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丈夫拋棄到白手起家年銷60億,30年蛻變成「水餃皇后」!

天助自助者。為人,為人母,她都活出了自己的精神。——茲心

被丈夫抛弃到白手起家年销60亿,30年蜕变成“水饺皇后”!

因為沒有生兒子被夫家嫌棄,

那一年,

丈夫摟著為她生下兒子的“新妻子”,

她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義無反顧地

離開那個可以讓自己衣食無憂的“家”,

身無長物,孤身打拼,

終創下年入60億的商業神話。

這女人,活得有精神!

她就是“水餃皇后”, “灣仔碼頭”掌門人:

臧健和。

被丈夫抛弃到白手起家年销60亿,30年蜕变成“水饺皇后”!

原本以為,

這輩子的苦都吃完了

1945年,臧健和生於山東省五蓮縣的一個村莊。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家,母親獨自撫養她和妹妹長大,勉強度日。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5歲就和媽媽一起去地裡挖土豆,7歲開始掰玉米,10歲時掌勺為家人做飯。

臧健和14歲那年,家鄉遭遇罕見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為了活命,母親帶著兩個女兒一路流浪乞討,最終到了青島,靠給人縫補衣服過活。為了供兩個女兒讀書上學,更是沒日沒夜的辛苦。

“我喜歡讀書,但如果繼續讀下去,媽媽可能就沒命了。這樣的書,我寧可不讀。”15歲,臧健和不顧母親反對輟學,應聘到青島一家醫院當護工,一家人才一天天撐起來。

被丈夫抛弃到白手起家年销60亿,30年蜕变成“水饺皇后”!

那時的臧健和漂亮、乖巧、勤勞善良,有很多追求者。

但她都不為所動,一是沒有遇到真正讓她心儀的人,二是她想等妹妹成年獨立了,再考慮自己。

1967年,母親有了穩妥的住處,妹妹有了工作,22歲的臧健和終於戀愛了。

男人是來自泰國的援華醫生,溫柔善良又愛她。郎才女貌,眾人撮合,母親和妹妹也都喜歡,他們的婚姻順理成章,人人稱羨。

24歲,臧健和生下大女兒蓓蓓,4年後,小女兒蓬蓬落地。

被丈夫抛弃到白手起家年销60亿,30年蜕变成“水饺皇后”!

丈夫多次許諾,要陪著她和兩個女兒,在青島過一生。

她當然深信,為什麼不呢?就像他說他來自一個貧寒農家,她也深信不疑一樣。

“相似”的出身讓兩個人更加惺惺相惜,臧健和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和期望。豈料一個變故改變了這一切。

1976年,臧健和的公公——她丈夫的父親病逝,母親讓他火速回國。他是家中的長子,母親年邁,他必須回去。

臨行前他向臧健和許諾,回國後馬上安排她們母女三人去泰國團聚。

這一等,就是一年。

被丈夫抛弃到白手起家年销60亿,30年蜕变成“水饺皇后”!

晴天霹靂遭背叛,

為尊嚴義無反顧離開

1977年,臧健和帶著兩個女兒奔赴泰國。彼時她才知道,夫家是泰國知名富豪,祖輩經營絲綢生意。用現在的話說,丈夫是標準的“高富帥”。

還來不及驚訝,她愕然發現丈夫身邊已然還站著一個女人。那女人懷中抱著個小男孩,分明在叫他“爸爸”!

他不覺愧疚,因為當時的泰國實行“一夫多妻”制。

“可我們是在中國結的婚!”臧健和幾乎崩潰,丈夫沉默不語,婆婆指著她的鼻子說:“但是你生了兩個女兒!我們家需要兒子!”

“選我還是選她?”她問丈夫。

他沉默不語,轉頭對他的“第二個妻子”微笑。

她的心,徹底寒了。

“多少女人想嫁給我的兒子!你為什麼這麼固執?留下來,你和兩個女兒一輩子都不愁吃穿!”婆婆說。

臧健和一邊收拾行李,一邊說:“可是我要的,僅僅是專一的愛和抬得起頭的尊嚴!”

