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身边的好学校

天津市级重点中学——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建于1955年。在“行健教育”为办学特色有力引领下,这所历史名校焕发勃勃生机。学校现有八纬路、十五经路两个校区,坐落于河东区音乐街,拥有绝佳的地缘优势——地铁9号线、1号线近在咫尺,更被海河环绕,金阜桥、直沽桥的通达性连接河东、河西、和平三区,吸引更多家长垂青,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成绩在河东区名列前茅,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次合格率达100%,近几年的高考本科一次上线率达98%,收获了国家级高中示范校,天津市重点中学,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天津教育“最具影响力”学校、天津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天津市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天津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等一系列荣誉。

凝炼“行健”办学特色内涵

足球运动在第五十四中学已开展60余年——一路走来,校足球队捧回了大大小小的奖项,培养了成百上千的足球人才,诞生了十多名国脚和一批国家级优秀教练员。2015年,河东区被认定为首批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区县,第五十四中学入选第一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足球特色校

健体魄、强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体现,如何融合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核心价值观?第五十四中学近些年积极借助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资源,首先对学校“行健”办学特色的内涵加以提炼,明确了“行健”的原意。“行健”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的运行以日月星辰不停顿的运转为最显著特征,其标准就是强健。君子效法天,就要学习上苍的那种永无止境的精神,自己要依靠不断增强自身的力量来达到持续发展,永不停息。同时学校在继承文化传统基础上,开始将“行健”用“厚德而行,自强而健”进行总括性解释,确定“德、行、自、健”是行健教育的关键。“德”是行健教育的基础,“行”是行健教育的核心,“健”是行健教育的追求,“自”是行健教育的关键。

从一个项目到一门学科,从学科精神再到学校文化,五十四中学由足球项目优势到体育学科优势再到学校办学优势,由足球运动到体育精神再到学校文化精神,由足球项目经验到学科教学经验再到学校办学理念……第五十四中学“行健”办学特色最终形成。

创设“五行”课堂教学模式

借助天津师范大学的专家团队,第五十四中学积极探索基于“行健教育”特色的校本教学模式,即知行合一的“五行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导行、自行、同行、伴行、践行”教学实验。“导行”,教师要引导学生,使他们知道将要做什么、怎样去做;“自行”,学生自己去尝试,在亲自做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同行”,在做的过程中要交流经验,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在相互鼓励与启发中一起前行;“伴行”,教师要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引领和指导;“践行”,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淬炼,获得再一次提升。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五行”课堂

2013年5月,第五十四中学与天津师范大学合作,成为“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实践基地”。自此,天津师范大学的语数外史地政理化生九科专家进驻学校,每月定期与教师们一起教研、评课,举办专题讲座,“专家引领”成为常态。各学科组认真积极教研,强化集体备课,至今共推出了研究课近100节,师大学科专家走进课堂,当场进行课堂教学诊断。评课时专家们高屋建瓴,站在学术前沿的高度并结合我校学情,从教学设计着眼,提出中肯的意见。老师们也畅所欲言,思维的碰撞激发了智慧的火花。经过专家点评,教师们豁然开朗,真正做到了中学智慧与高校智慧的融合。在师大专家的引领下,五十四中学积极实践具有本校特色的“五行课堂教学模式”,并引导教师们进行教案和学案的融合,组织编写了《教学案例集》和《导学案设计集》。2014年5月,学校承办了由河东区教育中心和教育局中学科联合举办的“五行课堂教学模式”研讨展示活动,每个学科推出一节精品课,全校课堂同时开放,活动收到很好效果。2015年5月,作为天津市语文学科基地校进行了全市展示课活动,青年教师李莹讲授《古代文化常识》,王金玉老师讲授《新城道中》,把“五行课堂教学模式”展示给全市的同行们,收到了高度认可。2017年9月,青年美术教师王浴在天津市高中美术课程改革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利用“五行”课堂教学模式展示《审美自律》一课,再次获得好评。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平板课堂

