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老小向前沖重出江湖?嚴爹、嚴娭毑、祝嬸子要來湘陰啦!

日票房破3億《我不是藥神》: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都渴望活著

每一個離開《我不是藥神》放映廳的人,都會有哪怕一次的熱淚盈眶。

2018.7.6,在中國大陸首映的《我不是藥神》徹底火了,與其說3億的日票房,倒不如說是這部劇的情結更貼近中國現實狀況。

《我不是藥神》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而來,講述的是一個賣印度神油的老闆,靠走私印度白血病特效藥而發家致富後最終難逃法網的故事,但影片真正聚焦的,卻是中國人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來都不曾解決的“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

這世上只有一種病。”張長林說是“窮病”,電影中這句“生命不等於金錢”,把更多的評判留給觀看者們去思考。

日票房破3億《我不是藥神》: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都渴望活著


01

影片中讓我最為心悸的情結不是一個個對印度格列寧渴求的眼神,也不是陳勇販賣走私藥品的勇氣,而是老婆婆含淚說的那句話: 你別查印度了,這藥假不假,我們會不知道嗎?我得病三年,正版藥一盒4萬,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吃垮了。好不容易有便宜藥,他才賣500,他沒有掙錢,我不想死。誰家能不遇上一個病人?你就能保證你一輩子不生病嗎?

是啊,老婆婆的一句話,反映出多少人在患病面前的無能無力,又反映了多少窮苦人家的真實寫照,他們渴望活著去看更美好的世界,然後災難無情,鉅額的醫藥費給他們一個晴天霹靂。

他們面對疾病的孤獨與絕望,是我們無法體會的。

影片中警察聽完後,同樣地,蹲在角落裡留下了眼淚,包括其他人。

我自己也有過親身經歷,那年高考前一個月,我爸做了手術,那天下午獨自走在校園裡,還是忍不住的落下了眼淚,心想,為什麼要這樣對待一個善良樸實的人呢?

所以我能理解他們的孤獨與絕望,更何況是自己最親的人。

我也很感激我媽媽為我們做了很多事,用柔弱的肩膀撐起了一片天,而且還是在我需要成長並且最無能為力的時候。

好好活著,就是我們最大的訴求!

日票房破3億《我不是藥神》: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都渴望活著

02

影片中陳勇的結局是因走私販賣印度藥品而獲刑入獄。 其實,觸犯國家法律,就是要被處罰的,這樣做天經地義,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劇情。

影片中的主人公陳勇,起初是賣壯陽藥的小商販,但後來他的人生遭遇了打擊,妻離子散,交不起房租,父親得了重病,沒錢治療,坐等死亡之神的來臨。 後來,他的轉機出現了,來了一名戴口罩的男子呂受益,和他商議販賣走私藥品——印度格列寧,起初他是拒絕的,但為了掙錢給老爹看病就同意了。

陳勇在掙到錢之後,良心覺悟,就把印度藥品的代理權轉讓給了張長林。想不到的是,老張在拿到代理權後將藥品漲價到20000,致使更多的人又買不起了藥品。

陳勇為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再次走上了販賣藥品的道路,以500快錢售藥的同時,還把自己的錢倒貼進去。

這樣大公無私的人是真的少見啊,他就是那些千千萬萬疾病患者的救世主,他挽救了的是更多人對生命的渴望。

最終,法不容情,他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他之前走私藥品是為了錢,之後走私藥品是為了救別人的命,普通人最容易理解普通人,嘴再硬,在命面前也會軟下來,因為良心,始終過不去。

他不是藥神,只是生活把他擺在了那個位置。

日票房破3億《我不是藥神》: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都渴望活著

03

世界上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

回顧整個影片,程勇為什麼要販賣藥品,還有其他人為什麼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掙那些與生命價值不成比例的辛苦錢呢? 終歸一個字,那就是“窮”,貧窮,才是深入骨髓裡的癌。

據國家統計局顯示,2002年(電影故事設定的時間)我國城鎮居民平均年收入為7750元。試問,這樣的年收入水平,普通人又有誰吃得起一瓶4萬元的藥呢? 一瓶藥,僅僅就是藥片,為什麼會這麼貴?

研製一種新藥所需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臨床試驗成本等等,所以研製出一種新藥賣的貴並不是沒有道理。

就算是一個企業家,照這樣來算,一年30萬,十年300萬,終會有吃窮的那一天。 這充滿無奈的矛盾,在片尾曲中的歌詞中找到了答案“沒有神的光環,你我生而平凡。

也許透過電影這樣娛樂化的方式,尋求一條既能滿足製藥廠有足夠動力研製新藥,又能讓普通老百姓買得起藥的合法化道路,才是電影帶來的最終歸宿。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這部電影能夠未映先火的原因吧!

日票房破3億《我不是藥神》: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都渴望活著

04

電影是根據現實改編而來的,我就在這裡簡單講一下現實原型。

《我不是藥神》的原型陸勇,2002年被確診為慢粒白血病,彼時陸勇34歲,是一個企業家。開公司的,挺有錢,一開始發現自己得了絕症,但醫生建議他服用格列衛(電影將其易名為“格列寧”)這種靶向藥。 “靶向藥非常有效,如果服用效果好,在醫生的建議下,還可以停用藥物。有些病人,用了這個藥,效果好,還可以結婚生子,跟正常人一樣生活。” 瞭解到這些信息之後,陸勇重燃活著的生機。但很快,他就被現實擊垮,一年下來吃掉30萬。他是商人,算盤打得溜,一年30萬,10年300萬,20年600萬,這單單是一種藥的錢。一天幾顆藥片,就花掉800多,比黃金還貴。 沒兩年,就吃窮了企業家陸勇,他只能改吃400塊一個月的印度格列衛。

日票房破3億《我不是藥神》: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都渴望活著


05

《我不是藥神》這樣一部電影,用成熟的類型片手法完成一個豐沛飽滿的故事、並且富有現實意義的電影,前半段能讓你捧腹大笑,後半段也能讓你眼角溼潤。

電影中每一個人都把他應有的角色展現了出來,一方面讓我們感受法律的冰冷,另一方面讓我們思考活著的意義,在生命與金錢中間把人性展現的淋漓盡致。

生命值得尊重,但是法律也應當被遵守,法大於情是依法治國的必然,但是情大於法又是社會正能量的弘揚。如何平衡,如何兼顧?正確與正義可能永遠劃不上等號,只願生而為人,永遠善良。

同時,也是貧窮限制了我們前進的路。外界的環境是很難改變的,不要讓一時的貧窮限制了自己最初的心。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努力來改變貧窮,改變我們的人生方向,一代人的努力將會使三代人幸福。

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都渴望活著!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