毅然帶著兩個女兒離開泰國,離開那個在很多女人看來都高不可攀的富貴之家。一時意氣之後,她發現,自己身無分文,前途未卜。

被丈夫抛弃到白手起家年销60亿,30年蜕变成“水饺皇后”!

丈夫給臧健和母女辦的是香港護照,回去要在香港中轉。她突然發現:進退兩難,泰國沒有她的家,青島的家,她也沒臉回去了。

臧健和決定留在香港。有手有腳,有兩個女兒相伴,母親走過的路,她不怕再走一遭,就是苦點兒。

她在銅鑼灣租下一間沒有窗戶的4平米小平房,母女3人安下身來。

語言不通,搵食(粵語,打工之意)艱難。她早上8點去茶樓刷碗、洗廁所,晚上6點到8點去電車廠擦車,11點去醫院做護工……每天睡兩三個小時,也踏實安穩。兩個女兒聽話懂事,8歲的蓓蓓會做飯,4歲的蓬蓬會為她按摩。

她們穿著別人不要的舊衣服,腰板卻挺得筆直,笑聲爽朗。

被丈夫抛弃到白手起家年销60亿,30年蜕变成“水饺皇后”!

可命運卻不肯輕易放過臧健和。

一天,她在酒店拖地時,被一個年輕人撞斷了腰骨,去醫院又查出了糖尿病。酒店老闆藉機開除了她,還扣掉了當月工資。

幸好一名律師仗義相助,為臧健和爭取到了3萬元賠償金和4500元工資。但她只收下了4500元工資,還拒絕了香港福利機構的公援金。

“凍死迎風站,餓死不彎腰,吃救濟會失去鬥志,孩子做人也挺不直腰桿!”臧健和說。

被丈夫抛弃到白手起家年销60亿,30年蜕变成“水饺皇后”!

一碗水餃帶來的命運轉機

朋友來家裡探望,臧健和做了一碗家鄉的水餃給她。沒想到對方吃完後說:“你這水餃,都可以拿到街上去賣了!”

別人的玩笑話,臧健和當了真。

第二天,她自己動手做了個小推車。

第三天下午,臧健和帶著兩個女兒,去了熱鬧的灣仔碼頭。

第一天出攤,臧健和的心情很複雜,自卑、怯懦,恨自己居然淪落到如此田地。

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她一直低著頭包餃子。鍋裡的水開了,加一瓢冷水進去,又開了,她關掉煤爐。

被丈夫抛弃到白手起家年销60亿,30年蜕变成“水饺皇后”!

“快來吃水餃!香港最好吃的水餃!”沒有人教,大女兒叫開了,小女兒則在一旁手舞足蹈。

快收攤的時候,5個學生來到臧健和的攤位前,一人吃完一碗餃子,又各自要了一碗。

“好好味(太好吃啦)!”這是臧健和來香港後,第一次聽懂的粵語。

被丈夫抛弃到白手起家年销60亿,30年蜕变成“水饺皇后”!

白天買食材,在家擀皮、剁餡兒。女兒們放學後,母女三人出攤。大女兒打下手、叫賣,小女兒望風,看見警察來了就讓媽媽躲起來。

有一次,小女兒和一隻小狗玩耍忘了神。臧健和被警察逮個正著,眼看著要被罰款和沒收小推車,小女兒突然抱著警察的腿大聲哭喊:“叔叔,你放了我媽媽!不是她的錯,是我的錯,我沒有看好你……”警察目瞪口呆,臧健和淚流滿面。

當然命運之神,也就從那一刻起,以無比溫柔又大方的模樣眷顧了臧健和。警察從此以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儘量不找臧健和的麻煩。

灣仔碼頭依然熱鬧,攤主隔三差五就換一批,但是臧健卻從沒打算離開,一年365天,她就春節休息了一星期。

被丈夫抛弃到白手起家年销60亿,30年蜕变成“水饺皇后”!

