《芳华》的时候,很多人都理解了冯小刚之前为什么那么说。因为观众也能分辨得出,什么样的电影才是好电影,但前提是要那样的电影出现。

从《芳华》到《我不是药神》,华语电影终于开始靠走心卖票房了

《芳华》之后,又有《红海行动》。那部《红海行动》在《捉妖记2》和《唐人街探案2》的夹缝当中生存下来,并且脱颖而出,这便足见那批看电影的人,还是能够分得清电影水准的。于是,《芳华》和《红海行动》的成功,便也是对电影制作人们的一种激励。

从《芳华》到《我不是药神》,华语电影终于开始靠走心卖票房了

所以,这部《我不是药神》以其颇具泪点的故事架构,能够取得这么高的票房,并且又有这么好的口碑,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声明:以上图文源来自网络如有异议或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