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没考好,到底要不要紧?

高考没考好,到底要不要紧?

关注并置顶【阿宝姐】,爱你们哟!

高考没考好,到底要不要紧?

有人说:高考没考好,引发的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人生也基本完了。

也有人说:高考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还有很多路可走,没考好并不代表什么。

那么,高考没考好,究竟要不要紧呢?

我从心底深处拉出2支队伍,发起了一场严肃的辩论。

正方反方VS

辩论之前,我调查了身边人的观点:

72%的人持正方态度,认为:高考没考好,要紧;

28%的人持反方态度,认为:高考没考好,不要紧。

正方1辩 高考没考好,要紧

高考没考好,到底要不要紧?

高考没考好,你就上不了好的大学;

上不了好的大学,你就找不到好的工作;

找不到好的工作,你就挣不到好的薪水;

挣不到好的薪水,你就买不起好的生活。

高考是一道分水岭。

自高考开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渐渐拉大。

高考不单决定了你是谁,它也同时决定了谁将出现在你的身旁。

找工作的时候,当我们都求助于自己的同学,你发现有些人的大学同学可以帮忙将简历推荐给知名企业的核心部门,有些人的大学同学可以帮忙将简历递交给自己工作餐厅的服务生领班。

都是参加同学聚会,有些人交换回来一把的董事长名片,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合作机会和职业发展的机会;而有些人参加完同学会,交换回来一堆的微信好友名片,获得了各种买面膜的渠道。

你的高考决定了你的圈层,以及这个圈层能带给你的资源和帮助。

反方1辩 高考没考好,不要紧

高考没考好,到底要不要紧?

逻辑一点错没有,如果高考考的好,你就会有更大的概率过上“更好”的人生,这个“更好”指的是更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而撑起这个“更好”人生的是好工作、好圈层和好资源。

我们先来看所谓的好工作。来看一组数据,清北复交等顶尖院校毕业生的毕业首选是这些工作:

投行,平均每周工作100个小时以上;

咨询,晚上12点是最早下班时间;

四大,一年出差几百天,年年为考CPA焦头烂额;

……

这些都是“好工作”的代表,可这些都是无比辛苦的工作。

我们再来看所谓的好圈层和好资源。好圈层的活动地点总是设在最高端的五星场所,他们交流的是最前沿的商业资讯,他们需要保持自己在高质量社交圈中的价值。

相比之下,我好像更喜欢那个接地气的圈层。大家平日里加班不那么多,想约出来随时都能约出来,秃顶的比例没那么高,不需要懂区块链是什么东西,从来不讨论滴滴美团背后的商业模式到底是谁更胜一筹,我们坐在江边吃炸鸡喝啤酒,聊八卦聊面膜,偶尔吐槽吐槽人生。你也许说这是不够优秀的圈层,但我说这是更有生活味道的圈层。

越优秀的人的宿命可能是越辛苦。

高考没考好,却让你保住了最本质的生活。

正方2辩 高考没考好,要紧

高考没考好,到底要不要紧?

刚才描述的这种生活确实让人心动,它简单纯粹又不乏乐趣,而且不需要付出太多的艰辛作为代价,毕竟不同的人对生活有不同的追求。但是要实现刚才说的这种状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高考不能考的太差了。

当然,有一些人他们即使不需要参加高考也可以过上很牛逼的人生,比如王XX。我们不看这群人,我想说大多数的人,他们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是和高考紧密联结的。

如果你高考没考好,或者准确的说,你没考上985211,甚至是更差的情况,连大专也没有考上。

你知道现在的职场竞争有多激烈吗?我亲耳听闻某财经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告诉我,他的学校在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好工作对学校的门槛被提的越来越高了。

另一头,你知道生活有多残酷吗?当你工作5年,月薪还只能维持一个五人合租公寓的时候;当你眼看着别的家庭,每年带孩子几趟旅行增长见闻,一家三口在单反相机下笑容灿烂,而你只能安慰孩子说:对不起,你想要的爸爸买不起。

高考,你可以稍微没考好,但不能严重的没考好。

而职场的竞争和生活的残酷已经将及格线设定的很高。

领教过生活的艰辛之后,我相信没有人还能用一顿炸鸡啤酒嘻笑带过的说:高考没考好,不要紧。

反方2辩 高考没考好,不要紧

高考没考好,到底要不要紧?