乾淨、好吃、新鮮、量大,臧健和的水餃生意越來越好,攤位前每天都排著大長隊。

刨開生活用度和女兒的學費,她終於攢下點積蓄。第二年,臧健和在碼頭邊上的堆貨場打了個木棚,既賣熱水餃,也賣生水餃。

沒有許可證,沒有門面,也沒有服務員,臧健和就靠著自己一雙手,慢慢做成了灣仔碼頭的明星攤位。有記者免費給她寫長篇報道,有肉販和蔬菜小販主動送貨上門。

1982年,臧健和迎來了人生的最大轉機。日本最大的零售商——大丸百貨的老闆找到她,想要參觀她的水餃工廠。臧健和懵了:“我連個門面都沒有,哪來的工廠?”

被丈夫抛弃到白手起家年销60亿,30年蜕变成“水饺皇后”!

原來,這位老闆有個12歲的女兒,重度挑食的她,唯獨對灣仔碼頭水餃情有獨鍾,一口氣吃了20多個!

大丸百貨是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團,在國內外開有數十家連鎖店,在香港也已經營了20多年。

這位商業嗅覺敏銳的父親看到了灣仔碼頭水餃的市場潛力,他想讓臧健和的水餃進超市。

被丈夫抛弃到白手起家年销60亿,30年蜕变成“水饺皇后”!

“我給你出資建廠,水餃貼我們的商標。”

“不行!我在灣仔碼頭起家,我的水餃應該叫‘灣仔碼頭’!”

“那地址和電話寫大丸百貨的怎麼樣?”

“我的水餃靠人們的口碑相傳走到今天,沒有我自己的地址和電話,我怎麼知道顧客們的真實想法?不行!”

然後!居然!精明的日本人,答應了臧健和的苛刻合作條件,同意出資為她建廠而且還不署名。

被丈夫抛弃到白手起家年销60亿,30年蜕变成“水饺皇后”!

作為母親,

千萬要有一點精神!

一波多折,臧健和用水餃的質量和口碑,換來了20年的合約。

而從此之後,“灣仔碼頭”也開始了一個個神話。

被丈夫抛弃到白手起家年销60亿,30年蜕变成“水饺皇后”!

大丸百貨旗下的所有超市全面鋪貨,“灣仔碼頭”很快成為香港冷凍食品第一品牌。

1996年,臧健和與美國著名百年品牌pillsbury食品公司合作,各出資1000萬美元,在香港建立了一座1200平方米的現代化生產基地;


1997年,與美國通用磨坊公司合作,之後在上海建力生產基地,臺灣設立工廠;


2000年,臧健和在威尼斯被評為“世界女企業家”。

被丈夫抛弃到白手起家年销60亿,30年蜕变成“水饺皇后”!

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北美和歐洲,當她的兩個女兒在國外求學、成家,各自在事業上突飛猛進時,臧健和的水餃也走向了全世界。

如今,灣仔碼頭共有15家大型生產基地,年銷售收入超過60億,臧健和成了當之無愧的“水餃皇后”。

從灣仔碼頭上那個破舊的、每天排著大長隊的小攤位,到走向全球的香港速凍食品第一品牌,人們還是會懷念那雙起早貪黑擀餃子皮、包餃子的手。

因為很多人都說,不知為何,臧健和的餃子裡有媽媽的味道。

被丈夫抛弃到白手起家年销60亿,30年蜕变成“水饺皇后”!

著名作家埃爾弗裡德·耶利內克,在其著作《魂斷阿爾卑斯山》中說:“我們一直用我們睜開的雙眼眺望,只為尋找自己,然後努力生長,力爭成為森林。”

一個被丈夫背叛,帶著兩個女兒在異鄉艱難打拼的女人,是怎麼一路堅持下來的?

臧健和說:“因為一個女人,在困難中的態度會影響孩子一輩子。作為母親,千萬要有一點精神!”

每一個普通人成功故事的背後都是蘊含無數的辛酸和眼淚,唯有更加勤奮努力才能改變自己的困局,2018年註定是一個更加艱辛需要付出更多汗水的一年,我們需要對自己狠一點,對自己更加剋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