搭建“行健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新高考改革,满足个性化、具有成长性的课程体系尤为关键。在校本教学模式确立之后,第五十四中学继续与天津师范大学共同构建“行健教育”特色课程体系。现已推出《行健教育 学科特色课程―做中学》系列,《行健教育 足球特色课程》,以“活动体验”型校本课程为特色,从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人文艺术熏陶、社会生活实践、科学探索等方面展开。目前,学校自主开发、较为成熟的校本课程有:《古今礼仪在中国》、《奇幻的海洋动物世界》、《诗词中的地理知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数码成像及图像处理》、《足球文化》、《物理学和天文学简史》、《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天津的区域文化》、《身边的高科技》。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实验课

大学、政府、学校三方合作的模式,大学智慧与中学智慧的融通工程的实施,使五十四中学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巨大提升,既促进了课堂生态的改善,又促进了教研生态的改善;既促进了教师群落生态的改善,又影响了学生群落生态;既促进了学校管理生态的改善,又影响了师生的精神生态;既提升了教师素养,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十二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各级课题22个,参加课题研究人数超过教师总数的98%,所有11个区级课题已顺利结题。

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规划融合育人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心理运动会

2015年荣获“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2016年被授予“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研究院创新实践基地”、2017年12月荣获“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成为河东区第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一系列荣誉的取得是第五十四中学长期坚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好诠释:“快乐日记”里,写满了毕业班学生对于母校的依依不舍,以及同学相处的点滴快乐;完全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大赛,把学生们自己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冲突、烦恼、困惑以及许多“大道理”编成“小剧本”,装进大荧幕;每天中午按时开放的“心语苑”心理辅导中心,提供从个别咨询到团体辅导、从阅读书籍到宣泄情绪的多重功能。学校还先后派老师参加各种心理培训,取得心理健康咨询C类证,邀请师大专家,从教学角度加强学科的心育渗透;在学校举办的心理运动会上,师生和家长代表通过精心设计的心理互动游戏,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品尝了沟通、合作、共享的成果。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生涯指导课

面对新高考改革,第五十四中学及早动手,探索创建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融合育人体系。2017年9月,针对高一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入课表,心理辅导中心的指导老师创新形式,让学生们了解不同职业的能力需求和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引入“生涯教育”软件系统,通过“生涯测评系统”“学职信息系统”“选课决策系统”“生涯教辅系统”“生涯测评整体生涯评估报告”等五个部分,使学生对更清晰地认知自我,对学科兴趣与特长、专业选择乃至未来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提前思考与规划。此外,学校还不断开发实践体验基地单位,拓展校内外资源,让学生们进行职业体验,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积极拓展德育教育多样性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啦啦操队

足球、篮球、健美操、合唱团、IT研究室、机器人社团、辩论社、烘焙社……第五十四中学在校注册的社团已有20多个。生动活泼、特色各异的社团活动,成为启迪智慧、提升道德境界和人格品质的有效载体。第五十四中学德育教育已实现分年龄、分年级逐步开展:高一以“养成习惯、学会感恩”为目标,带领新生开展慰问社会帮扶人员等社会实践活动;高二以“审美情趣、责任意识的提高”为目标。校园艺体周极大发挥了学生们的热情与才能,受到极大欢迎;高三以“人格健全、个性发展”为目标。每年面向毕业年级举办的18岁成人仪式、百日誓师大会、毕业典礼仪式,让同学们和老师、家长一起收获感动,以最佳状态迎接中高考。前不久,学校成为天津市家校合作项目试点学校,通过专家讲座、课题研究等方式,实现家校合作的德育目标。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管乐团

此外,第五十四中学重视国学对于学生人格的滋养,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了一系列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带领同学们走进天津戏剧博物馆感受传统戏剧魅力;邀请天津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何志华老先生,为学生们带来《清代复式礼仪文化》讲座;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天津杂技团著名演员肖桂森,带来精彩的古彩戏法表演;邀请中国书画学会终身会员凌国强老先生,为社团同学们带来《京剧脸谱绘画课》等。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

学校地址:河东区六纬路135号

招生电话:24122043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不竭动力

本文刊登于《每日新报》2018年7月6日20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