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解讀第七篇-國風·周南·兔罝

周更/一篇

原文

國風·周南·兔罝

肅肅(suō)兔罝(jū),椓(zhuó)之丁丁(zhēnɡ)。赳赳(jiū)武夫,公侯干城。

肅肅兔罝,施於中逵(kuí)。赳赳武夫,公侯好仇(qiú)。

肅肅兔罝,施於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解析

剛上高中的時候學校都會組織軍訓,當時大家都不是很喜歡感覺都很無奈,我血壓低站了一會軍姿就去醫院輸葡頭糖了!現在想想還是滿臉的尷尬!

還記得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十月一的大閱兵,即使幼小的我依舊感到無比的震撼。長大了回想不禁覺得國家有這樣威武的人民保護神,身為中華民族人民的我是多麼的榮耀。

有部分人感覺並沒有什麼,那是你的無知限制了你的目光,如果你不懂什麼是士氣,那麼看一下隨意拍攝的對比你或許會懂得什麼是中國士兵的氣勢。

https://v.qq.com/x/page/i0651f3d2wm.html

一頂軍帽,頂的是責任,一身戎裝,穿的是莊嚴,一雙軍鞋,走的是神聖,一個軍人,看的是軍魂,擔的是使命。從先秦時代可以看出我們榮耀感的由來。

一場緊張的狩獵即將開始,本詩從兩方面開始說起,前半部分是狩獵前的準備,在這裡“兔”解為“兔子”沒啥大毛病,解釋為“老虎”卻相對顯得更恰當。“周南”江漢之間,本就有呼虎為“於菟”的習慣。嘯聲震谷的猛虎正好襯托響應了狩獵者的勇猛。描寫正在打樁設網即將捕捉猛虎的狩獵者。後半部分直接歌頌捍衛公侯衛士的威武勇猛。

中間看似沒有什麼關聯,可在先秦時代,狩獵本是習練行軍佈陣指揮作戰的武事之一,這點在《周禮·大司馬》中有記載。打獵既為武事,則讚美公侯的衛士,從打樁設網的狩獵“興起”,證明了平時衛士勤加訓練。

詩經解讀第七篇-國風·周南·兔罝

獵手們佈置起紮實緊密的“兔置”,埋下的網樁敲打得十分牢固。“肅肅”,既形容佈網緊密,同時也表現著這支隊伍的“軍容整肅”之貌。

“丁丁”摹寫敲擊網“椓”的音響,從路口、從密林四處交匯,令人感覺到它們是那樣恢宏,有力。而在這恢宏有力的敲擊聲中,又同時展示著狩獵者振臂舉錘的強壯體魄。

回想軍訓給我們體會的是如何承受榮耀,欲加王冠,必承其重。留下我對軍人的敬畏,那不是表演而是保衛祖國的千錘百煉,繼續追隨祖先嚴謹軍容,同時向偉大祖國致敬!

我做不到盡善盡美,接受您寶貴意見後或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