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敘帖》在高速行駛中常常點剎車減速,懷素不愧是狂草老司機

規矩和自然並不矛盾,就像電腦盲打,指法就是規矩,也可說是道,因為26個英文字母在鍵盤上的排列布局是按人手的生理構造安排的,直達熟練以後,不看鍵盤,猶如行雲流水,高效快速打字,遊刃有餘,看似隨心所欲,其實有法則。狂草的學習也有技巧和規律。

《自敘帖》在高速行駛中常常點剎車減速,懷素不愧是狂草老司機

《自敘帖》,紙本墨跡卷,懷素書於公元777年(唐大曆十二年)。大草(狂草)書,凡一百二十六行,首六行早損,由宋代蘇舜欽補成。《自敘帖》乃懷素草書的鉅製,活潑飛動,筆下生風,"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狀翻合宜",實在是一篇情愫奔騰激盪,"潑墨大寫意"般的抒情之作。

懷素的《自敘帖》是狂草的經典法帖。開卷觀賞它,給人以“縱橫不群,迅疾駭人”的感覺,用“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聲滿堂”、“粉壁長廊數十間,興來小豁胸中氣。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確實很恰當。《自敘帖》在高速行駛中常常點剎車減速,懷素不愧是寫狂草的老司機。

《自敘帖》在高速行駛中常常點剎車減速,懷素不愧是狂草老司機

在用筆上《自敘帖》中雖然偶爾可以見到被簡化的絞轉,絕大部分線條卻是出自一種簡單的筆法--中鋒不加提按的運行,這就是通常認為《自敘帖》出自於篆書筆法的由來。懷素犧牲了筆法運動形式的豐富性,換取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線條結構不可端倪的變化。

《自敘帖》在高速行駛中常常點剎車減速,懷素不愧是狂草老司機

書法講究動靜相參,《自敘帖》在以動為基本基調的大背景下,常常寓靜於動,顯示出動靜結合、急速行駛的韻律感。

《自敘帖》的動態美,不是勻速高速行駛的高鐵給人的感覺,而是有節奏的有快有慢的旋律,它的急速像花樣滑冰,像野外滑雪。究其原因,是因為懷素在《自敘帖》中採用以下方法時時減速。

1、用“點”減速踩剎車,懷素絕對是老司機。

車輛一味的加速會因高速而失控。在書法點畫中,點給人斷得感覺,線給人連的感覺。要製造疾速感,遇到“點”就連起來;要降速,就把本來連在一起的筆畫斷開,處理成點。黃庭堅把懷素的這一技巧靈活應用,發揚光大了它。

《自敘帖》在高速行駛中常常點剎車減速,懷素不愧是狂草老司機

自敘帖

《自敘帖》在高速行駛中常常點剎車減速,懷素不愧是狂草老司機

黃庭堅《諸上座帖》

《自敘帖》在高速行駛中常常點剎車減速,懷素不愧是狂草老司機

黃庭堅《諸上座帖》

2、製造點畫的斷點減速。

《自敘帖》在高速行駛中常常點剎車減速,懷素不愧是狂草老司機

“故”的口與前一筆斷開。

《自敘帖》在高速行駛中常常點剎車減速,懷素不愧是狂草老司機

“好事”二字故意製造斷點。

《自敘帖》在高速行駛中常常點剎車減速,懷素不愧是狂草老司機

3、用重新起筆、形連意斷的技巧減速。

《自敘帖》在高速行駛中常常點剎車減速,懷素不愧是狂草老司機

“動”字的起筆雖然與上一個字“之”外形相連,但重新起筆,形連意斷。

《自敘帖》在高速行駛中常常點剎車減速,懷素不愧是狂草老司機

《自敘帖》在高速行駛中常常點剎車減速,懷素不愧是狂草老司機

《自敘帖》在高速行駛中常常點剎車減速,懷素不愧是狂草老司機

《自敘帖》在高速行駛中常常點剎車減速,懷素不愧是狂草老司機

4、在一個字中製造斷點,打破字的結構,根據章法需要重新組合,造成釋讀的陌生感。

《自敘帖》在高速行駛中常常點剎車減速,懷素不愧是狂草老司機

“概”字的“既”與“木”斷開書寫,上下兩部分好像毫不相干,造成釋讀的陌生感。

《自敘帖》在高速行駛中常常點剎車減速,懷素不愧是狂草老司機

“心草”兩字,“心”和“草”的上半部分(草字頭)一氣呵成,與下半部分“子”好像不相關,“子”又與下面的“聖”一氣呵成,打破了字的結構,根據章法需要進行重新組合;這種方法在狂草書中很常見。

讀狂草帖不僅僅是熟識字形,更要察覺帖中的各種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