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自己现在的单位里,和你做同样工作内容的同事中,曾经高考的分数是一样的吗,毕业的学校是一样的吗。你再看看自己毕业的同班同学中,靠自己的那群人里,是不是也是有人混的好,有人混的差呢。

只要有差异存在,你就不能让高考来完全背锅。影响最后出路的因素太多了,有选择,有机遇,也有努力。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证明高考没考好的人完全可以走到和高考考好的人走出同一个目的地,甚至是走到更好目的地。

高考没考好,你可以去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啊,你可以主动去结交现有圈层以外的人脉获得帮助啊,你可以开拓在其他领域的可能性啊,不知道怎么做你可以去学去问啊,还有很多创业领域的新兴机会……所有的可能性,你都努力试过了吗?如果没有,那请不要把你的失败归咎于高考。

我们再来做个实验,不知道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工作中从不认输,永远在争取最佳名次,这是一种什么状态?仍然是高考的状态。

他们的高考成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他们的工作、收入与社会地位,进一步膨胀了他们内心的骄傲。他们优秀的外表下,是一颗未曾放松过的心,和从未解放过的对失败的恐惧。

这样的人生可能可以做到非常成功,但这样的人生并不柔和,甚至偏离了幸福的本质。

反而是高考没考好的人,你纠结过,郁闷过,歇斯底里的哭过,一切过后,你发现太阳照常升起,生活依旧可以运转,你对成败有了新的理解。在更多的事情上,你可以接受挑战同时也可以接受失败,你也摸索出了应对失败的心态和方法。

高考没考好,但是给了你一个机会,去学会平和面对人生。

正方3辩 高考没考好,要紧

高考没考好,到底要不要紧?

如刚才说的,高考没考好,你依旧可以尝试各种可能性,去获得你想要的结果。所以我们刚才说:高考没考好,不要紧,针对的是结果这个层面。

但是我想针对过程层面来说一说。你为了加入一家公司可能需要耗费九牛二虎之力,甚至需要经历好几年的时间,最后你好不容易收获了结果,这个结果是人家一毕业就拿在手里把玩的。为了获得成功,你可能几经辗转,做过最苦最累的活儿最后才终于抓住那个机会。

因为高考没考好,你不得不去经历这耗时耗力的过程。

高考没考好,人生自此开启hard模式。

可这种Hard模式,是会浪费你人生的时间与精力的。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考好了,不需要弥补自己高考造成的缺陷,那么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我可以专心致志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上耕耘,我可以用这些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我可以用这些时间陪伴重要的人。

人生的总时长既定,那么我希望可以把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人生的所有时间里,应该开心和轻松的时间占比更多一些,艰辛和挣扎的时间占比更少一些。

高考没考好,还有一个负面的影响,就是让你在一段时间内不够自信,因为有些评价体系,已经融入了整个社会所有人的认知里。

很多做了家长的人都说过,我要经常对我的孩子说,你真棒!将一份自信种在孩子心中。而参加高考的我们,理论上还是个孩子,我们没有经过任何大事的洗礼,高考是我们遭遇的第一件大事,如果高考没考好,在整个社会的认知体系之下,你会认为,我不够棒!

我们真的需要高考的成功,我们不只是希望这份成功能带给我们多好的工作和圈层,

我们更需要这份成功帮助我们自信的走进社会。

高考过后,当别人问你父母孩子考上哪个学校的时候,父母脸上会不自觉的流露尴尬的表情;当一群人在聊天的时候,那个拥有好学校背景的人总会赢得更多的赞誉;而当别人问你学校的时候,你吞吞吐吐有一丝难为情,将学校名字含糊带过。

你细想会分析出来,根本没有必要尴尬和难为情,你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应对这些场面,可那一瞬间你的情绪就是不自觉的发生,原因在于有些价值观和评价体系已经融入了整个社会的认知里,长在了每个人的心里,高考没考好,磨的是你内心深处的自信,不是脸上不屑,嘴上一句“不要紧”就可以抗衡过去的。

反方3辩 高考没考好,不要紧

高考没考好,到底要不要紧?

刚才我们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为了弥补高考失败而走过的弯路,是不是浪费了宝贵的生命。

我想先和大家说个故事。“高考没考好,不要紧”的一个经典故事,是马云,那个数学曾得1分,相貌奇特的男人,通过一系列的折腾取得了高考考好的人都难以取得的成绩。但是和马云取得类似成就的人其实还有很多,而我们偏爱马云,各种媒体也喜欢用大篇幅写马云的故事,除了因为他成功,更因为他的经历非常传奇,非常励志,对不对?

人生是一出戏,我们都在认真写自己的脚本。什么样的戏最叫座?不是结局最完美的戏,而是拥有最多戏剧冲突的戏,越多戏剧冲突,我们越被其吸引,越愿意为其买单。

高考没考好,才有机会去创造更大的戏剧冲突,一旦最后获取成功,哪怕这个成功只是小小的成功,但是只要它的落差足够大,你将同样造成巨大的影响力,获得巨大的成功。

这是只属于高考落败者的入场券。这个社会中有一条隐藏的价值链,高考没考好的人才有机会看见它。

如果是我,我非但认为高考没考好不要紧,我更愿意去选择一个不太好的起点,给自己一个撰写传奇脚本的机会。


本场辩论到此结束,请重新按下比分,支持你心中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