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宮五代珍藏瓷器!這些你都了解嗎?

在五代十國的時期主要燒製瓷器的窯口有越窯、耀州窯和定窯。生產的瓷器主要是青瓷。這一時期的胎釉、器型、紋飾等都與唐代風格有著繼承和變革的血脈聯繫。

定窯在唐代時期就是比較著名的窯口了,專燒白釉、黃釉瓷,但到了北宋才發展繁盛。定窯是在唐朝後期,到五代時期燒製的瓷器還是粗糙簡單,器型比較少,以碗為主,屬於想精細瓷器過渡的階段。在五代的中後期,定窯所燒製的白瓷有了本質性的提升,所燒的器物不再施化妝土,胎、釉呈現出精、白薄的特徵。有些器物的白度甚至超過了邢窯的細白瓷器。

看:故宮五代珍藏瓷器!這些你都瞭解嗎?

定窯白釉出戟水丞,五代,高5.4cm,口徑2.1cm,足徑2.8cm 故宮博物院藏。

水丞斂口,直腹,腹下斜收,小圈足。腹部有四道出戟稜柱。通體施白釉,圈足處無釉。水丞內附小勺一柄。

看:故宮五代珍藏瓷器!這些你都瞭解嗎?

定窯白釉刻“官”字款水丞,五代,高6.4cm,口徑5cm,足徑3.5cm 故宮博物院藏。

看:故宮五代珍藏瓷器!這些你都瞭解嗎?

定窯白釉刻“官”字款水丞,五代,高6.4cm,口徑5cm,足徑3.5cm 故宮博物院藏。

水丞斂口,器身圓鼓,圈足,外底刻行書“官”字款,胎體輕薄,細膩堅緻,通體內外施白釉。

看:故宮五代珍藏瓷器!這些你都瞭解嗎?

定窯白釉刻“易定”銘碗,五代,高6.8cm,口徑19.8cm,足徑7.3 cm 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尖唇,腹斜收,圈足。胎體較薄,胎質細白,內外施白釉,釉面瑩潤。外底刻“易定”二字。

看:故宮五代珍藏瓷器!這些你都瞭解嗎?

定窯白釉碗,五代,高5.8cm,口徑18cm,足徑6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斜壁內收,圈足。裡外施白釉,釉色潔白,底無釉。

看:故宮五代珍藏瓷器!這些你都瞭解嗎?

耀州窯青釉葵瓣口碗,五代,高7.5cm,口徑19.2cm,足徑7.2cm。

碗呈五瓣花口狀,口沿外撇,斜壁,淺圈足。腹壁自花口凹陷處起稜線。通體施青釉,釉層較薄,釉面玻璃質感強並開細碎片紋。

看:故宮五代珍藏瓷器!這些你都瞭解嗎?

嶽州窯青釉劃花蓮瓣紋盤口瓶,五代,高30.3cm,口徑11.6cm,足徑9.1cm。

瓶盤口,短頸,溜肩,腹部長圓,圈足外撇。通體施青釉,釉呈青黃色,釉層較薄,開細碎片紋。胎釉結合不緊密,釉面有剝落。肩部刻劃3道弦紋,腹下部刻劃蓮瓣紋。

看:故宮五代珍藏瓷器!這些你都瞭解嗎?

定窯白釉“官”字款碗,五代,高6.6cm,口徑17cm,足徑6cm。

碗敞口,斜壁,圈足。胎體輕薄。碗裡外及圈足內均施白釉,釉色純正。足中心刻劃“官”字。

看:故宮五代珍藏瓷器!這些你都瞭解嗎?

越窯青釉菱花口盤,五代,高2.1cm,口徑10.7cm,底徑5.3cm。

盤口呈菱花狀,斜壁,平底。裡外施青釉,釉色瑩潤純正,外底有支釘痕。

看:故宮五代珍藏瓷器!這些你都瞭解嗎?

定窯白釉雙系罐,五代,高13.5cm,口徑8.3cm,足徑11cm。

罐口外撇,短頸,溜肩,直腹,淺圈足。器裡外施白釉,圈足無釉。頸下凸起弦紋一道,肩部刻劃弦紋二道,兩側各塑貼一獸面銜環耳。

看:故宮五代珍藏瓷器!這些你都瞭解嗎?

越窯鳥式杯,五代,高5.8cm,口徑7.3cm,足徑4.9cm。

鳥式杯仿漢代銅器式樣,敞口微斂,弧壁漸收,高圈足外撇。杯外壁貼塑一飛鳥,頭部高出杯口,伸展雙翅,相對處飾鳥尾為柄。內外均施青釉,釉色青綠微閃黃色,釉面有細小的開片紋。鳥身刻劃線紋、圓點紋,鳥尾劃直線紋。

看:故宮五代珍藏瓷器!這些你都瞭解嗎?

琉璃廠窯綠彩雙系瓶,高29.9cm,口徑 7.5cm,足徑9.2cm。

瓶盤口,細頸 ,溜肩,腹部修長,肩部兩側飾雙系。外壁施半截黃釉,下半部露胎,釉面以綠彩裝飾,花紋簡樸大方。

看:故宮五代珍藏瓷器!這些你都瞭解嗎?

越窯青釉執壺,五代,高19.7cm,口徑9.7cm,足徑7.6cm。

壺撇口,短頸,溜肩,長圓形五瓣瓜稜腹,淺圈足。壺身一側置彎流,另一側置連於口、肩之間的曲柄,肩部置對稱豎系。壺內外及足內滿施青釉,釉面開細碎片紋,壺流根部積釉處產生窯變現象。

看:故宮五代珍藏瓷器!這些你都瞭解嗎?

越窯青釉刻蓮花紋盒,五代,通高4.8cm,口徑8.8cm,足徑5.4cm。

盒直口,外撇圈足。盒蓋面坦平,直口。蓋面刻花,中心為一蓮蓬,外環蓮瓣一週,蓋邊與盒底中腰各有弦紋一道,盒裡外及足內滿釉,釉呈青黃色。

看:故宮五代珍藏瓷器!這些你都瞭解嗎?

青釉夾耳蓋罐,五代,通高18.6cm,口徑7.2cm,足徑8.2cm。

罐直口,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附平頂直口圓蓋。裡外滿施青釉,釉色瑩潤,開細小紋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