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應該先考哪幾門呢,一般初次考幾門比較合適

註冊會計師考試科目很多,涵蓋的知識點非常廣,這也是行內對註冊會計師這張證書認可度高的原因之一。那麼我們首次報考注會時應該先考哪幾門比較好呢?

CPA應該先考哪幾門呢,一般初次考幾門比較合適

一、零基礎備考從會計基礎開始

由於完全沒有相關的財務基礎,對會計處理、財務報表等都全無概念,零基礎考生必須在正式開始註冊會計師備考前,補齊會計基礎的內容。有了會計基礎的知識,才能更好地進行稅法、審計、財管等科目的學習。零基礎考生首次報考註冊會計師,第一年報名以會計為開端,再輔以其他科目學習。以下選擇的考試科目方案,可供大家參考。

考2門,先考“會計+財管”比較好

不得不說,會計和財管是註冊會計師考試科目中難度比較大的考試科目,通過能順利通過這兩門考試科目,那麼,註冊會計師考試的壓力就少了很多。在學習的時候,建議結合李正華老師和王世雄老師的課程。這兩位老師分別講授會計和財管,均有多年的教學經驗,深諳考試之道。在備考的過程中,有專業老師的指點,往往更有效率。

考3門,先考“會計+稅法+經濟法”比較好

會計和稅法之間的聯繫性比較強,尤其是關於所得稅這部分的內容。所得稅的知識幾乎是貫穿會計整本書的主線,在會計中,還專門設有一章對所得稅進行講解;在稅法中,所得稅也是重要稅種,是考試的重要考點。搭配經濟法這門偏文科的科目,可以讓我們在備考的過程,不至於感到壓力太大。

考4門,先考“會計+財管+稅法+經濟法”比較好

報考科目比較多,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建議結合立信CPA課程來學習,有專業老師的指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並掌握知識點。另外,在備考前,考生需要制定好學習計劃,會計偏理解,財管稅法偏計算,經濟法偏記憶。

二、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高效備考

零基礎考註冊會計師,考慮到沒有基礎,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需要投入比較多的時間,在備考的時候,建議選擇報考2-3科。

零基礎考生由於缺乏基礎,最好儘早展開預習,在學習方式選擇上,建議千萬不要自學,CPA的教材大多艱深難懂,像審計的教材很多理論都是翻譯的外國文獻,語句表述非常晦澀,如果缺乏基礎直接學習,很難有所領悟,而且花費的時間還非常大。結合立信CPA課程,跟隨專業老師學習註冊會計師各科,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

三、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

工作日至少保證每天三小時學習時間,週末就應該花更多時間學習,最好每天八小時以上。週末以及節假日就減少娛樂活動,這樣的大好時間請多多用在注會上。注會知識點比較繁多,學久了很容易遺忘,週末的時候可以回顧這一週學過的知識點,大量的做注會習題。

制定好注會學習計劃之後請嚴格執行並堅持下去,不要只執行幾天做做樣子。注會是長時間的備戰,需要就是堅持和勤奮。

註冊會計師考試科目多,不少考生覺得注會考試比較難。從每年專業階段考試通過率不足20%的情況來看,能通過考試的,往往是那些堅持到最後的考生。備考註冊會計師考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需要放平心態,沉著應對。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能讓備考注會更高效!

▎本文由立信CPA編輯團隊彙編,如需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