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馮桂英: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流通領域發展趨勢分析與預測

「深度」冯桂英: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流通领域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

【匠客工程機械】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代理商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馮桂英女士,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流通領域發展趨勢做了分析報告。

「深度」冯桂英: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流通领域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

中國經濟將逐漸“返璞歸真”

“返璞”:舊動能的回落。在金融危機之後,以房地產、基建為代表的“舊動能”在支撐經濟的同時,也帶來產能過剩、全社會槓桿率上升、債務風險加劇等問題。

站在當前的時點看,未來幾年的環境與過去有兩點重要變化。一方面,政策目標中對於“穩增長”的訴求將有所減弱,另一方面,政策目標中對於“去槓桿、防風險”等訴求將有所抬升。“歸真”:新動能的提升。2017年以來的經濟結構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例如,在工業內部,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行業等代表產業升級方向的行業在投資、生產等方面表現亮眼。這些“新動能”的提升將是未來經濟的主線。製造業投資、房地產投資與消費增速在多年大幅下滑之後,回落的幅度明顯縮窄,而未來“舊動能”的退出將是緩慢可控的狀態。

預計2018年GDP增速在6.6%左右。從趨勢看,四個季度呈倒“U”走勢。

影響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利好機遇

基於“一帶一路”合作框架,貿易暢通、設施聯通等方面的合作深化,有望進一步擴大來自“一帶一路”的經濟增長外需動能。設施聯通方面,“一帶一路”沿線是中國海外基建的重要區域,近年來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合同數量、合同金額、營業額、外派人員數量的近一半都分佈在“一帶一路”沿線。

雄安新區將帶帶動工程機械千億需求。雄安新區總體規劃基本完成,從面積和人口來看,雄安新區規劃在特定的起步區先行開發建設,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初始人口規模在100萬人左右;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人口規劃限定在200萬-250萬人左右。從投資規模看,參考2009年設立的天津市濱海新區,後續每年總投資都超過1萬億元,到2017年估算總投資已經超過10萬億元;以此推算雄安新區投資規模體量也有望在這個數量級。

按照雄安新區,市政路網建設中工程機械的需求額佔比為8%,房地產投資中工程機械需求額的佔比為5%計算,雄安新區至少帶來千億元工程機械需求。

與工程機械行業密切關聯的行業投資情況

2018年各區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目標以下調為主,但投資額仍居高位,中期來看,基礎設施建設主導下的城鎮化仍將是中國工程機械需求的重要支撐力量。

「深度」冯桂英: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流通领域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

與工程機械需求密切關聯的固定資產投資變化情況

2018年1-4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54358億元,同比增長7%。從環比速度看,4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52%。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95449億元,同比增長8.4%。

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12.4%。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5.8%;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10.8%;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18.2%;鐵路運輸業投資下降8.9%,降幅擴大3.8個百分點。

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同比增長5.7%;中部地區投資增長9.8%;西部地區投資增長7.2%;東北地區投資增長3.4%,增速提高2個百分點。

中國工程機械流通領域市場監測及反饋一線調研結果

2018年5月份中國工程機械市場指數高於前五月均值,繼續穩步擴張,顯示國內工程機械市場仍保持在較高景氣區間。2018年前五月,各區域用戶的還款逾期率都有明顯改善,對比上年同期改善30%~70%不等;全國大部分地區的代理商庫存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全國大部分區域的用戶租賃臺班費持平或者有不同幅度增加。

「深度」冯桂英: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流通领域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

各區域工程機械代理商庫存變化情況

2015年,中國挖掘機市場監測數據每月利用小時數平均為119.03;2016年平均為127.16小時;2017年為133.86小時;2016年1-3月,平均為97.8小時;2017年1-3月,平均為104.9小時;2018年1-3月,平均為96.9小時,與2016年水平接近。

2012年之前,中國挖掘機市場的訂單來源主要源自採礦業原材料開採和房地產行業施工工程產生的需求,兩者佔全部下游需求行業訂單來源的比重超過70%,而今這兩者的來源已經顯著蛻化,新農村建設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成為中國挖掘機市場的新的重要的訂單來源。

中國工程機械市場中國工程機械用戶群體針對第一季度和2018年的採購傾向調查中,最關注的三大因素:產品,性能穩定、故障少,油耗;售後,售後服務及時、維修便捷;價格,性價比仍然是大部分用戶關心的核心因素。此外,維修培訓、技術支持等服務因素也是用戶連接強度和服務粘度很關鍵的影響因素,服務領域的這些細節,從根本上講,是強勢品牌和代理商打市場的核心策略,除了價格因素之外。

通過對全國近百家代理商的問卷調查,被調查代理商認為,上游貨源供應不足、銷售和服務人力資源短缺、終端價格底線不斷突破、惡性競爭加劇,銷售毛利下降、代理商營運成本激增、團隊建設、服務後市場利潤很難保證、新市場環境下,如何構建新的盈利模式和應收賬款風險管控等問題是代理商目前最關心的問題,這些問題都亟待廠商之間齊心協力來逐步解決。

對代理商未來盈利模式的發展思考

大型客戶的需求發生轉變,要求輕資產化,全面打包維修服務項目,保證正常使用。個體用戶的比例在減少、整合。民企在增加,意味著稅票等環節將會越來越規範,市場流通也會越來越良性,做好風控,不搞惡性競爭。專注客戶,專注設備。未來的市場一定是細分、專業、精細化的。要聚焦挖掘、研究、分析少數用戶群體,尋求他們的痛點、需求,以提高獨特、獨有的核心競爭力。

租賃業務在幾年後會爆發,代理商要提前佈局。租賃業務是全方位的服務,不僅是設備成套租賃,還包括其他設備、人員和解決方案等。2018年出現新的代理動向——代理商買斷制。買斷品牌的滯銷或是代理商有專業渠道的產品,在價格上比較優惠,這必須有強的風控能力與融資的渠道。另外是以優惠的價格買斷做租賃,廠家在配件、服務等方面予支持。有實力、有能力的

代理商將會走出國門,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做經營。

中國工程機械市場未來發展預期

中國人口正趨於老齡化,隨著有效勞動力增速放緩,機器代替人的比例逐漸提升。人口從農村流向大城市,隨著農村土地所有制改革不斷推進,宅基地等流轉加速,機械設備提升以替代傳統勞動力缺失。受環保壓力老舊機型的更新換代。這些因素使得工程機械設備總保有量增速未來將維持一個穩定的水平上。

馮桂英對2018年挖掘機市場進行了預測,認為同比增速將超過30%,主要製造商和代理商群體的盈利能力將持續改善。

【往期熱點·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