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保駕」婚姻,是否真的有用?

女子花近4萬找碩士男友婚介提供專科生被要求退款

2018年6月26日,南都訊 都說婚姻是人一生中的大事,對於那些每天忙碌於工作的人來說,把尋找另一半的希望寄託於婚介公司,便省去了很多尋尋覓覓的時間。今年29歲的深圳女子小君(化名)告訴記者,她想找個研究生處對象,在聊天的時候也和某婚介公司的紅娘明確表示了需求,但是購買了38800元的婚介服務後,該婚介公司只給她提供了兩個大專生、一箇中專生的資料。“我為什麼要去你這個平臺花這麼多錢,當然要找到我喜歡的。”小君說。

高價“保駕”婚姻,是否真的有用?

社會發展越來越迅速,生活質量以及物質追求也越來越容易得到滿足,隨之而來的卻是人們的焦慮感、不安全感,我總結為心裡的空白越來越大。所謂“商人”大抵就是有這樣一種能力:一旦發現有市場需求,就會藉助需求創造平臺,打出需求服務產品,互利共贏。這樣的例子在如今社會比比皆是,比如美團、滴滴等等。

花了11萬也沒能嫁有錢的老公 46歲女子怒告中介

據英國都市報報道,近日一名英國女子將一個高端相親中介公司告上法庭,因為她在繳納了非常高昂的會員費後,卻沒有像自己期待的一樣,嫁給一個有錢的老公。女子認為該婚介公司虛假宣傳,欺騙她的感情和錢財,要求退還會員費,並賠償她的精神損失。

高價“保駕”婚姻,是否真的有用?

高價“保駕”婚姻,是否真的有用?

不能否認一些“三觀”正直的平臺真的在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實實在在的便捷,大家在享受效率的同時當然也樂意支付心裡所能接受的合理“小費”。但是,也存在這樣一類尷尬的平臺——高價“保駕”婚姻。近段時間,報道平臺提供服務虛假、欺詐消費者等新聞也是絡繹不絕,那麼造成這種負面新聞的背後反映了這條需求供給鏈的哪些矛盾點呢?

為什麼說是“尷尬”的平臺?

首先顯而易見的是,“婚姻”需求是普遍的,巨大的需求市場讓這類平臺應運而生。但走入“婚姻”的過程又是複雜的,如果平臺的定義是撮合需求,那麼“婚姻”是否只是需求?如果平臺的目的是資源利用最大化,那麼“婚姻”是否只是追求資源利用最大化?“婚姻”不僅僅是需求、效率、目的導向的社會結合,所以這類平臺真的能發揮其社會價值嗎?

平臺服務面向的心裡是怎樣的?

身處北上廣的人應該最有體會,埋頭奮鬥,雖然周圍優秀的人很多,選擇面看似很大,但是“沒時間”、“不合適”也已經成了一大批單身狗應付家人、朋友、甚至自己的口頭禪。然而人又是群體動物,最怕的就是自己欺騙了自己很久之後,猛然抬頭,發現周圍的朋友已經結婚、生子、工作之餘和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於是心裡空蕩的孤獨感迎面砸來,需求的無助激起了焦慮感,焦慮感又刺激瞭解決問題的效率,於是列出條條框框去尋找匹配的人。“婚姻”服務平臺正是抓住了這樣的心裡,吸引各種不同需求的人並量化每個人的優點,以推出服務。那麼高價“保駕”婚姻是否真的物有所值?

高價“保駕”婚姻需求的背後是怎樣一群人?

希望“保駕”婚姻的需求者一定是對生活和工作有一定要求和責任感的人,他們對所做出的任何決策都要求儘量完美。在人生大事面前更是如此,如果一個平臺能夠逐條滿足量化出來的需求,那麼斥巨資購買服務則只是滿足了無限趨近完美的心裡保障,潛意識裡,需求者相信:我花了更多錢,會得到更優質的服務,更優質的服務意味著我會找到最合適的人。那麼既然這樣,層出不窮的服務不滿意以及欺詐投訴又是因何而來呢?

需求供給鏈的矛盾點在哪裡呢?

這類平臺真的經營的好嗎?現在看看,有通過平臺成功在一起的,也有人花了大價格但是依舊沒有找到合適的,更有甚者覺得自己被欺騙、以欺詐的名義去投訴平臺。站在需求的角度,可以理解消費者花了錢但是沒有得到當時承諾的結果,存在不滿和投訴也是理所當然的。站在平臺的角度,保障”婚姻“就像保障健康的保險行業一樣,兩者最大的相似就是存在太多的摸不著看不見的內在因素,所以需要慢慢完善,不斷做好。

最後,個人覺得,既然上帝創造人類的同時賦予了人類愛和被愛的能力,那麼某種程度講相信感覺是第一,如果你真的很優秀,一定會遇到一個和自己同樣並肩前行的人。婚姻不是目的也不是結果,而是人生中另一條路得開始,需要自己用心用腦經營一個新的故事。

作者簡介:summer,理科女,從事數據模型類職業,熱愛生活、讀書、健身,喜歡無目的的遊蕩、有目的的旅行,嚮往用文字記錄生活和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