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養牛經唱好牛業戲——訪科爾沁牛業南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風勤

公司名片:國家出口食品農產品(牛肉)質量安全示範區、國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企業,河南省循環經濟試點單位、河南省皮南牛肉製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推薦理由:從屠宰加工到餐桌服務,全程實行條碼標識管理,使每一個環節都能夠追溯到產品來源,保證了產品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質量安全。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從良種牛繁育、品種改良到創新產業模式發展形成肉牛產業集群,科爾沁牛業南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風勤,30年來只專心做好一件事——發展肉牛產業。

走進科爾沁牛業南陽有限公司的養殖基地,只見“皮南牛”聽著音樂小憩悠閒散步,每當有牛走到牛棚中間的按摩器旁,機器就會自動給牛背按摩;隨便拿過來一塊牛肉,掃掃二維碼,就可以知道這塊牛肉出自哪頭牛,這頭牛來自哪個廠,這頭牛成長環境和健康狀態一目瞭然……

“公司研發的高檔牛肉正在走向市場,改良後的皮南牛比普通品種可增值2000元,加工後可增值1000元,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王風勤說。

作為企業的帶頭人,王風勤借鑑國內外企業的成功經驗, 帶領農民通過種植全株青貯玉米、養殖肉牛致富、扶貧攻堅等方面,形成“全鏈條全循環,高質量高效益”的經營理念,被國家發改委命名的“一二三產業融合試點企業”。

針對新野肉牛產業發展現狀,王風勤提出產業、生態、質量、服務四條鏈條,不僅實現了生態農業的循環發展,農戶也在這個過程中嚐到了更大的“甜頭”,解決了糧食生產區和人口密集地的農作物秸稈及養殖糞便排汙難題。

脫貧攻堅戰役打響後,王風勤依託公司資源優勢,採取肉牛寄養、訂單種植、勞務收入等幫扶方式,相繼在民權、盧氏、洛寧、老河口建立了養殖基地或分公司,輻射帶動90多個村莊的10多萬農民從事肉牛養殖行業,拓寬了貧困戶增收渠道。

隨著科爾沁牛業產品的知名度和消費者的認可度不斷提升,贏得了國內外客商的青睞,先後通過了馬來西亞、伊朗、文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